珍稀食用菌栽培200问(6)

2019-04-21 21:35

春雨食用菌技术培训学校教材

三十种食、药用菌栽培技术

各种阔叶树木屑、作物秸秆(豆秸、玉米芯)及下脚料(米糠、麸皮、玉米粉)栽培灵芝均可。樟、桉树木屑和针叶树木屑不能栽培灵芝。栎树、苦槠、米槠、柞木、桦木和悬玲木等材质致密的树屑,加粮食饲料中的玉米粉栽培灵芝质量较好,子实体质坚。玉米芯、棉籽壳栽培灵芝产量最高,但品质较差,子实体中灵芝多糖及灵芝酸含量较低。用陈木屑要比新木屑菌丝生长快;玉米芯要新鲜不霉变,粉碎要细一些,防止扎袋(硌袋);麦麸用新鲜的好;石膏粉要用无水的熟石膏。

147、短段木栽培灵芝如何截段和拼段

(1)截断:为防止杂菌污染,砍伐截成的短段木应尽早装袋灭菌,保持砍下的树有较适合的含水量,以利菌丝生长。由于树种不同,其木质硬度不同,一般木质疏松的树种应在2~5天内截段装袋,而木质坚硬的树种在5~10天内截段装袋。将砍伐的树木剔去枝桠,将刺或枝桠削平,截成12~15厘米长的小段,要求长短一致,不留毛刺,截口和木段成直角(截面要平),以利拼段时断面平直整齐;

(2)劈裂和拼段:用斧子在其截面上劈成几道十字型裂缝。也可采用小的枝桠和大的段木,先将大的段木锯成15厘米的小段,然后再劈成2~3小半,将刺削平,然后用尼龙绳捆扎,捆扎时中间应放一些小的木段填充。 148、灵芝栽培常用哪些配方

配方1:硬杂木屑74%,玉米粉24%,石膏粉、蔗糖各1%,含水量58%~60%;

配方2:硬杂木屑73%,玉米粉5%,麸皮20%,蔗糖、石膏粉各1%,含水量58%~60%; 配方3:硬杂木屑39%,棉籽壳39%,玉米粉20%,蔗糖和石膏粉各l%。含水量60%~62%; 配方4:玉米芯粉碎74.5%,麸皮(米糠)24.5%,石膏粉、草木灰各0.5%,含水量62%~65%。 149、灵芝栽培一般在什么季节

中晚熟品种一般安排在2月20日至3月10日期间生产,早熟品种要在3月1日至3月20日期间生产。此时气温低,杂菌少,成功率高,而且在40~50天菌丝长满袋后,可在5月10日~6月1日之间下地。 150、如何搭建灵芝出芝棚

(1)场地选择:栽培场地应选在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地块,朝向东南座西北的疏林地。地势平坦、水源方便、土质疏松;

(2)作畦开沟:栽培场在晴天翻土20厘米深,暴晒l~2天后作畦,畦高20~25厘米,畦宽1~1.2米,畦长按地形决定,畦间留作业道,宽45~50厘米,除去杂草碎石。畦间挖好排水沟,沟深30厘米,在塑料棚四周也要挖好排洪沟; (3)搭出芝棚:出芝棚一般面积为100或200平方米,棚高1.9~2.1米,按人字型屋架设计,搭建棚架后,要盖上塑料大棚膜,然后盖上遮阳网,棚架四周最好用稻草帘围起,起到防晒保湿作用。 151、灵芝栽培用哪种规格的栽培袋

灵芝栽培一般采用26×35厘米和35×40厘米两种规格栽培袋,捆扎后装袋,为防止扎袋,可在袋底和袋口装少量拌好的木屑,装袋后灭菌。 152、短段木栽培灵芝如何装袋

将截成12~15厘米的短段木装入聚丙烯栽培袋中,1立方米(直径10厘米)原木可截成12厘米长的短段木1000段,装入1000个塑料袋。扎好袋后灭菌,用单层袋装木段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扎袋造成杂菌污染。 153、木段灵芝装袋后如何灭菌

(1)高压灭菌:高压灭菌要排放冷空气2~3次,当气压表在0.05兆帕压力时,第一次排尽冷空气,然后用同样方法进行第二次排气,在0.105兆帕压力时开始计时,在0.105~0.15兆帕压力下灭菌2小时。

26

26 网址:www.chunyujunye.com

地址:黑龙江省尚志市石头河子镇冷山村

电话8:0451-59870988 手机:15545436098

春雨食用菌技术培训学校教材

三十种食、药用菌栽培技术

(2)常压灭菌:是采用常压灭菌锅进行蒸汽灭菌的方法。当温度上升到80℃时,要排放冷空气,灭菌时间以袋内温度达到100℃时开始计时,持续8小时,灭菌时不可干锅,不可加冷水,不可停火,停火后应闷2小时。 154、木段灵芝一般采用哪种接种方法

灭菌后不可强行开锅冷却,以免造成迅速冷却使冷空气进入栽培袋内而污染杂菌。停火2小时后趁热出锅,放置在冷却室或接种室内,当料袋温度冷却到28℃~30℃或常温时开始接种。接种采用接种箱接种和离子风机接种均可。一般每瓶菌种可接10~12袋。

155、木段灵芝接种后栽培袋如何摆放

菌袋可排放在菌种架上,或有次序地堆成墙式垛。菌种架可用木制或三角铁制,架高1.8~2米,架宽以能放1个棒形袋为宜,架分5~6层,层间距离30~40厘米,将菌袋横放在架上,袋口向外,每层可放菌袋2~3层。采用地面堆垛,应先用砖砌12~18厘米高的底座,将菌袋卧放于底座上,袋口向外,垛2~3层后垫一层木板,继续将袋在木板上垛高,直至10~12层为止。

156、木段灵芝栽培袋如何进行发菌管理

(1)前期管理:培养室在进袋前应事先消毒处理,空间用2%~3%来苏儿水容液喷雾消毒,之后用2~4克/立方米气雾消毒盒熏蒸。室内要求遮光、干燥和通风。菌袋接种后堆叠五层,行间留0.8~1.0米通道,以利通气和检查杂菌。前期25℃~28℃,后期20℃~25℃,既温度“前高后低,宁低勿高”。7~10天内可不通风,菌丝封面后,逐渐加大通风量,通风应“前小后大,宁大勿小”。空气相对湿度45%~60%之间,室内保持 “通风干燥,宁干勿湿”。门窗用纸板或厚布帘遮光,以看不清报纸为宜,即“暗光培养,宁黑勿亮”;

(2)后期开袋培养:接种35天以后,菌丝生长量不断增大,需氧气量不断增加,应加强菌袋通气,可将棉塞拔掉,进行开袋培养。开袋培养的作用是有效控制短段木表层菌丝生长,促进段木内部菌丝生长发育,避免菌丝缺氧、老化,形成老菌皮。要掌握好开袋时间,过早开袋,菌丝在段木外层未形成保护层大面积污染,过迟开袋将影响菌木成熟。短段木发菌时间一般40~60天。 157、木段灵芝菌丝成熟是啥标准

灵芝木段栽培菌丝生理成熟标准是段木表面菌丝生长洁白粗壮,看不到木段,段木内菌丝连接紧密,表面无杂菌污染,已有部分红褐色菌被,段木轻压有弹性,菌木松软,劈开菌木其本质部呈浅黄色或米黄色。 158、木段栽培灵芝如何埋段

灵芝埋段一般在5月10日~5月20日为最佳期,埋段时间应选在天气晴好时进行。埋段前先清理好畦床,并将不同树叶、不同直径大小菌段、生长状况不同的菌段进行分类,避免出芝个体大小不一,不好管理。脱去菌段外面塑料袋,将接种面朝上,按序排成行,菌木要埋直,菌木间距离5~6厘米,并保持菌木高度一致,然后覆土,覆土材料应采用干净的河沙或含土较少的山沙,也可用透气性好的土覆1/2或1/3,再用河沙,覆土厚度为2 ~3 厘米,覆土最好用火烧土,杂菌少、土温高,增加含钾量,利于出芝,也可用腐殖土或沙子。 159、灵芝出芝期间如何管理

(1)埋土后出芝前管理:埋土后,盖严棚膜,不盖遮阳网,以增加棚内温度。7 天后喷重水一次,保持土壤含水量50%~60%,空气相对湿度80%~90%,如喷水时造成菌木外露应及时将土补上土壤不能过湿,应使菌木保持通气良好,长期积水将造成菌木内菌丝坏死。出芝前应保持覆土干而不燥,湿而不粘;晴天每天喷粗点水一次,阴天隔日喷细点水一次。温度超过30℃应加盖遮阳网或稻草帘; (2)出芝后管理:

27 网址:www.chunyujunye.com

地址:黑龙江省尚志市石头河子镇冷山村

电话8:0451-59870988 手机:15545436098

27

春雨食用菌技术培训学校教材

三十种食、药用菌栽培技术

①温度管理:出芝后,一般温度控制在15℃~25℃之间,夜间不要低于15℃,白天不要超过32℃;

②水分管理:瘤状原基期栽培场空气相对湿度80~90%,覆土层保持既疏松又湿润;在土质疏松、原基出现较多时,应勤喷水,水质要干净,多喷雾状水。柄状原基生长期要加大空气相对湿度,每天喷水两次,早晚各一次,达到90%为宜,但不要超过95%,当空气过于干燥时,空气相对湿度在70%以下,子实体停止生长;此时必须增加空气相对湿度。芝盖长到3厘米时,开始着色,不能直接喷水,防止冲洗孢子,影响质量。此时,在畦面灌1次大水;

③光照管理:散射光对子实体增长有促进作用,而强光则有抑制作用,光线不足将使子实体分叉,形成鹿角芝。灵芝在生长过程中,始终保持半阴、半阳、半透光,加盖遮阳网利于形成优质灵芝;

④通风管理:在瘤状原基出现时,如通风不畅,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超过。畸形分枝,甚至不开伞,应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当原基大量出现时,适当减少通风量,促使柄原基长到5~7厘米后,再加大通风量,每天通风2次,每次1小时,促进盖原基分化;

⑤间苗:为使灵芝个大、朵正、形好、盖厚,从灵芝现蕾开始,要不间断地、多次进行间苗(或去势培养),可采用切割法、烫烙法等。切割法就是在每个菌木上仅留一朵子实体,其余的用金属刀片将需要去势部位直接切割掉,或用手直接掰掉,达到去势目的。间苗原则是同一木段上只留一个生长健壮、无畸形、个大的菌蕾,去势时不要触摸子实体,否则造成畸形;

⑥转段:间苗后,会出现相邻两个灵芝相连而长到一起的情况,影响灵芝的商品价值,需要转段,将两个即将相连的灵芝子实体所着生的载体——木段,往不同的方向转动,达到不相连。但不要用手触摸灵芝菌盖;

⑦防治杂菌:在埋木后如发现裂褶菌、树舌等杂菌,应用利器将污染处刮去,涂上浓福尔马林或波尔多液,最好将杂菌菌木烧掉;

⑧促进菌盖增大,保持菌盖干净:浇水时喷洒一定浓度的植物营养生长素,增加养分,促进子实体菌盖生长,严防菌盖被泥土污染,保持色泽一致;

⑨提段:提段应在灵芝菌盖边缘生长点2~3 厘米时进行,采收孢子粉的灵芝不应提段。方法是把灵芝木段从菌床覆土里拔出,让整个木段暴露在空气中,增加氧气供应,加快营养运输,控制孢子弹射,导致灵芝菌盖增厚度,提高质量。

160、灵芝孢子粉如何采收

在灵芝子实体菌盖完全放开时即孢子弹射时,采用吸附法采收孢子粉。用吸风机吸灵芝棚内的混有大量灵芝孢子的空气,孢子粉即留在吸风机的布桶内。采用吸尘器杂质多,质量差;采用塑料薄膜采收的,经过高温、以及高湿易结块,降低质量。收获前7~10天,沿菌木行间铺一层报纸,盖好棚膜,大量孢子粉可落到报纸上,结合收获进行采收孢子粉;还可在收获前的10~15天,在棚内灵芝上方20厘米处支窄幅长条地膜接收灵芝孢子粉;也可采用吸尘器在灵芝菌盖上方吸附灵芝孢子粉。 161、灵芝达到什么标准可以采收

(1)菌盖边缘白色生长圈(点)完全消失; (2)菌盖表面完全呈赤红色,不再增大; (3)菌盖表面色泽一致;

(4)地面有大量褐色灵芝孢子产生。 162、灵芝如何采收

(1)一次出芝为整株采摘法,用剪刀从床面以上无沙处剪下或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芝柄基部,转动拧下即可;二次出

28

28 网址:www.chunyujunye.com

地址:黑龙江省尚志市石头河子镇冷山村

电话8:0451-59870988 手机:15545436098

春雨食用菌技术培训学校教材

三十种食、药用菌栽培技术

芝为留柄剪收,剪收时注意不要用手接触菌盖,也不要水洗子实体,以免孢子粉散失,影响灵芝品质。剪收可以在剪柄部位形成菌芽或直接开片形成芝盖,大大缩短生长周期,进行二次出芝。发生鹿角芝的头潮灵芝应尽早采收,一般在8月中旬,并且采用剪柄采收。二次出芝参照头潮灵芝管理方法和要点,但要注意通风、保湿; (2)二次出芝采收时间:9月末,采收方法为整株采收。 163、灵芝采收后如何管理

第一潮灵芝采收后,应整理畦面,清除杂草并适当补撒细土,达到原覆土厚度,并且给予3~5天的干燥处理,当剪收的灵芝菌柄上已经干燥后再按照第一批灵芝出芝管理措施进行,准备第二批灵芝生长。 164、灵芝如何干制

采收的灵芝,除去泥土和其他杂质,用剪刀削去芝柄下部1厘米,芝盖朝上,单个排列进行日晒或通风阴干,也可放于烘筛上烘干,达到标准含水量后,即可进行分级、包装、贮藏。 八、松茸半人工栽培

165、松茸是啥形状,有哪些营养和药用价值

松茸菌盖宽5~20厘米,扁半球形至近平展,污白色,表面干燥,具黄褐色至栗壳色平伏的丝毛状鳞片。菌肉白色,厚。菌褶白色或稍带乳黄色,密,弯生,不等长。菌柄长6~13.5厘米,宽2~2.6厘米,中实,圆柱形,上下等粗或下部略有膨大。菌环以上污白色并有粉粒,菌环以下具栗褐色纤毛状鳞片。菌环生菌柄上部、丝膜状。

松茸〔Tricholoma matsutake(S.Ito et Imai)Sing〕又称松口蘑、松蕈,属伞菌目、口蘑科、口蘑属。松茸香气浓郁,风味绝佳,营养丰富,药效明显,历来被视为食用菌中之珍品,尤其是日本人更把它誉为菇中之王,蕈中之宝。 166、野生松茸都分布在我国哪些地区

我国松茸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吉林省延边地区、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以及云南、四川、广西、贵州、安徽、西藏和台湾等地,近年在山西、甘肃两省也相继发现了松茸。松茸已知共生树种有赤松、云南松、华山松、高山松、黄山松、日本黑松、日本铁杉、大白叶冷杉、高山栎、森林松、偃松和西博氏铁杉等,而1989年在山西省管芩山白扦林内苔藓地上发现了松茸。松茸近缘种有松口蘑(T. caligatum)、美洲松口蘑(T.ponderosum)、傻松口蘑(T.bakamatsutake)、假松口蘑(T.fulrocastaneum)、拟松口蘑(T.robustum)以及许多不明种。我国东北地区与日本所产松茸在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态特性相似,可认定为同一种,在国际市场享有盛誉。 167、为何松茸只能进行半人工栽培

松茸属于树木外生菌根菌,生态习性特殊,分离与接种困难,人工栽培难以成功。我国许多科技工作者终生研究未能如愿,日本几代科学家相继研究百年以上,尽管取得不少进展,但目前仍处于野生或半人工栽培状态。松茸营养来自活体树木根系,松茸菌根是有生命的菌丝与树根共生体,有根无菌或有菌无根都不能形成菌根。松茸人工栽培需要生产纯培养菌种,制备适宜培养基并合成菌根。实验室条件下可以分离出松茸纯菌种,但因菌丝生长缓慢,难以实现菌种批量生产。在试管和三角瓶中也曾培养出组织化的松茸原基,由于没有菌根,不能进一步分化发育成子实体。由于人们没有探明代替松茸菌根的营养和生态环境,所以目前松茸只能进行半人工栽培。 168、野生松茸在什么条件下生长

我国松茸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其中以长白山一带和西南横断山一带相对集中。

(1)植被:植被组成单纯,结构简单;冠层较稀疏,郁闭度较低。乔木主要有赤松、柞树,有的地方有白桦、黑桦、赛黑桦等。灌木主要有兴安杜鹃、胡枝子,某些松茸产地有锦带花,乌苏里绣线菊、东北山梅花。草本主要有羊胡子苔草、乇竹、梏梗、关仓术等。植物多为耐旱、耐贫瘠种类。在生长松茸的山坡中部和上部,植物种类只有十几种。

29 网址:www.chunyujunye.com

地址:黑龙江省尚志市石头河子镇冷山村

电话8:0451-59870988 手机:15545436098

29

春雨食用菌技术培训学校教材

三十种食、药用菌栽培技术

乔木中赤松多在13米以上,胸径多在25厘米以上,树龄多在80年以上。就树种组成看赤松一般在30%以下,而柞树或黑桦、白桦等树种比例较大,但树龄较赤松要小,高度及胸径也明显小于赤松。乔木冠层郁闭较低,发生松茸地段郁闭度一般在0.5~0.6;

(2)土壤:松茸多发生在以花岗岩为母质的粗骨质山地暗棕色森林土上。其特点是枯枝落叶少,局部有花岗岩裸露,腐殖质层薄,土壤质地以砂粒和石粒为主,土壤厚度30~60厘米,pH在4.5~5.5;

(3)地势:长白山区松茸分布在海拔500~800米范围内,坡度多在30~45度,坡向多在西南坡、西坡和西北坡,坡位多在山中腹以上至山脊;

(4)温度:松茸菌丝在8℃开始生长,最适生长温度20℃~24℃,32℃停止生长。松茸子实体形成需要一定的低温刺激,临界温度为19℃。当松茸菌丝达生理成熟后,如果地表5~10厘米处能维持4~5天19℃以下低温,松茸原基可顺利分化。在此基础上如果低温持续15~20天,子实体会大量发生;

(5)湿度和降雨:松茸在菌丝和菌根旺盛生长时期需水较多,特别是在原基形成和子实体生长时期需要大量水分和85%以上空气相对湿度。一般6~8月降雨量多为松茸丰年,降雨量少为欠年。降雨过于集中,一次降雨过大,土壤透性差,不利于菌丝生长;持续不断而均衡降雨,每次降雨量适度,间隔不长,特别是在子实体形成前后20天,定期定量的小到中雨既可降温刺激出菇,又可保证出菇时土壤水分和空气相对湿度。 169、松茸半人工栽培有哪些方法

(1)孢子播种法:松茸子实体由于开伞开始形成孢子,一般在菌盖展平、孢子形成数量达到最高峰时开始收集成熟的孢子。其方法是将水先放入容器后,再将上述松茸菌盖放入其中并振动,菌褶上的孢子一旦落入其中,水就因孢子颜色变成白色浊液。这种情况一般以一升水兑一个松茸子实体的孢子为宜。在适宜林内开挖栽植坑(直径1~3厘米、深10~15厘米),将孢子液迅速注入,孢子附着于松树细根上,注入后覆土;

(2)子实体栽培法:松树细根是松茸菌丝和土粒在柄下牢固结合的地方,附着有松茸菌丝,故在适龄林内开挖与柄相同大小栽培孔,使插入菌柄的松茸菌丝着生在松树细根上;

(3)菌床菌稂移植法:在发生过松茸的地方插上标牌进行记录,将其表面10~l5厘米,深10~15厘米的表层土挖出,作为菌种使用。挖出的部分下面及侧面因与松茸菌丝形成菌根而成为雪白色。选好位置,挖同样大小的栽培孔将其植入,并与松根紧密地接触,让松茸菌丝在松树细根上成活,从而制造松茸菌床;

(4)菌根子实体综合移植法:作为上述菌根移植法的改良法,是将松茸发生地菌根及其地上发生的子实体一起移植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切取以开伞子实体为中心面积10~15平方厘米,深10~15厘米的部分,采用上述菌根移法要领进行移植。这种方法除了让菌根成活外,也让落下的孢子萌发,故要除掉栽植孔周围的落叶及腐殖质,挖起少量表土,现出松树细根,落下的孢子就容易附着在根上。为使孢子能集中落地,要用报纸或塑料薄膜将子实体及其小平面盖罩好,2~3天后取下覆盖上土;

(5)松茸菌根移植法:分三种,一是在松茸发生地生长着的松苗与松茸菌丝已形成菌根,挖取这种松苗,栽植于适龄林内。二是在松茸发生地栽植松苗,使其与松茸菌丝形成菌根后再移植于适龄内林内,三是钵栽松苗,在其中接入纯培养松茸菌,形成感染苗,栽培于林地。 170、何为孢子接种法,怎样进行

将松茸孢子直接接入林地,具体又分水播法、直播法和孢子液接种法:

(1)水播法:去掉菌柄,使菌褶刚开裂的松茸菌盖朝下,放在玻璃板或砂盘上,经过一个晚上,待孢子散落后,将其溶入水中,然后播入林内;或取部分菌褶,使孢子直接散落水中或淘米水中,然后播入林内;

30

30 网址:www.chunyujunye.com

地址:黑龙江省尚志市石头河子镇冷山村

电话8:0451-59870988 手机:15545436098


珍稀食用菌栽培200问(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电网谐波的危害及抑制技术 - 图文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