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插入图11.1.5-6-10 挂篮底篮及模板结构示意图
本页插入图11.1.5-6-11 挂篮主桁结构示意图
(b)行走及锚固系统
挂篮在悬浇完一段箱梁,混凝土强度达到85%以上设计强度,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后开始前移。挂篮前移时,通过后锚千斤顶将上拔力转换到行走小车上,由反扣于工字型钢轨道上的行走小车来平衡倾覆力矩,前支点采用底贴四氟板组合滑船,由液压油缸顶推前移。采用焊接型钢的轨道分长轨和短轨两种,由锚固梁与箱梁竖向预应力筋连接并锚固。浇筑混凝土时,需通过箱梁顶板上预留的孔道,穿锚杆与主桁后结点锚固。
(c)吊带系统
用以连接挂篮主桁架和底模平台,吊带用Φ70、Φ60的35CrMo圆钢及16Mn钢带加工组成,上端在悬吊于前后横梁桁片上,下端与底平台或侧模分配梁连接,用液压提升装置来调节底模系统的标高。
(d)底平台系统
底平台系统由底篮前后横梁、纵梁等组成,模板直接铺于底平台上,前后横梁悬吊于主桁架,浇筑混凝土时,后横梁锚固于前段已完箱梁底板。
(e)模板系统
模板结构包括外模、内模、堵头模板等。
外模分模板.骨架及滑梁,外模模板由6mm钢板加型钢带组成,与内模模板用对拉螺杆连接,外加支撑固定。支承模板及滑架的滑梁前端悬吊于主桁。内侧滑梁后端悬吊于已浇箱梁翼板,外侧滑梁后端悬吊于主桁,浇筑混凝土时均锚于前段已完箱梁翼板,拆模时放松锚固端,随平台下沉和前移。
内模亦由模板、骨架、滑梁组成。支承模板、骨架的滑梁前端悬吊于主桁,后端悬吊于前段已浇箱梁顶板。拆除的内模板落于滑梁上,挂篮行走时,滑梁同时随挂篮前移。内模板采用组合钢模和型钢带组成,与外模对拉,内支撑固定。内支撑设调节螺栓支撑,在角隅处,型钢骨架设螺栓连接,用以调整内模宽度适应腹板厚度变化,内侧设有收分模板,以适应后面每一段箱梁高度变化。 堵头模板因有钢筋和预应力管道伸出,其位置要求准确,采用钢模板,根据
钢筋布置分块拼装,随后和内外模连接成整体。 b. 进度安排
使用挂篮悬臂浇注施工2#-11#箱梁梁段工期为150天。其中挂篮安装、试压60天; 2#-11#梁段施工90天,每节段平均周期为9天,节段循环安排如图11.1.5-6-12;挂篮拆除10天。具体时间安排详见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图 11.1.5-6-12 悬臂浇注梁段施工周期安排示意图
⑤技术质量措施 a. 挂篮拼装
挂篮结构构件运达施工现场后,安排在已浇好的0#、1#梁段顶面拼装,挂篮构件利用塔吊吊至已浇梁段顶面,再进行组装。挂篮最大杆件重量约3t,塔索满足要求。挂篮结构拼装的主要流程如图11.1.5-6-13。
a)主桁结构拼装
(a)在箱梁0#、1#梁段顶板面轨道位置处进行砂浆找平,测量放样并用墨线弹出箱梁中线、轨道中线和轨道端头位置线。以经纬仪和垂线相互校核主桁拼装方位并控制挂篮行走时的轴线位置。
养护、穿束3天 张拉、拆模1天 钢筋、管道安装、检查、调整3天 混凝土浇注1天 挂篮移动、调整1天 (b)利用吊装设备起吊轨道,对中安放,连接锚固梁。安装轨道锚固筋,将锚梁与竖向预应力筋连接后,对每根锚筋施以250~300kN的锚固力,在轨道顶安装前支点滑船,后结点处临时设置支承垫块。
主桁片安装
主桁前、后横梁桁片安装
底平台安装
内模系统安装
图11.1.5-6-13 挂篮拼装流程图
(c)利用箱梁0#、1#梁段顶面作工作平台,水平组拼主桁成菱形体。利用塔吊起吊安装主桁片就位,并采取临时固定措施,保证两主桁片稳定。
(d)安装主桁后结点处的分配梁、(后)千斤顶、后锚杆等,将主桁后结点与分配梁连接并通过锚固筋与顶板预留孔锚固。
(e)在箱梁0#、1#梁段顶面组拼形成后横梁桁片的三个单元(中片及两侧片)。按先中片后两侧片的顺序将后横梁桁片分段起吊安装就位。同样方式组拼前横梁桁片,整体起吊安装就位。
悬吊工作平台安装 外模系统安装 主桁上下平联安装 后锚杆锚固 轨道安装、锚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