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会展旅游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 图文(3)

2019-05-18 14:33

设定的各类活动。环保商务游为多元化增色环保是近些年来的热门话题,自然,环保游也成了商务旅游多元化的又一热点。据悉,目前已经有多个国家推出了环保游的计划:马来西亚会展局在2011年全面启动了“马来西亚商务旅游绿色计划”,此计划囊括了一系列绿色会展游项目,包括森林植树游、清洁海岸游以及珍稀动物保护计划等。以其中的植树游为例,在会议签到过程中,与会者可以自愿捐献至少 10 美元给该计划,代表们所捐献的金额将直接用于与马来西亚森林研究所合作开展的植树活动,亲自种植树木超过 30 棵的与会者将获得一块刻有本人姓名的牌匾,这块牌匾将被永久性地摆放在活动地点。这种身体力行的环保行动既丰富了旅客的环保体验,也为马来西亚政府 2020 年实现 40%的减排目标贡献了力量。

除马来西亚外,北欧旅游局也在着力推广诸如环保、设计、自行车、户外运动、美食等多种多样的乐趣体验的商务旅游。来自北欧旅游局的一项统计表明,2011年年初其组织就已在中国已经签署三个会展旅游大团去北欧进行环保游体验,每个团的人数都超过 2000 人。

文艺演出也为 MICE 锦上添花。文化艺术对于一座城市旅游非常重要。到一座城市旅游,人们参观的不仅仅是该地的硬件设施,更重要的是这座城市的文化气息。

戛纳之所以能成为旅游胜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著名的戛纳电影节在此举办。近年来,随着演艺行业的飞速发展,旅游演艺行业也逐步兴起了。而在旅游的过程当中,观看文艺演出也成为了行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当前的会展旅游情况来看,会议和奖励旅游结合的程度更高了,在会前会后放松放松,体验一些风土民情以及观看一些文艺演出,这样可以使会展旅游更加精彩。

第二节 国内会展旅游的发展历史和特点 一、国内会展旅游发展的历史进程

虽然中国的会展旅游业经历了国际会展旅游的集市大发展时期,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会展旅游业后期的发展并没有与国际会展业同步。进入近代社会,我国的会展旅游有了不同于外国的发展历程。

(一)尝试阶段(1851-1926年)

在这一历史阶段,中国会展业做了探索性的尝试,这种尝试更多的是发自民间企业。清朝末年,一批清醒的中国人最先想到的是睁开

眼看世界,他们摆脱千百年形成的天朝心态,努力去向西方学习。作为参与的形式,中国与世界博览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见表2-3。 表2-3 我国会展业与世界博览会关系① 时间 名称 1851 伦敦世界博览会 获奖 备注 “荣记湖丝”获金银大奖 在华的英国官员和商人组织中国商品参展,代表是外国人 1867 巴黎世界博览会 获得一些奖项 中国民间商人和一些外商以私人身份参加,代表是外国人 1873 维也纳世界博览会 上海、天津、宁波、杭州、广州等14个城市组织展品参展,带队的是英国人 1876 费城世界博览会 丝、茶、瓷器、绸、雕花器、和景泰蓝在各国产品中被推为第一,铜器、漆器、银器、藤竹器等颇受欢迎 1878 巴黎世界博览会 最受欢迎的是广东秀屏和象牙折扇 1900 巴黎世界博览会 1904 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 获得多项金银奖项 作为参加国之一,有自己的独立展馆“中华公所” 中国馆有3300平方米 清政府正式颁发了《出洋赛会通行简章》20条,被认为是“中国政府正式登上世界博览会的舞台” 1905 列日世界博览会 超等荣誉奖及金银各等奖牌共100枚 1906 米兰世界博览会 得奖牌100多项 整个参赛组织工作主要由中国海关承担,即许多工作为外国人控制 依照《出洋赛会通行简章》20条,由官方和民间联合自行参加 1911 都灵世界博览会 获奖共计256个,其中包括:4项卓绝大奖、58个超等奖、79个优等奖等 1915 巴拿马世界博览会 共获奖1211项奖 ①

第一次由中国人带队 民国政府派出40多人的庞大代表 上海图书馆编写,《中国与世博历史记录(1851-1940)》,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

表团,获得奖项名列各参展国之首 1926 费城世界博览会 获得多项奖项 由于中国连年的内战,科学技术落后,传统的中国展品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 此外,1910年6-9月,晚清中国的第一次全国博览会——南洋劝业会在江宁(今南京)召开。1929年,中国政府在浙江杭州举办了一次中国人自己的博览会——西湖博览会,其盛况丝毫不逊色于1926年美国费城博览会。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大胆尝试,对国家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国际交流都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 起步阶段(1949-20世纪90年代) 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加之国内经济建设发展曲折,以及国外对我国经济的封锁,因此会展业中只是出展业有一定的发展。1951年3月,中国首次参加了“莱比锡春季博览会”,这标志着中国出展业的开端。从此以后,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30多年,出国展览均由中国贸易促进会代表国家主办。我国会展业起步期的开端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1982年中国代表团参加美国诺克斯维尔世博会为标志,中国会展业开始走上征途。 1978年,中国贸易促进会在北京举办了“十二国农业机械展览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举办国际博览会,标志着中国展览业由起步期的“单国展览时期”向蓬勃发展阶段的“国际展览时期”过渡。1984年,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建成,成为北京20世纪80年代十大著名建筑之一。与此同时,出国展览业经历了重大的变革,中国贸易促进会1986年参加瑞士“巴赛尔样品博览会”。在这次博览会上,中国首次采取了以展览为手段,以贸易成交和销售为主要目的的摊位式展览形式。展览的贸易性、专业性大大加强,从而使中国展览业开始与现代国际展览业接轨,这次展览,在中国出国展览业的阶段性发展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从1982年到1998年,受中国政府委托,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以国家名义累计9次组织中国馆参加了世界博览会。其中在1988年布里斯班、1992年塞尔维利亚和1993年大田世博会中,中国馆被评为“五星级展馆”,一次被评为“最佳外国馆”。 经国务院批准,并获得国际展览局确认,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以国家名义于1993年5月3日正式申请加入国际展览局(BIE),并于1993年12月被选为该局信息委员会会员。

1984年6月中国展览馆协会在杭州成立,以团体会员为主,吸收全国37个会员馆作为成员单位,挂靠国家文物局。中国展览协会发展迅速,目前有101名正式会员,代表了全国大部分展览业单位。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会展业以年平均20%的增长速度飞速发展,己经成为一个非常具有活力的新兴市场。 (三) 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近二十多年来,在政府的支持下,在国际与国内经济市场发展背景下,中国会展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以年均近20%的速度递增,会展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各省(区、市)的专业场馆建设日臻完善,逐步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中国会展业从单一展览、推介某一行业的成果、成就类展会(例如:广交会),到计划经济时期的全国性订货会、交易会,以及后来以洽谈招商引资、经贸合作、出口成交为目的的地方政府主导型各种综合性会展活动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中国会展业作为促进对外贸易、开拓国际市场,拉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一直得到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和各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

此前,举办会展纯粹是政府行为,政府牵头组织,政府投入资金,谈不上投资回报率。随着国门的开放,国际会展活动接待量逐年增加,至20世纪90年代几乎成为国内大城市的一景,并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大连等城市为中心的全国性会展网络。但是,由于国内会展业缺乏统一的市场、没有规范的组织、相关人才紧缺等原因,我国未能在国际会展市场占有与所有资源相称的位置。据世界上权威的国际会议组织——国际会议协会(ICCA)的统计,2000年全球共举办大型国际会议2304个,其中在中国举办的只有25个。从1997年到2000年4月的综合评比来看,中国在国际会议国家与地区中排在第34位,不仅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也排在亚洲的如韩国、泰国、土耳其以及中国台北和香港的后面。这与中国在世界上所处的地位以及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是极不相称的。

近几年,继2001年北京成功申办并在2008年成功举办奥运会,2002年上海成功申办并在2010年成功举办世博会,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功能的进一步完善,越来越多的会展旅游企业已将中

国列为最重要的会展旅游目的地。可见,中国会展旅游正在不平衡中迅速的发展,吸引着国外大量会展、游客的到来,带动着国内旅游经济的发展。我国会展业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北京的亚运会、PAAT年会、世界建筑师大会、万国邮联大会、1999年的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海的’99《财富》全球论坛、’2001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年会、上海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海全国消费品交易会、广州的“广交会”、深圳的“高交会”、博鳌论坛、全国国内旅游交易会、国际旅游交易会等。一批专业展览如北京的国际机床展、国际汽车展、国际通信展、国际纺机展、上海的国际家具展、国际模具展、珠海的国际航空展等被列入全球行业展览计划。目前每年定期在中国举办的较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专业性、国际性会议和展览达100多个。这些会展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望,强有力地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据有关资料统计,2000年全国举办会展总数为 1684个,2001年上上升为2200个。2004年,全国共举办会展会展2467个,举办会展活动最多的是5个省时依次为: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四川,2006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2008北京奥运会、2010上海世界博览会,成为中国会展经济起飞的三大引擎,为中国会展经济的发展谱写了新的历史篇章。截至2010年,在世界会展业领先的九国中,中国展会总量排名第二,有竞争力的展会排名第七;场馆总量排名第三,最具竞争力的场馆排名第五;组展企业规模效益排名24强之外。①但我国目前在展会举办、展馆分布、组展企业方面存在多而散、小而弱等问题,亟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国际会展中心城市建设。近年来,中国会展旅游市场正在以每年超过 20%的速度增长。我国入境旅游市场中,会展旅游已占全部游客的 39.9%,成为入境旅游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国会展旅游发展的格局和现状

跨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会展业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中西部”五个会展经济产业带。

(一) 环渤海会展旅游带

环渤海会展旅游带以北京为中心,天津等城市为重点,具有起步早、规模大、数量多、专业化国际化程度高、门类齐全、知名品牌展会集中的特点。该产业带是以北京为中心,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

资料来源:人民网http://news.china.com.cn/rollnews/2011-07/29/content_9236270.htm[DB/OL].2013/5/15


第二章 会展旅游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 图文(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安徽省茶叶出口贸易现状论文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