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冷拉钢筋时其拉力要均匀施放,张拉过程中严禁闲人在钢筋附近随意走动,以防断筋时发生事故。
8)操作各种电气焊时,要有一定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工具,严格按操作规程施作,有特殊要求的必须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9)梁体吊运时要在专人指挥下,由机械吊运至规定的位置,严禁在无人指挥和吊运机械状态不正常的情况下进行。运到位后,要进行加固,使其不发生倾
17倒事故。
8、箱梁的运输和架设
预制梁架设前要对桥位、跨径、墩间距和支撑垫石的高程进行复核,并按设计要求标定梁端位置线和每个支撑垫石的中心点。支撑垫石的平面不一致时要求人工打磨处理。支座的各种质量指标必须经有相应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才能予以安装。
8.1运输
本桥共有30m箱梁6片,鉴于本地地形,拟采用平板车运输箱梁至架设现场。从预制场到桥梁施工现场运输道路必须平整稳定无坑凹,运输速度不得大于15km/h,
8.2桥梁架设
桥梁架设前要对复测支座垫石的水平和四角的相对高差,标出每个支座的中心点位和两端线。
8.2.1、架桥机架设
架梁采用双导梁穿巷吊机架设。吊机采用万能杆件拼装两个导梁主桁架,主桁架中心间距为两片箱梁梁肋中心距的2倍,即2×2.575=5.15m,长度为双倍跨径外加5米以承载平衡重。主桁架前端设一支承腿,桁架高度以满足T梁高度并加一定富余量为准。在桁架后半部下设两组行走装置,电力驱动在轨道上滚动前行,主桁架上部设两组横梁,以吊起箱梁在桁架上前移并就位。
8.2.2、两台大吨位吊车架设
吊梁前要对地面进行整平碾压,防止吊车在吊装过程中产生不均匀沉降而影响粱体的质
量。起吊前还要对两台吊车的起吊速度进行现场测试调整,以达到匀速同步。对运至现场的预制梁采用两台大吨位汽车吊在预制梁端头2m处设吊点,用钢丝绳固定吊装,吊装前要对混凝土预制梁用直径不小于Φ10的木杆进行刚度加固,预制梁起吊由专人负责指挥,两台吊机的起吊速度必须同步,梁部就位
18后及时进行横向加固。 8.3混凝土湿接
整个预制梁安装完成后及时进行横隔板和翼板混凝土的湿接,湿接缝钢筋的焊接和绑扎必须满足规范要求,混凝土浇筑前必须经监理工程检查验收合格后进行。
8.4箱梁架设注意事项:
A、吊机运行前,必须在前轮停车位置设限位器,以防止吊机因惯性溜车造成危险。 B、铺设横移滚道时,盖梁顶面一定要修正平整,防止在横移过程中,支板局部弯曲而影响横移,同时用“十”线标出支座设计位置。
C、整个架设过程要有专人指挥,定人定岗统一操作,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工作人员要配戴安全帽、安全带等安全措
9、桥面铺装和伸缩缝施工工艺
桥面系工程分为:梁端伸缩缝安装、现场混凝土浇筑、预制构件安装及防水层等。 施工顺序:施工准备→梁端伸缩缝安装→防水层→挡碴墙及遮板→保护层→防护栏及人行道挡板→防护触网支柱基础→浇筑混凝土搭板等。
桥面铺装采用5㎝厚沥青加8~11.5㎝厚C40防水混凝土。 9.1伸缩缝施工,
将梁端和桥台伸缩缝预埋钢筋清理干净,安放氯丁橡胶止水带,用边压块压紧,边压块榫口密贴,使止水带无缝隙,上部安放盖板并保证平整。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按图纸要求安装伸缩缝。伸缩缝安装必须达到稳定,牢固,高度略低于桥面。
9.2 防水层和保护层部分施工 199.2.1防水层
混凝土桥面防水层的基层要求平整、清洁和干燥;无凸凹不平、蜂窝、麻面、浮碴、浮灰和油污等。
基层平整度的要求:用2m靠尺检查,空隙不大于5mm,且空隙只允许平缓变化。 防水涂料的配制施工按厂家说明书和施工图纸进行。 9.2.2桥面混凝土保护层
保护层采用强度等级为C40细石混凝土,厚度为8~11.5cm,混凝土浇筑前由实验室进行配合比设计和实验确定,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将绑好的钢筋网片及保护层垫块按位置安放在防水层上,再将搅拌均匀混凝土均匀铺在防水层上,用平板振动器捣实,直到无可见的空洞为止,然后用抹刀抹平。
每米平整度≤3mm并排水畅通。
混凝土初凝后,保护层上盖一层塑料薄膜,浇水养护至少十天,使塑料薄膜下面水分充足。
20
21 桥面伸缩缝施工工艺框图 10、防护栏施工工艺 桥面混凝土护栏施工工艺框图 桥面系施工工艺框图
10.1测量放样,防护栏施工前需进行测量放样,用墨线弹放具体防护栏位置。 10.2、钢筋在个加工场按设计图纸加工后,运至现场进行绑扎,防护栏竖向钢筋与预制梁翼板预留钢筋采用焊接。每段钢筋安装完成后经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合格,安装防撞栏模板,模板安装必须稳定和有一定的刚度,板缝用密封条封闭。
10.3、混凝土浇筑前要对基面进行清扫和高压水冲洗湿润,首盘混凝土可用M10砂浆灌注,厚度不超过5cm.混凝土采用拌合站拌制,输送车运输并分层浇筑,捣固棒振捣密实。混凝土浇筑完毕要及时覆盖和养护。
10.4、防护栏顶的各种预埋件和预留孔按设计要求在混凝土浇筑前准确安装。 11、工程质量技术保证措施
11.1断桩
灌注水下混凝土是钻孔成桩的关键阶段,往往由于机具、材料准备工作及管理抓不好出现断桩、短桩事故,处理起来时间长,难度大。分析其原因: a、由于工期紧,多台钻机同时开钻,加上溶洞相互沟通,灌注混凝土时难以准确测出所灌注混凝土数量,水下混凝土流失严重,造成断桩;
b、混凝土拌合、输送设备不足或出现故障; c、导管接头密封不紧以致漏水;
d、拌合操作人员疏忽,加水过多,使浆液分离或灌注中停电造成输送泵堵管处理时间长;
e、提拔导管测量不准;
f、提拨拆除导管不及时埋管太深; 23 技术对策:
a、保证砼生产和供应能力。每次灌注混凝土前要对拌合机(至少有1台备用)、输送设备进行试运转,对导管进行高压风或高压水试验检查(试水压力宜等于孔底静水压力的1.5倍),使设备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并备足水泥及砂石。 b、组织好人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严把工序衔接关,保证混凝土灌注质量和连续性。
c、测量混凝土面上升速度,导管埋置砼内以2~6m为宜。若上升缓慢必定是混凝土流失,埋管要保持至少2m,随灌混凝土随提升导管,减少对下部混凝土的扰动并防止上部混凝土初凝结壳造成夹泥断桩。
11.2桥墩与桥台
模板设计有足够的刚度,面板统一采用优质冷轧钢板,选择具有相应施工资质及丰富施工经验的模板厂家加工制造,确保面板焊接拼缝严密平整,表面平整光滑。
在墩身施工时,通过浇筑试验墩验证模板的工艺是否符合要求、混凝土的配合比及施工工艺是否满足要求、脱模剂的性能是否能够保证外观质量满足要求。 全桥墩身使用同厂家、
同品种的水泥、粗细骨料、外加剂、脱模剂,对于一个单墩尽量使用同一批号的水泥。石子用干净水二次冲洗确保混凝土颜色一致。 混凝土全部采用全自动配料搅拌系统生产,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
加强混凝土养护,防止产生表面裂纹。对已完混凝土进行包裹,后续工序施工模板严密,避免漏浆,使用清洁用水进行养生,保护已完混凝土结构不受污染。 尽量避免在墩身上安设预埋件,如确实需要,要征得监理工程师同意并尽可能采用预留孔洞等措施以减小对混凝土外观的影响。
高墩翻模施工的关键在于液压爬升系统的可靠,操作工人必须进行严格培训,液压系统严格按设计安装,并定期检查,液压系统的爬升、拆除过程严格按设计执行。墩身施工过程中保证做到勤测量、勤检查、防偏移、保证安全。
24
11.3桥面系工程
桥梁墩台、预制梁预埋件的位置直接影响桥面系的线型,因此,混凝土浇筑前必须确保各预埋件的位置准确,浇筑后,由技术干部量测各预埋件的位置是否与设计相符,如有位移,及时调整至设计位置。
11.4加强桥基础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
桩基钻孔到位后应报监理进行检查签证。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均要通过“三检”验收合格报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上道工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11.5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
严把材料关,钢筋、水泥有出厂质量合格证书或试验报告单,钢筋要作机械性能试验,对进场的钢筋进行抽验,遵守“先试验,后使用”的原则,对力学性能差、严重锈蚀、麻坑、裂纹夹砂和夹层及其它不合规范的钢筋,坚决不予验收和使用。严格控制钢筋的加工质量。保证钢筋的绑扎和焊接质量。加强对加工后的钢筋的存放管理。
11.6严格控制模板加工质量
模板自行加工制作或由信誉好的、有资质的专业厂家定做,采用大块整体钢模,确保不漏浆、不跑模,几何尺寸符合精度要求。
11.7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为保证施工质量,施工中必须严格按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操作,设立专门的现场质量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