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农户需求情况
翠峰村共2215人,538户农户,1316亩耕地,17120亩山地,4000亩果林,800亩烤烟。农业发展方式主要是村民小组分户承包,村民自己搞发展,也有一些村企联盟,如远山农业。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由政府统一为农户投保,如烤烟种植业。
农村小额信贷从2002年开始在翠峰村发展,现已有300多家农户申请过小额信贷,占全村农户的60%左右。农信社已为翠峰村建立了较完善的农户资信档案,每三年重新评估一次(02、05、08),具体评估由信贷员、村干部与村民代表组成的评定小组共同评定。农户若要申请小额贷款,首先要选定投资项目,然后找3到5人进行联保或担保,不需抵押。一般农户贷款利率是百分之九点多,按季付息。只有贷给低保户的扶贫小额贷款和妇联发展的妇女小额贷款有贴息,支农再贷款的利率也较优惠(7.9%)。
该村向亲友借钱的情况也较多,一方面是因为没有利息;另一方面是因为要投入到建房、教育或经商这些非农业生产活动中。
农户反映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申请条件较苛刻。
农户若要申请小额贷款,除评定他个人的社会信用情况,也要考虑他的实业,且要求产业已形成规模。但一个农村中只有几个种养殖大户称得上“产业形成规模”,大部分农户远不能满足这一条件,因此大部分农户仍难以申请到贷款。
(2)优惠贷款的去向。
在走访中我们得知,该村的村书记和村主任均是当地的种植大户,均有申请小额贷款的经历。且村书记申请到了今年的支农再贷款,这意味着他将获得较低利率(7.9%),比一般的农户小额贷款低约2个百分点。农信社的主任说,支农再贷款要贷给信用好、生产能力强的农户,这样比较好管理,风险也小。但真正需要优惠贷款的并不是这些种养殖大户,农信社也不应以“信用”、“生产能力”这些软条件将一般农户排除在外。
(3)还款的一些问题。
虽然多数农户年末还本付息没问题,但每个季度利息支付的要求却让一些农户难以达到,比如村民外出打工,或前两个季度一直在投入,后两季才会有收入。拖欠利息支付是一些农户信用等级下调的原因之一。另外,自然灾害也会影响农户的及时还款。在遇到这些情况时,农信社应灵活处理,充分为农民考虑。国家、央行在制定政策时也应更加灵活、更加人性化。
(三)屏南农村小额贷款发展现状
1、相关机构情况
(1)屏南县妇联
屏南县从2005年实施小额信贷以来,累计发放资金322万,其中省妇联42万,共在是一个乡镇建立小额信贷中心86个、小组300多个,扶持1213户发展生产,其中贫困户812户低收入户403户,受益人口4852人,有效缓解了县贫困户和低收入农户生产资金不足问题。
妇联进行小额信贷业务的方式主要以联保方式为主,而得到这种贷款的农户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贷款的农户必须有自己的生产项目,这样才能保证还款;2.申请贷款的必须是贫困户;3.必须有乡镇干部担保。基本流程是:县妇联从省妇联处争取资金——农户以五户联保等方式向妇联申请贷款——乡镇对申请贷款的农户进行入户调查——符合条件的农户从农行、农信社获取贷款
妇联的贷款都是经过严格的考察的,在审批贷款前妇联会进行入户调查,调查的方面包括项目的可行性,妇女的资金需求,项目落实情况以及项目规模等。如果调查结果合格,就会发放贷款。在发放贷款之后还有进行跟踪调查,如果发现妇女有增加金融机构风险的行为,会及时对其进行纠正,与此同时还会办培训班,对妇女进行技术指导,甚至会帮助妇女的农产品寻找销路,帮助她们进行产品宣传等。
(2)屏南县扶贫办
扶贫办主任反映,在小额贷款申请与发放过程中,以下几个问题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