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农行在发展小额贷款业务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第一,缺少真正的小额贷款,目前沙县农行不提供1万元以下的贷款,这使得那些相对贫穷,经营的项目规模比较小,贷款数额少的农民无法得到贷款,即使那些最需要资金的农民失去贷款的机会。第二,门槛过高,商业银行自身的盈利性质,使得其更加看重对风险的控制。目前沙县全县共有47000多户农户,无法真正做到贷前有调查,这种信息不对称情况的存在使得风险的防范愈加,银行自得通过提高门槛来减少风险,但这无形中又减少了农民贷款的机会。第三,手续繁杂,尽管惠农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手续的冗杂,但依然要经过调查,审查,审批等过程,办理所需时间较长。
2、农户需求情况
在身日走访大洛镇过程中,我们了解到2008年大洛镇为了发展小吃业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加强:一是强化宣传培训。积极向上协调,不断做好宣传发动,目前,县小吃培训中心为我镇举办小吃专场培训班两期、培训82人。二是加强市场开发。组织劳动保障人员到江苏进行市场考察,出台优惠政策,如鼓励村干部带薪外出经营小吃,协调贷款等,目前为12人协调小额贷款8万元。三是抓好内部服务。以镇驻江阴联络处及其他沙县小吃驻外联络机构为依托,定期或不定期对外发布找店、盘店、市场经营状况等信息,并召开小吃发展座谈会,邀请小吃经营较成功的农户传授经验。1-6月,全镇新增外出办小吃52户147人
通过走访数位烟农,我们了解到,这里的烟农主要是通过烟草公司进行贷款,烟草公司为其做担保,由邮政储蓄提供贷款。这种方式虽然帮助烟农解决了担保难的问题,但是却收取了高于直接向金融机构贷款的利率,而村民并没有足够的金融知识来认识这个问题,只能服从烟草公司的安排,这说明我们对小额信贷的普及还不够。
此外我们通过走访数位小工商个体户了解到,当地贷款还是存在很大的难度,有多位商户反应他们又去银行申请过数次贷款,但由于缺乏合适的担保人都以失败告终,为了资金周转,他只能从亲戚朋友那进行借贷。
(五)总结
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海西经济区农村小额贷款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效。首先,小额贷款已广泛为农户所接受。随着小额信贷知识的普及,以及政府扶持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农民了解了小额信贷,并将其运用于生产项目中。在我们走访的村镇中,绝大多数农户多表示希望利用小额贷款发展农业生产,如果利率更低或手续更方便的话,他们会更倾向申请小额贷款而不是向亲友借钱。其次,小额贷款的满足程度逐渐提高。以往金融机构进行小额信贷的高门槛,正在逐渐降低,农信社,邮储等深入基层,面向农民,提供了多种形式的小额贷款。与此同时,政府也本着服务“三农”的精神,与金融机构联合,开展各种小额贷款项目,为农民贷款提供担保,切实解决农民生产所需的资金问题。第三,小额信贷的违约率降低。在我们走访的乡镇中,小额贷款的违约率几乎为零,例如屏南妇联的小额贷款和计生协会的二女户贷款等都未出现为违约现象。第四,农村的生产结构得到调整,农民的收入增加。通过小额信贷,农民开始开展各种特色产业,如屏南高安村的圣女过生产,穧下村的冰库,甘棠乡的水蜜桃生产等,这些项目的开展使农民摆脱了单一的农作物生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五、海西经济区农村小额贷款存在问题
尽管小额信贷在这几年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发展并不成熟,因此仍存在着诸多问题:
(1)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方式亟须创新。
小额农贷以额小、灵活、简便深受众多农户的青睐。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农村资金供求呈现出金额大、期限长、利率要求低的特点,目前,不少地区的小额农户贷款已与农户需求不相适应,亟须突破诸多瓶颈制约:1、贷款额度和贷款期限不尽合理,一定程度限制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发展;2、贷款的风险性较高。农业属于高风险、微利行业,小额农户贷款担保机制缺失。同时,小额信用贷款主要依赖借款人的信用作保证,个别农户信用意识淡薄,存在逃债、赖债行为,导致风险不断积累。3、贷款管理难到位。农信社信贷人员偏少,而小额信用贷款具有点多、面广、零星分散、工作量大的特点,致使贷后管理工作难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