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0三年四月三日,仲裁委员会作出判决,只支撑了胡小姐经济补偿金以及额外经济补偿金的哀求,驳归了胡小姐关于代通知金以及哺乳期间工资的哀求。仲裁委员会不支撑胡小姐关于代通知金的诉求,理由是该诉求不相符应该支付代通知金的法定情景。仲裁委员会不支撑胡小姐关于哺乳期工资的诉求,理由是经济补偿金的诉求与哺乳期工资的诉求,是两项互相矛盾的诉求,不应同时患上到支撑。仲裁委员汇适用的法律根据是《劳动法》第二九条以及《补偿办法》的划定。
二.案例2
申述人张某,二000年六月五日入进深圳市某礼品有限公司担负生产部副经理1职,劳动合同到二00二年六月九日才期满。二00一年八月九日,公司以“架构重整”为由书面解雇张某,且未提早1个月通知,只按张某的工作年限给其1个半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张某不服公司的解雇以及补偿抉择,于二00一年八月二八日向深圳市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哀求裁令公司支付其未提早1个月通知消除了劳动合同的代通知金、劳动合同期满前剩余期间一0个月的工资。二00一年一一月一五日,仲裁委员会作出判决,驳归了张某的全体申述哀求,理由是张某人被解雇后未请求归公司上班,视同“由用人单位提出,双方协商1致消除了劳动合同”的情景,公司已经依法支付张某消除了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张某哀求支付代通知金以及劳动合同期满前剩余期间的工资没法律根据。适用的法律根据是《补偿办法》第五条。
张某不服仲裁判决,于二00一年一一月二0日向深圳市某区人民法院起诉。二00二年一月二五日,某区人民法院作出1审裁决,支撑张某关于代通知金的哀求,驳归其请求支付劳动合同期满前剩余期间一0个月工资的诉讼哀求。
分析上述案例可知,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判决以及人民法院的裁决存在以下过错以及不公:1是适用法律过错,两个案例都是背法消除了劳动合同,本应适用《赔偿办法》来计算赔偿尺度,而仲裁判决以及法院裁决,却适用《补偿办法》来计算赔偿尺度,因《补偿办法》的尺度是依法消除了劳动合同的补偿尺度;2是显失公平,按广东、深圳处所性法计划定,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2106条的3种情景消除了劳动合同,没有提早1个月通知劳动者的,应多付劳动者1个月工资的代通知金。而案例1、2中的用人单位背法解雇劳动者,一样没有提早1个月通知劳动者,反而不必支撑劳动者代通金;3是有背劳动法关于对于“3期”女职工执行特殊维护的划定,依法,女职工在“3期”内,用人单位不患上随意消除了劳动合同,而案例1中的用人单位随意解雇哺乳期内的女职工,仲裁委员会竟然不支撑女职工关于哺乳期工资的仲裁哀求;4是把本属单方消除了劳动合同的情景,认定为协商消除了劳动合同的情景,案例2明明是用人单位单方书面解雇劳动者,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竟因劳动者不请求继承施行劳动合同,就认定本应是单方消除了劳动合同的情景为双方协商1致消除了劳动合同。
由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判决以及人民法院裁决的过错以及不公,减轻了用人单位背法消除了劳动合同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使用人单位觉患上,背法消除了劳动合同与依法消除了劳动合同的赔偿或者补偿是1个样,解雇“3期”女职工与解雇普通员工的赔偿或者补偿是1个样,乃至前者的赔偿比后者的赔偿还要少,天然,用人单位就会不惜采纳非法手腕解雇劳动者(包孕3期女工)。
2、用人单位承担背法消除了劳动合同法律责任的形势及赔偿规模
法律责任,是指由于背法行径、背约行径或者由于法律的划定而应经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背抗劳动法的责任形势有行政责任、经济责任以及刑事责任[四]。前面已经说,本文探讨的用人单位背法消除了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主要是指经济责任。经济责任,是劳动合同当事人承担劳动法律责任的主要形势,其主要方式有支付背约金、赔偿损失以及继承施行。
(1)背约金。背约金是指当事人1方不施行合同的约定时,依法律划定或者合同约定向对于方支付必然数额金钱的责任形势。依据背约金的性质,背约金可分为赔偿性背约金以及惩罚性背约金。赔偿性背约金是指旨在填补1方因另1方背约所遭到的实际损失而约定的背约金;惩罚性背约金是指对于背约行径入行惩罚,数额可以大于守约方实际损失的背约金。依据国家对于背约金的干涉干与程度,背约金可为分约定背约金以及法定背约金两种。凡是以合同约定的背约金,就属于约定背约金;由法律划定的背约金,就属于法定背约金。原劳动部《关于企业职工流动若干题目的通知》(劳部发[一九九六]三五五号,下列简称《通知》)第三条划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背约金。这1划定确立了背约金是我国承担劳动合同背约责任的方式。目前我国劳动法律法规还未对于背抗劳动合同的背约金性质以及适用条件作出详细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