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境下的刑事证实责任理论(7)
2012-11-01 21:07
第3,明确非法证据排除了规则及第证责任的分配。非法证据排除了规则中如何合理地分配证实责任,事关非法证据排除了规则确立的价值能否实现。对于此,即便在非法证据排除了风靡的美国,也存在显著的争议。目前,“当然最高法院以多数票作出判决,对于于口供的自愿性的证实尺度不低于上风证据尺度,然而,最高法院并无在全国强迫推广这个尺度,而是让各州依据自己的法律自由抉择是否是采取更高的尺度。”[二一](P一二二)考虑到控诉方取证的特色及被告人的举证能力,和上风证据(五0%以上)的证实度难以掌握,咱们建议在非法证据排除了规则中对于举证责任作以下分配:在犯法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办代理人、辩解人以为指控犯法的证据为非法取患上并提出相干线索时,侦察机关应该以较大上风证据证实其为正当取患上,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调查核实后以为有较大上风证据证实其为非法取患上时,应该认定该证据为非法取患上。
注释:
[一]陈刚.证实责任法钻研[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二000.
[二] [日]松岗义正.民事证据论[M].张知本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二00四.
[三]陈瑾昆.刑事诉讼法通义[M].北京:法律出版社,二00七.
[四]夏勤.刑事诉讼法释疑[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二00五.
[五] [苏]阿八二二六;阿八二二六;多勃罗沃里斯基.苏维埃民事诉讼[M].李衍译.北京:法律出版社,一九八五.
[六]张子培,陈光中.刑事证据理论[M].北京:大众出版社,一九八二.
[七]柴发邦.民事诉讼法学新编[M].北京:法律出版社,一九九二.
[八]陈光中,徐静村.刑事诉讼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二00一.
[九]陈光中.刑事诉讼法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二00四.
[一0] [德]汉斯八二二六;普维庭.现代证实责任题目[M].吴越译.北京:法律出版社,二000.
[一一]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钻研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一九九六.
[一二] Bryan A. Garner. Black’s Law Dictionary:fifth edition [Z]. WestPublishing Co. ,一九七九.
[一三]何家弘,张卫平.外国证据法选译[C].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二000.
[一四] [日]石井1正.日本实用刑事证据法[M].陈浩然译.台北:5南图书出版公司,二000.
[一五] [美]克里斯托弗八二二六;沃尔夫.司法能动主义——自由的保障还是安全的威逼? [M].黄金荣译.北京:中国政
法大学出版社,二00四.
[一六] [德]克劳思八二二六;罗科信.刑事诉讼法[M].吴丽琪译.北京:法律出版社,二00三.
[一七]李松,黄洁.法官“出诊”促案结事了[N].法制日报,二00九-九-六 (六).
[一八]张守增.能动司法:法治对于国情县情的柔性嵌进[N].人民法院报,二00九-四-一七 (四).
[一九]程味秋.联合国人权公约以及刑事司法文献汇编[C].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二000.
[二0] [德]罗森贝克.证实责任论[M].庄敏华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二00二.
[二一]杨宇冠.非法证据排除了规则钻研[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二00二.
中国语境下的刑事证实责任理论(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