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德国宪法思惟的变迁(6)

2012-11-01 21:32

  二.纳粹统治下的宪法制度应该夸张,纳粹的掌权之旅,走的是正当之路,是在魏玛宪法规模内通过运用政制缺点到达目的的。而1旦大权独揽,马上就开始了捣毁共以及国的进程。仅仅上台两天,希特勒就解散了国民议会。在从新选举的距离时代,纳粹党制造了1次“国会纵火案”(derReichstagsbrand),污蔑是共产党的暴乱,让总统以“捍卫国家与人民”的名义公布了紧迫状况,终止宪法基本权力的效劳,并授权希特勒采纳任何可能的措施以镇压政治反对于派。一九三三年三月,国民议会通过了《授权法》(dasErm?chtigungsgesetz)。该法其实是第3帝国成立的宪法性文件,其效劳高于其他法律。依据该法,政府也有权制订法律;法律可以变通魏玛宪法的划定,只要它们患上到国民议会或者者参议院的认可,并未触犯总统的权力。授权法在国民议会以压倒多数通过,只有社会民主党以及已经被取销的德国共产党持反对于意见。这部法律终极作成为了希特勒歼灭魏玛共以及民主的妄想,成为了第3帝国树立的标志。 [二八]

  法西斯的第3帝国象征着独裁统治。这1进程的实现分几个步骤完成:首先是歼灭能反应不同声音的多党政治,先取销共产党,旋即又把被诬为向第2帝国“违后刺1刀”的社会民主党赶出国民议会、邦议会以及区代表机关,再逼迫其他政党全体解散,只剩下1个纳粹党为议会中唯1正当的政党。其次借兴登堡一九三四年八月往世之机,通过法律使总理兼任总统,使立法权与行政权完整合1。第3步是在一九三五年三月立法将最高军事指挥权授予国家元首即希特勒。第4步是一九四二年四月希特勒又通过御用的国民议会授予他自己以全权,享有最高的司法审判权。至此,全体国家权利都落进了1个人的手中,任何形势的民主都已经荡然无存;不外,有讥刺意义的是,这1切同时又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以人民的名义”实现的。

  在这里,必须谈1下希特勒个人的1些品性。有分析家以为,希特勒的个性特色是,“用任何合法职业来保护哪怕是他个人的生活,对于他来说都是想也不愿想的,而且终身如此”。 [二九]这说明希特勒是1个如同叔本华(ArthurSchopenhauer)、尼采等人所暖情颂扬的、拥有自由精神的人,但不幸的是,他同时也是1个拥有弘遥志向的人。在德国、且生逢动乱时代的德国,1个人精神自由而又有弘遥志向象征着什么?就象征着走向刚愎自用的独裁者道路。 [三0]

 

 在纳粹独裁统治下,西方议会民主被全盘否定,德国议会完整变为了1个橡皮图章,为独裁统治加盖“正当”的标识。依照纳粹官方的国家学说,“代议制民主不外是1种意识形态,它假如人民的意愿是通过选举以及表决来体现的,选举以及表决对于于认定人民意志有抉择性意义。人民领导的品质却是来自于熟识到这1点:人民的意志不可能通过议会选举以及表决来发现,而是要通过元首贞洁的灵台慧眼予以辨识”;“人民的1般意志……要通过元首才能上升为自觉意志并患上到宣示”;“国民议会的选举要成为1种真实的人民公决,……在这类公决的形势中,选举的性质便已经失却旧有的意义,而是属于1种更加踊跃的选择,当人们目下仅就'是'与'否'作出抉择时,假设选择'否',便是意欲自尽于政治生活了;”总而言之,“德国人民的1般意志只有靠元首决断方能患上到保障,在形势上也即表现为整个人民或者人民代表始终应定位于支撑元首决断的态度上。人民的国家就是通过这类元首制的意志构成权而判别于任何1种形势的民主制的”。 [三一]

  从上述谬论中可望出,在法西斯统治下的德国,非但权利为独裁者所掌控,即便是人们的思惟也必须听从独裁者的个人意志。这就象征着,仍旧为希特勒所保存的议会两院、尤为是帝国议会已经完整失往了人民代表机关的性质,虽有若无。无怪乎在法西斯统治时代,帝国议会仅通过了七项法律,而其中两项还是为了延长《授权法》的效劳!

战后德国宪法思惟的变迁(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略谈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瓜葛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