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能对一个问题进行“评”“议”“论”等是建立在思考的基础上的,这种“动”是主动探索的体现,所以要让学生更多地去“评”、“议”、“论”。教师牵一牵,学生动一动,绝不是真正地“动”。
第四,要高质量地“动”。 “动”有有效和无效之分,有效的动是高质量的“动”,是学生思维活跃的结果,是使学生有收获的“动”,是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动
怎样使课堂真正“动”起来(3)
2012-08-08 16:57
怎样使课堂真正“动”起来(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