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实证研究(6)

2021-05-13 20:58

4.2 科技及人力资源因素

罗默(Paul·Roomer)和卢卡斯(Robert·E·Lucas)提出了区域分化理论,认为知识的积累和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同时指出,经济欠发达地区如果人力资本的积累越来越少,那么,经济发展就必然会越来越慢。何况现代经济发展对科技和人力资源的依赖越来越明显。湖北每万人拥有的大学生数由2000 年58 个增加到2015 年的241 个,科教文卫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也有一定的上升,从2000 年的16.0%增加到2015 年的28.4%,全年共登记重大科技成果1933 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16 项,应用技术成果1875项,软科学成果42 项。另外,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22787 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830.07 亿元, 合同金额比上年增长37.95%。全省科学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支出565 亿元,增长10%,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91%。围绕光电子器件、集成电路、平板显示、创新创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加大项目策划和争取力度,共争取国家高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项目40 个,争取国家资金71.2 亿元。这对湖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提高所及区域差异缩小无疑将产生积极影响。

湖北长江经济带区域人力资源差异明显,沿江8 个市州无论在科技、人力资源及信息等资源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别。武汉科研机构数量较多,人力资源优势明显,科技发达,人口素质高,信息资源较丰富,产业结构和布局基本合理,该地区集中了湖北省大部分高校优质教育资源,该地区集中全省90%以上的高等院校和一部分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科研院所,科技及人力资源优势显著。相比武汉,恩施为传统农业区,人力资源明显不足,科技落后,人口素质低,信息资源贫乏,产业布局和结构不合理,必然造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仅此足以说明,湖北长江经济带各地区科技以及人力资源方面差距是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缩小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

4.3 产业结构效率因素

2000 年以来,湖北省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对区域间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起到了一定作用。特别是近几年湖北省三次产业的总量和结构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产业增加值增速加快,与之相伴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演变。从生产总值看,三次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结构也由2000 年的15.5 ∶49.7∶34.8,到2015 年的11.2∶45.7∶43.1,其中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下降了4.3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下降了4.0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增加了8.3 个百分点,减少相对较慢。这种结构变动反映了三次产业结构向协调发展方向前进了一大步,改变了传统经济体制下的产业经济结构,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下降速度较快,反映非农产业比重在逐年提高经济结构向高级化发展的加速;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上升,上述数据也反映了服务业对本地区经济增长贡献增强,应该说有利于本地区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与该地区的经济结构效率直接相关。所有与经济发展有关的要素资源要由经济结构来转换和体现。因此,不同地区经济结构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资源利用的效率,导致资源与要素流向利用率高的地区,并最终造成区域间的经济差异。由于产业结构的演进要与不同的社会技术经济条件和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所以在特定的经济环境和技术进步条件下,当某一产业处于各自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时,总会有一些产业比另一些产业发展要快。因此,产业结构不同的区域,其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必然不同。武汉集中分布电子、机械、化工、纺织等工业部门,旅游业和其他服务业也较发达,三产业的比例基本协调,黄石、咸宁等城市技术条件落后,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各产业发展水平均低,因此,第一产业比重大,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从而制约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4.4 区域经济政策因素

区域经济政策特别是投资政策是影响湖北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区域经济政策特别是投资政策的倾斜度使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差距扩大,公共服务水平差距悬殊,资金投入及流动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战略和湖北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均衡发展到非均衡发展再到协调发展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经济总量增长和发展速度得到较快发展,但在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过程中各地区由于资源禀赋等条件的不同,区域经济差异逐渐呈现。与此同时,湖北根据省情采取非均衡发展战略,比如提出建设武汉城市圈以此带动省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提出“一主两副”的发展策略。因为武汉地区是湖北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条件最为优越的地区,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区域经济差异的程度。具体从投资政策上看,武汉市作为省会是湖北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湖北省投资重点地区;宜昌地区属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其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居于全省前列表明,宜昌市发展水平较高,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总体水平在全省也应排在前列。此外,荆州、黄石都曾在不同时期作为全省的重点投资开发区,而经济欠发达的恩施在接受国家和省内投资方面必然十分有限。

湖北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实证研究(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完善党内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的思考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