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三农问题之关键:促进农民分工分业和有效转移(2)

2010-06-17 15:02


四是劳务经济成为支柱产业。2004年,江津市在外务工农民达到30.37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5.23亿元,相当于地方财政3年收入的总和,全市农民人均劳务收入达到1384元。劳务经济不仅直接增加了农民巨额的现金收入,而且对他们的生活方式、就业观念的转变、促进二元社会结构的调整都发生了一系列历史性的变化。目前,全市有务工人员全家外迁的占外出务工农户的11.84%,其中有相当部分全家外迁已达10年以上,基本上实现了双转移,成为都市群体的新生一族。同时,跨国劳务输出也得到了较快发展,与日本、美国、毛里求斯、约旦、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劳务输出关系,已输出农村劳动力400余人。2004年,中央电视台、重庆电视台多次聚焦江津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今年4月,世界银行和国家农业部“阳光工程”项目评估小组来江津,对江津市劳务开发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二、在促进农民分工分业和有效转移过程中存在“五多五弱”问题
促进农民分工分业和有效转移,符合社会分工的一般规律,它是随着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首先是从人类文明发展过程来看,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应越来越多的脱离农业生产,甚至脱离物质生产;其次是从农业内部来看,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和农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是将传统农业逐步推向专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转变的新的经营方式,也是农村人口尽快实现分工分业的必然要求。但目前的问题是,“五多五弱”现象突出:
——企业实体多,带动能力弱。一是近些年,乡镇企业面对国内外两个市场的激烈竞争,原有的一些优势正在丧失,适应市场变化的新构架和运行机制还处在建设与转换过程中,曾经被誉为突起的异军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地方乡镇企业不断萎缩,造成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回流。二是龙头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带动力还不够强。在江津市792家龙头企业中,没有一家进入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属江津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的62家占7.8%、属重庆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的9家占1.1%,其余均为小业主。同时,由于这些企业缺乏必要的考核评价机制,相当部分龙头企业名不副实。2004年重庆市级龙头企业销售收入仅为1.62亿元,位居渝西经济走廊区市县的第5位,明显落后于合川的4.98亿元、璧山的3.49亿元。
——服务体系多,发挥功能弱。一是近年来虽然在“市—镇—村—农民”四级体系中都建立了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但服务功能弱。其中市级体系建设较好,功能比较齐全,但发挥作用较差;乡镇级“七站八所”几经改革,虽然机构人员相对成立,但专业服务水平大不如前;村级体系和民间服务组织,基本处于有其名无其实的状态。二是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基本处于重数量轻质量的起步阶段,入社农户和带动力仅占全市的10%左右。
——外出务工多,适应能力弱。根据江津市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调查统计,2004年底全市总人口146.1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5%,农村劳动力66.44万人,在外务工农民30.37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的45.71%。但从务工农民的自身素质看,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专业技能差,适应能力不强。据统计显示,全市外出务工人员中具有高中(含职高和中专)文化程度的不到20%,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29.7%,通过技能培训的总体不到50%。全市常年在外打散工的农民就有好几万,这部分人除了能干一点体力活外没其他本领,劳务收入除了生活费所剩无几。此外,由于经济发达地区对农民工的文化技术资质要求越来越高,相当部分农民工实际务工收入下降,工作压力增大、稳定性差,这已成为近年来农民工回流的主要因素。
——弱势群体多,产出能力弱。目前,我市农村“留守族”多为“386199”人员,其中按理论概算未外出务工的劳动力36.07万人。这部分人员中除少数在农村担任村社干部、各类服务体系负责人和领办各种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外,大部分人员:一是文化程度偏低,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在家农村劳动力的92%;二是年龄偏大,45岁以上的占72%;三是接受新事物和科技生产的能力弱。全市除具备相当实力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业主和部分专业合作社积极推广运用农业先进科学技术外,大部分农户家庭经营仍然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有的甚至倒退到最原始的农耕状态。特别是地处边远的山区农村,生产条件差,耕作技术落后,粮猪型二元经济结构仍占主导地位。目前,全市尚有绝对贫困人口11891人,相对贫困人口34000人。

破解三农问题之关键:促进农民分工分业和有效转移(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