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高考试题及解析150题(自然地理-1)(12)

2021-01-20 16:53

地理高考试题解析

易被忽略的性质,就是等值线上各点表达的数值永远相等。由此,对一个重要的结论就可以通过理解加以记忆和应用,即等值线向高值方向突出的地方,比邻近的地方数值低。

答案:C

试题37

太阳释放的能量主要有( )

A.太阳内部铀等重元素裂变释放的辐射能

B.飞离太阳大气层的带电粒子的能量

C.氦原子核转变为氢原子核释放的辐射能

D.碳原子核裂变释放的辐射能

解题思路 太阳是在地球上能量的重要来源,也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恒星。太阳是一颗炽热的气体组成的星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太阳向宇宙空间释放的能量主要为太阳辐射和太阳风。前者是氢取变成氦的产物,后者是脱离太阳引力的带电粒子流。

答案:B

试题38

1999年2月,日本本州西部发生的地震不到里氏5级,但不少地区震感强烈,因为( )

A.4极以上地震已经属于强烈地震

B.震中很浅,震中越浅,震感越强

C.震级虽然不大,但是震源相当浅

D.震源相当深,但是烈度大,震感强

解题思路 该题考查考生对与地震相关的概念理解的程度。这些概念中,最重要的就是震级、烈度、震中、震源等。真正理解了,自然就能够区分它们之间的差异。该题中最易产生混淆的是震中和震源两个概念。

答案:C

试题39

臭氧层位于(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热层

解题思路 这是一道非常典型的记忆题,它要求考生记住臭氧层的空间位置。这一类的记忆内容相对地说是比较多的,如何考虑它们的相对重要程度呢?简单地说,考试内容中要求的,又是日常生活中大量接触的,则属于容易的记忆内容,是必须掌握的。该题就属于这样的记忆内容。因为臭氧层空洞的出现,导致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强度的增加,是当前重大的环境问题之一;臭氧层空间的发展变化,又常常是重大的时事问题。

答案:B

试题40—41

图2—1—9中两条虚线,一条是晨昏线,另一条两侧大部分地区日期不同;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读图完成40~41题。


历届高考试题及解析150题(自然地理-1)(1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PLC与传感器的接线方法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