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试题解析
解题思路 该题的立意在于,通过具体的考核内容,提倡一种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方法:联系和对比。由熟悉的身边的地理事物,通过联系和对比,去认识、理解中尺度环境中的地理事物;由我国的地理现象为出发点,通过对比,去认识世界其他地区的同类的地理现象。
具体到这道题,联系到的地理知识有,塔里木河是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所以它的丰水期一定是夏季;然后根据世界气候、洋流等基础知识,就不难判断正误了。
答案:C
试题24
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 )
A.90°W,89°S
B.80°E,40°N
C.10°E,1°S
D.180°W,71°N
解题思路 该题立意考查考生对地理坐标熟悉的程度,对“生活中的地理”的了解程度,并且使用诗的语言表达和地理坐标的数学表达方式相结合的表现形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强调综合能力的思想。
题目中的“坐地日行八万里”,正好是赤道长度的约数。地球在自转的过程中,地表的线速度,只有在低纬才与这个数字相近。
答案:C
试题25
在图2—1—6中表示太阳日的是( )
A.a B.b
C.a+b D.a-b
解题思路 时间与我们生活可以说是息息相关的,该题立意考查考生对每一天长短的确立的理解程度。就能力考核来说,则也可以说是看看考生对从图表中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的强弱。 题目中隐含着的一个知识点是: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公转的方向是一致的。即,从空中看地球,如果其公转方向是逆时针的(如该图所示),那么地球的自转方向也一定是逆时针。有了这个基础常识,读图即可以明白,太阳日比恒星日长。
答案:C
试题26(1998—19)
若影响我国的副热带高压北移速度偏快,可能造成( )
A.黄河流域的汛期提前
B.东北地区雨季滞后
C.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消失
D.南部沿海严重干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