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试题解析
40.若图中的时间为7日和8日,甲地为( )
A.7日4时 B.8日8时
C.7日8时 D.8日4时
解题思路 解第40题时,首选必须能够根据经纬网区分哪条虚线是晨昏线,哪条虚线上是180°经线。进一步,依据学过的地球公转的知识,判断大体的季节,即当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远时,北半球是夏天。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判定图上看到的是晨昏线的晨线部分,它和赤道的交点是上午6时。至此,就不难看出:题中甲地为8日8时。对于选择题,一般很难将真正掌握了知识、具备了能力的考生和凭着临时“蒙”的考生区分开来。
答案:B
41.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安大略湖畔夕阳西下
B.几内亚湾沿岸烈日当空
C.澳大利亚东海岸夜幕深沉
D.泰晤士河畔曙光初现
解题思路 第41题是和第40题相关联的题目,真正明白了第40题的考生解第41题是轻而易举的。但是,在该题目中,采取了正确选项不易判断的“逆向思维”的题型,加大了考查内容的空间尺度。即,必须对三个不可选项逐一排除。
答案:A
试题42
2001年4月7日,新疆北部出现10级以上狂风,气温骤降至 —20℃以下,在天山隘口等地出现强沙尘暴天气。这次天气过程( )
A.是春季迅速增温导致的典型暖锋天气过程
B.是极地大陆气团推进造成的慢行冷锋天气过程
C.因冷气团不断增温而没有雨雪
D.因当地空气干燥而没有雨雪
解题思路 春季增温和干旱,是中国北方沙尘暴多发的自然原因之一。但是暖锋天气和增温完全是不同领域中的两类地理概念,必须能区分它们的差异,才不会误选A项。
另一个考核的知识点在于,锋面天气能否产生雨、雪天气的关键是什么?或者进一步地说,考生必须明确,降水产生的基本条件是含有水汽的空气降温到一定程度。由此,就能明白在锋面天气中,有没有降水的关键首先在于暖气团一方。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