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行业十三五规划
使其不断的升级,以及进行资产重组和企业兼并工作,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为了今后进一步打造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明星模具企业,对名牌产品及其企业更要有政策支持。为实现与主机产品的紧密结合,重点骨干企业要积极主动地参加国家重点装备制造的联合攻关。
3、因地制宜推进模具集群式生产方式的发展。
模具生产集聚区的发展方兴未艾。有关地方政府要制订相应政策,鼓励已经形成规模的集聚区,进一步提高水平、发展能力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对尚在建设和规划中的集聚区应根据形势、市场及条件,搞好定位,确定目标,支持其稳步发展;鼓励建立健全区域性现代制造服务业,提高区域配套服务能力;模具生产集聚区要在完善服务功能上下功夫,支持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特别要重视和支持为广大中小企业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和信息网络的建设与完善。服务平台的建设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面向产业、服务企业、资源共享、注重实效”的原则,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和社会与行业的广泛参与。模具生产集聚区建设要注意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均衡发展、合理的结构,以及产业联盟的形成与发展,还要注意人才培训和实训基地建设。模具集聚地实训基地要适应行业需求并具有特色。
4、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搞好两化融合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努力提升产品档次。
工业与信息化部发布的《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投资方向(2010年)》中已列入了十种模具作为重点鼓励发展的项目,这十种模具基本上已涵盖了需要国家支持发展的各种高水平的模具产品,有关企业要用好相关政策,搞好技术改造。技术改造要着重于结构的调整与水平的提升,并使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与技术进步同步发展,切忌单纯的外延与扩张,要由过去的数量规模扩张为主向质量效益提高为主转变。
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是全面提升行业素质、水平和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搞好两化融合和企业管理现代化是当前企业技术改造的重要内容。模具企业应在市场上跟踪产品发展,抓住重点,正确定位,通过加大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力度来提升产品档次,提高效益,增强市场适应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把企业做精、做特、做新、做强、做活和做出规模效应来,从而造就一大批“专、精、特、新”的模具企业,使行业结构更为合理。政府有关部门应在减轻模具企业税负(尤其是增值税税负),鼓励和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等方面制订相应的优惠政策。
5、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建设和完善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