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行业十三五规划
⑶在行业中全面推广模具全三维CAD和CAD/CAE/CAM/PDM设计生产技术,重点骨干企业率先基本实现。
⑷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总体水平,使40%左右规模以上企业基本实现信息化管理;积极推进模具集成化制造的水平。
⑸重点发展大型、精密、复杂、组合、多功能复合模具和高速多工位级进模、连续复合精冲模、高强度厚板精冲模、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以及微特模具;对于在航空航天、高速铁路、电子和城市轨道交通、船舶、新能源等领域要求的高强、高速、高韧、耐高温、高耐磨性材料的新的成形工艺及模具制造,要有重要突破。
⑹全面掌握C级车车身模具制造技术,基本实现C级车车身模具自主生产,对国内中档及以下轿车自主品牌新车型试制的覆盖件快速经济模具做到基本自配。
⑺重点骨干企业达到160个左右,其中10亿元级企业10个左右。重点骨干企业研发费用要占销售收入的5%左右,都要有自己的研发队伍和专利技术,其中半数左右要建立技术中心,使其逐步进入到为之服务的产品设计中去。
⑻进一步缩短模具生产周期、提高模具寿命和使用的稳定性。生产周期在现在的基础上缩短20%~30%;模具使用寿命在现在的基础上提高20%~30%;用模具制造精细化来提高模具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⑼在适用于模具企业的自主品牌软件的开发与提高方面有明显成效。
⑽积极发展热流道元件、氮气弹簧、特殊斜锲等高档模具标准件。
⑾大力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在模具生产集聚地区,建成5个左右较为完备的行业公共服务平台。
⑿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从目前的约15%左右提高到2015年的20%左右。重点骨干企业应达到25%以上),重点骨干企业高技能人才(具有技师、高级技师能力)占职工总数的比例达到30%左右。
⒀五年共培训、培养高技能人才25万人次左右。中国模协人才培训基地从目前的72个发展到150个左右。基本形成覆盖全国的模具高、中、初级技能培训网络。模具工技能鉴定点从目前的10个发展到40个,完善模具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人员鉴定体系。
四、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
在信息化社会和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模具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是:模具产品向以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为代表的,与高效、高精工艺生产装备相配套的高新技术模具产品方向发展;模具生产向管理信息化、技术集成化、设备精良化、制造数字化、精细化、加工高速化及自动化和智能控制及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