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技能的教学:对练习“量”的认识
1、以《标准》为要求。
2、注重练习的质(丰富多彩,动静结合,抓住学生的错误)。
3、练习过程中的数学推理(计算的理由,发现规律)。
4、技能要引向直觉(与估算的结合)
5、循序渐进。
6、做一些研究(学生常见的错误——如:退位减中大减小的错误;必要的练习的度)。
教学课时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计算,比较每组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有什么变化,从中发现规律,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发现的规律。
教学内容
27~28页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授
1、找规律:算一算
5×1 3×2 12×4
5×10 3×20 12×40
50×10 30×20 120×40
你发现了什么?
(使学生通过计算,比较每组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有什么变化,从中发现规律,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发现的规律。)
3、试一试
(1) 10箱有多少瓶?20箱有多少瓶?30箱呢?
2、40×40 30×80 24×30 15×50
60×20 50×20 13×20 28×20
三、练一练
1、
2、写一写
( )×( )=800 ( )×( )=1260
3、每盒28个,10盒能装多少个草莓?20盒呢?30盒呢?
4、小号运动服20元 大号运动服30元
买大号运动服25套,小号运动服45套。
(1) 两种运动服各付多少钱?
(2) 一共应付多少钱?
5、22+12×20 45×20+100
(28+12)×30 30×23-60
200-15×10 28+12×30
四、小结
五、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
5×1 3×2 12×4
5×10 3×20 12×40
50×10 30×20 120×40
你发现了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没有进位的乘法。鼓励学生从主题图中获取信息,并抽象出算式。
2、鼓励学生进行估算,并交换各自的方法。
3、需要探索如何进行精确计算,并交流各自运算的方法。
4、应让学生理解竖式乘法每一层计算的含义。
教学内容
29~30页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授
1、整理书
书架共12层,每层14本,这个书架能放多少本书?150本书放得下吗?
14×12=168(本)
1 4
× 1 2
2 8 ……14×2
1 4 0 ……14×10
1 6 8 ……28+140
答:这个书架能放168本书,150本书放得下。
2、试一试
11×43 24×12 44×21
三、练一练
1、60×3 14×3 17×30 45×2
60×30 14×30 50×50 36×20
2、11×11 32×13 34×21
12×11 23×12 22×43
3、同学们进行体操表演,每排12人,有12排,一共有多少人?
4、我们班有42名同学。
(1) 买椅子花多少元?
(2) 买桌子花多少元?
(3) 一共花多少元?
5、11×11 12×11 13×11 14×11
15×11 16×11 17×11 18×11
你发现了什么?
四、小结
五、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
书架共12层,每层14本,这个书架能放多少本书?150本书放得下吗?
14×12=168(本)
1 4
× 1 2
2 8 ……14×2
1 4 0 ……14×10
1 6 8 ……28+140
答:这个书架能放168本书,150本书放得下。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
1、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首先需要理解问题情境的意义,并鼓励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2、提高了对估算的要求,即要求学生能解释自己估算的方法和过程。
3、对于“这个电影院一共有多少座位”的计算,应该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因为本课的算法与上一课类似,所不同的是需要提醒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注意进位问题。
教学内容
31~32页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授
1、电影院
有500人,这是21排26号,是最后一个座位。
想一想:电影院的座位够吗?
算一算:这个电影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26×21=546(个)
2 6
× 2 1
2 6
5 2
5 4 6
答:电影院的座位够,这个电影院一共有546个座位。
2、试一试
24×28 5×36 35×43
三、练一练
1、6×30 16×70 30×12 7×90
60×7 25×60 35×20 50×20
2、 2 3 4 2 7 4 3 5
× 1 5 × 2 6 × 1 4 ×1 6
3、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有32支球队参加,每队可报23名运动员,共有多少名队员参加。
4、一个坏了的水龙头每分要白白流掉68克水,1时浪费掉多少克水?
5、38×12 32×16 61×34 38×25
56×24 37×18 42×28 18×23
6、(1)计算。
2×25= 100÷4=
4×25= 200÷4=
6×25= 300÷4=
8×25= 400÷4
(2)观察上述算式,想一想计算16×26与600÷4有什么新的办法。
目的不是简算,而是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对数学规律的寻求。
四、小结
五、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
有500人,这是21排26号,是最后一个座位。
想一想:电影院的座位够吗?
算一算:这个电影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26×21=546(个)
2 6
× 2 1
2 6
5 2
5 4 6
答:电影院的座位够,这个电影院一共有546个座位。
第四课时
教学重点
复习前面所学知识。
教学内容
33~35页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授
1、20×6 35×20 23×30 20×18
31×30 50×80 50×20 25×60
2、选数填空。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 )×( )=800 ( )×( )=1200
( )×( )=3500 ( )×( )=4200
( )×( )=2800 ( )×( )=2400
3、一架飞机每分飞行21千米,每时飞行多少千米?
4、教师旅游团有28人去游览世界公园,每张门票60元,应付多少元?
5、黄山小学有18个班,平均每班42人,共有多少人?
6、哪把钥匙能开万宝箱?
26×32= 14×22= 18×24=
34×32= 28×19= 37×21=
万宝箱:532
7、判断对错。
54×24=4526( ) 37×84=318( )
12×35=442( ) 35×70=2450( )
8、有10箱苹果汁,12箱橘子汁。每箱24瓶,一共有多少瓶饮料?
9、儿童15元 成人30元 共有46人
我们团有36名儿童。
(1) 购儿童票需要多少钱?
(2) 这个旅游团成人有多少?购成人票需要多少钱?
(3) 一共花了多少钱?
10、打开语文书,估计一页有多少字,再算一算。
11、3瓶饮料15元。每人一瓶,35人要花多少钱?
12、(25+38)×15 (48+52)÷2
125×8×3 (62+12)×38
(59+187)÷3 25×8×9
13、小文今年11岁,爷爷的年龄是他的5倍多8岁,爷爷今年多大?
14、光华小区新建了15栋楼房,每栋有6层,每层有8户,这个小区可容纳多少户人家?
15、有24张邮票,每张邮票8分。将这些邮票都买下来,需要多少钱?
三、小结
四、课后反思
整理与复习(一)
单元教学目标
1、你学到了什么(主动整理知识)
2、我的成长足迹(体会与进步)
3、基本练习
整理:联系、应用、反思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会了什么
看图说一说。
二、我的成长足迹
与同伴说一说。
我解决了一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我读了一本有趣的数学读物……
我学会了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三、练一练
1、0.4+0.5 6.4+3 1-0.6
1.2-0.8 8.5-4.2 3.9+1.5
2、76×14 125×8 38×18
437÷6 560÷5 24×77
3、25×24+125 23×34-58
320+16×27 1500-125×8
4、三年级捐了12包,还多35本。四年级还差5本就够15包了。
(1) 三年级和四年级分别捐了多少本书?
(2) 五年级捐了600本书,45本包成一包,包了13包,还剩几本?
5、有76个座位的森林音乐厅将举办音乐会,每张票15元。
(1) 已售出42张票,收款多少元?
(2) 剩余的票按每张12元售出,最多可以收款多少元?
四、小结
五、课后反思
旅游中的数学
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学习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优点
“旅游中的数学”,较好地体现了数学在生活中某一领域的应用,具有综合的特点。像这样专题性的实践活动,不但能沟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而且有助于体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还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授
1、出发
北京——大连,21:30开车,火车每时行103千米,已经行了8时。早晨7:00到大连。
(1) 从北京到大连还需要多长时间?
(2) 从北京到大连约多少千米?
2、租房
4人间80元 3人间66元
男生13人 女生11人
(1) 男生13人,怎么租房最合算?
填一填
(2) 女生有11人,怎样租房最合算?
(3) 一共需要几个4人间和几个3人间?
3、游览
限乘客12人每辆120元
限乘客18人每辆160元
怎样租车最省钱?
4、快餐店
一家三口去快餐店,想吃什么,共花多少钱?把你的设计方案与同伴说一说。
5、实践活动
设计旅游计划。
你喜欢旅游吗?
旅游要注意什么?
6、讨论
如果你班同学去旅游,请你设计一个旅游计划,并在班级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