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神经系统
一、名词解释: 1. 神经冲动 2. 反射
3.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4.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5. 递质 6. 受体 7. 后放 8. 神经中枢 9. 丘脑感觉接替核 10.特异投射系统 11.非特异投射系统 12.牵涉痛 二、填空题:
1. 神经纤维传导的特征是:_____,___,____和____。 2. 阿托品为___受体阻断剂。
3. 箭筒毒能阻断___和___两种受体。 4. 突触后电位的总和有____和___总和两种。
5. 特异投射系统的功能是_____,并激发______。 6. 非特异投射系统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 7. 牵张反射的感受器是____,效应器是___,两者在_____。 8. 原始小脑的功能是____,旧小脑的功能是____,新小脑的功能是_____。
9. 大脑皮质运动的特点是(1)_______,(2)______,(3)____,(4)________。
10.锥体系统的功能是______;锥体外系统的功能是_______。 11.“望梅止渴”属于_____反射,屈肌反射属于_____反射。
13.运动单位 14.锥体系统 15.屈肌反射 16.肌紧张 17.应急
18.中枢紧张性活动 19.生命中枢 20.条件反射的强化 21.条件反射的分化 22.第二信号系统 23.突触前抑制 24.突触后抑制
12.条件反射形成的机制,巴甫洛夫认为是__________与_______之间由于多次结合强化而建立了暂时联系。
13.神经动作电位的幅度和传导速度,随着离原兴奋处渐远而______。 14.直径相同时,有髓纤维的传导速度___无髓纤维的传导速度,这与有髓纤维的_____传导有关。
15.大多数突触小体的突触___末梢,贴附在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表面。 16.突触前神经末梢具有囊泡,其中包含_____的化学递质。突触间隙宽约____。
17.突触的兴奋性递质可___突触后膜对____的通透性。
18.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总和造成神经细胞内负电位___,导致___极化。主要是_____的通透性增加。
19.神经末梢在___时,Ca+___流,末梢内的囊泡将递质释放到细胞间隙中去。
20.一个神经元一般与___个神经元构成突触,其机能是____微弱的信号,它是____的结构基础。
21.交互抑制的本质是____性抑制,链锁状及环状联系是___的结构基础。 22.GABA和甘氨酸可能是____神经系统的____性递质。
23.___是把除____觉以外的所有感觉传递到大脑皮层的特定的中继站。 24.正常醒觉主要归因于上行网状激动系统___部分的活动;刺激网状激动系统的丘脑部分能引起大脑皮层___的兴奋。
25.运动单位是由一个___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___肌纤维所组成的机能单位。
26.神经末梢终止于肌纤维的部位称____,它对___敏感。 27.一侧锥体束支配___侧肌肉的___神经元。
28.正常情况下,锥体系统对肌紧张有___作用,锥体外系统有___作用。 29.基底神经节多是___脑内___的结构,其中___合称新纹状体。 30.小脑前叶主要参与____,小脑后叶主要参与____。
31.与交感神经相比,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较___,节后纤维较____。 32.烟碱可以兴奋______神经元突触后膜与骨骼肌终板膜,简称___受
体。
33.α受体兴奋使血管____,使小肠平滑肌____。
34.___受体兴奋时,心肌收缩加强和心率加快,支气管___。糖酵解和脂肪分解靠___受体起作用。
35.______可改变某些细胞中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故可____细胞内cAMP的形成速率。
36.下丘脑通过“释放激素”调节垂体___叶的功能,这种“释放激素”靠_____输送到垂体。
37.____是边缘系统控制____性机能的最重要传出途径。 三、选择题:
1. 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与哪种离子内流有关?___ A.Ca2+ B.Na+ C.K+ D.Cl- 2.下列哪一项为胆碱能受体?____
A.M,α B.M,α和β C.M,β D.M,N1和N2 3.箭毒作为肌松剂的作用机制是____。
A.与乙酰胆碱争夺M型受体 B.与乙酰胆碱争夺N型受体 C.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 D.抑制乙酰胆碱的作用 4.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原因是___。
A. 与乙酰胆碱争夺M型受体 B.与乙酰胆碱争夺N型受体 C.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 D.抑制乙酰胆碱的作用 5.支配骨骼肌的躯体运动神经所释放的递质为____。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乙酰胆碱 D.多巴胺 6.反射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____。
A.刺激的强度 B.感受器的敏感性 C.传入与传出纤维的传导速度 D.中枢突触的多少
7.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提高了下列哪种离子的通透性?___。
A.Na+、Cl-、K+,尤其是对K+ B.Ca2+、Cl-、K+,尤其是对Ca2+ C.Na+、Cl-、K+,尤其是对Na+ D.Na+、Cl-、Ca2+,尤其是对Ca2+
8.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提高了下列哪几种离子的通透性?___。
A.Na+、Cl-、K+,尤其是对K+ B.Ca2+、Cl-、K+,尤其是对Ca2+ C.Na+、Cl-、K+,尤其是对Na+ D.Cl-、K+,尤其是对Cl- 9.交互抑制的形成是由于____。
A.兴奋性递质释放量少 B.兴奋性递质破坏过多 C.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 D.兴奋性中间神经元抑制 10.维持身体姿势的最基本反射是____。
A.屈肌反射 B.对侧伸肌反射 C.腱反射 D.肌紧张反射 11.黑质纹状体束释放的主要递质是____。
A.5-羟色胺 B.去甲肾上腺素 C.多巴胺 D.甘氨酸 12.关于下丘脑主要功能的正确叙述是____。
A.为皮质下重要的运动中枢 B.为皮质下较高级的感觉中枢 C.为调节内脏活动的较高级中枢 D.为躯体感觉与运动的整合中枢 13.条件反射形成的基本条件是___。 A.多次反复给予无关刺激 B.多次反复给予非条件刺激
C.在非条件刺激后给无关刺激,多次结合 D.在无关刺激后给非条件刺激,多次结合 四、问答题
1. 神经组织受刺激后兴奋性有何变化?兴奋性变化在时间上与动作电位关系如何?
2. 简述神经冲动传导的原理,其传导速度受哪些因素影响? 3. 试述兴奋性突触传递的过程和原理。 4. 神经元有哪些基本联系方式?
5. 何谓神经递质?确认为中枢神经递质的条件有哪些? 6. 突触前抑制与突触后抑制有何区别?
7. 胆碱能受体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各有何生理作用? 8. 肾上腺素能受体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各有何生理作用?
9. 试述下丘脑的生理功能。
10.试述条件反射形成的基本条件及其生物学意义。 11.试比较化学性突触传递与神经纤维动作电位传导。 12.试比较特异性与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13.试述兴奋在神经-肌接头处传递的过程。 14.试述含氮类激素作用原理-第二信使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