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风险管理理论(2)

2022-02-27 13:30

3.税收风险管理发展进程。 OECD(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 作为国际组织把现代管理科学中的风险管理理论和现代税收管理相融合, 推进了税收风险管理的发展: 1997 年 7 月, OECD 通过一个名为风险管理的应用指引, 对在税收管理领域中应用风险管理模型进行了扼要描述。 2002 年初的 OECD 战略管理论坛一致同意, 为促进税收遵从风险管理的实践应用, 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税收遵从风险管理, 提供更加全面的指导。 2002 年 5 月, 来自 OECD 成员国的许多税务官员在伦敦召开会议, 组建了相应的工作小组, 明确其工作范围主要是关注影响中小企业国内税收遵从问题。 2004 年 10 月, OECD 批准了税收管理遵从小组论坛提供的, 题为《遵从风险管理: 管理和改进税收遵从》 的税收风险管理应用指引。澳大利亚、 法国、 德国、 日本、 美国等近二十个国家税务专家参与文献的起草工作。 2008 年, OECD 在南非开普敦召开了税收管理论坛第四次会议, 讨论了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相关问题。

税收风险管理在我国的发展。 2009 年全国征管和科技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树立风险管理理念, 大力推进信息管税, 树立现代税收管理新体系; 2010 年全国税务工作会议提出: 信息管税就是树立税收风险管理理念, 依靠立法大力推进部门信息共享, 以涉税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利用为基础, 寻找和识别税收管理风险点和风险源, 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具体管理措施。 2012 年全国税务系统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提出: 要建立以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现代税收征管体系, 将税收风险管理贯穿于税收征管的全过程。 各地税务部门积极探索和实践, 已取得初步成效。

三、 实施税收风险管理的成因分析

(一) 税收风险产生的因素

税收风险的产生是由诸多因素作用引起的:从纳税人偏好角度看, 纳税人会比较遵从成本和不遵从成本, 从而做出遵从税法还是逃税的决定。 遵从成本越高, 不遵从程度也越高; 只有当不遵从成本高于不遵从收益时, 才能对不遵从行为起到负激励、 负强化作用。从税收制度的角度看, 税制和税率的不合理、 收入和税负的不公平、 征管程序的不公正, 容易导致纳税人的不满或产生对立情绪。

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角度看, 纳税人和政府之间是一种契约关系, 纳税人通过缴纳税款, 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但在现实中, 这种关系是不完全等价的, 公共支出违背公众意愿,纳税人得不到应有的优质公共服务时, 政府公信度下降, 也会导致纳税遵从度降低。

从税收法制的角度看, 税收在立法环节的法制环境不完善; 执法环节的权限和程序内容存在质效低下; 司法环节存在大量税收违法和税收侵权行为未走司法程序的情况; 法律监督环节流于形式等, 没有给纳税人创造一个相对公平的纳税环境。

从税收征管的角度看, 征纳双方存在征纳博弈和信息不对称问题。 纳税人会利用信息优势为纳税不遵从作掩护, 税务机关如果征管不严, 会客观上助长逃税、骗税的风气, 产生社会性税收风险。

从人员素质的角度看, 税务人员职业素质和执法水平有待提高, 纳税人的道德水平和业务水平也不容乐观。

综上所述, 引发税收风险的原因复杂多样的, 税收风险只能控制无法彻底根除。 但税收风险和风险因素之间存在联系, 我们可以通过采取因素分析和控制的方法, 来达到降低风险发生概率、 减轻风险损失强度的目标。

(二)实施税收风险管理的原因

税务机关的基本管理目标是提高纳税遵从度。 作为实施税收管理的主体, 其拥有一定的资源条件, 但是要保证每一个纳税人全面遵从税法, 这些资源又总是不足的, 即征管资源是有限的。这就意味着, 科学有效的税收管理必须尽量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充分的利用。 按照税收风险管理的理念, 对税收遵从风险容易发生, 且风险级别较高的领域, 优先配置资源, 从而有效地、 有针对性地应对风险, 获得较高的纳税遵从度。税收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功能, 就是帮助税务机关找到管理资源配置策略和遵从目标最大化之间的最佳结合点。税收风险管理不仅是为了更好地选择纳税评估、 税务稽查案源, 一方面是为了通过预先的分析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积极解决问题, 更重要的是, 最有效地使用资源, 使得管理措施最终对于缩小税收遵从缺口规模起到最有效的作用。如果税收管理中没有一种工作机制持续地研究分析、 寻找识别税收管理中的风险在哪里? 哪些纳税人是最需要关注的风险纳税人? 那么税收管理只能是管理所有的纳税人, 没有重点地管理,没有针对性的管理, 这种管理会给征纳双方带来成本的增加, 是一种低效地管理活动。

四、税收风险管理的流程与内容

税收风险管理流程及内容设计一般包括税收风险战略管理、 风险的分析识别、风险的等级评定、 风险的应对处理和风险管理的绩效评价。

(一)税收风险管理的流程设计

税收风险管理是对管理目标科学规划, 税收风险分析识别、 风险程度等级排序、 风险应对处理、 风险控制降低、 排查的管理流程系统。 税收风险管理是一个周期循环、 不断改进、 螺旋提升的管理过程。

税收风险管理流程基本上分为四个阶段: 一是明确税收风险管理战略目标,制定税收风险管理战略规划及相关制度和标准, 是顶层设计的基础阶段; 二是税收风险分析监控, 即运用涉税信息数据开展税收风险分析识别、 风险等级测度与排序、 预警监测, 是事前、 事中对税收风险的预警防范阶段; 三是税收风险的应对处理, 是税收风险有效控制、排除阶段; 四是税收风险管理的绩效评价和改进完善, 是事后考核评价阶段。在整个风险管理流程中, 第二和第三阶段是核心重要阶段。 在实际工作中, 应该按照科学的操作流程依次进行, 细化流程节点, 有序开展, 相互衔接, 有效配合, 分部门分阶段推进和实施。

(二)税收风险管理的具体内容

1.税收风险目标规划。 明确税收风险管理目标和研究制定战略规划, 是税收风险管理的开始阶段。 税收风险目标规划是指管理层在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 对一定时期内税收风险管理的工作目 标、 阶段重点、方针策略、 主要措施、 实施步骤等作出的具有系统性、 全局性的谋划。 制定一个完整的目标规划, 首先要对内外部形势做准确的判断,明确组织目标, 确定实现目标的方针策略和实施的重点步骤, 以及必要的组织技术保障等。

税收风险管理理论(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