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勉力为之,只会徒落东施效颦之讥。
在当代丰子恺的散文也充满了情趣,是因为丰子恺保持了他的那颗赤子之心,他的一些散文就是直接站在儿童的角度去写作,在丰子恺的文中保留了一份童真,就如同他的漫画。现在对丰子恺文中的那颗赤子之心加以分析。他的《华瞻的日记》、《南颖访问记》、《送阿宝出黄金时代》等几篇文章没有一篇幅不是儿童的角度出发,去尽力了解儿童的世界,用自己的那颗赤子之心去感受儿童的世界,他毫无顾忌地礼赞童心,视童心为理想追求的寄托,并自称是儿童的崇拜者,在《送阿宝了黄金时代》一文中竟因阿宝的成长而悲哀,由此可见他多想让阿宝保持着他的那份童真,而长大后的阿宝便不再具备这些,虽然这在文中只是淡淡一笔,但也可以看出其对真的追求,而在人的一生中童年时代是最真的一段时间。现录其文中表现童真的文字如下:
“乐莫乐兮新相知”;然而旧日天真烂漫的阿宝,从此永远不得再见了!”《送阿宝出黄金时代》
“南颖会叫公公了!”我也主观地高兴,每次看见了,一定抱抱她,体验着古人“含饴弄孙”之趣。然而我知道南颖心里一定感到诧异:“一只鸡和一个出胡须的老人,都叫做‘咯咯’,人的语言真奇怪!”《南颖访问记》
“大人们的无理,近来我常常感到,不止这一端:那一天爸爸同我到先施公司去,我看见地上放着许多小汽车、小脚踏车,这分明是我们小孩子用的;但是爸爸一定不肯给我拿一部回家,让它许多空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