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它不似写境或创境那样,通过所绘之景来传达什么,在这篇短文中作者想要表达是种心情,由人而己此可以说是文中的灵趣,无关喜忧,所说的是一种态度,世于我不公之时我该如何,在这里我们所看到是作者处世处事的一种态度,而非通过意象来表传达。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言:“境独非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境界、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其实情趣也是散文的一种意境,只是它与有意象之意境有些不同,故分开来说。
又如苏轼的另一文章更能体现意境中的情趣。《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初读来似乎末写何事,细品才见,原来是言闲情,说的是一种心情。
在今人之中有此炎类笔法的也不乏其人,如贾平凹的《平凹小传》中所写:
姓贾,名平凹,无字无号。娘号‘平娃’,理想于顺利;我写‘平凹’,正视于崎岖。一字之改,音同形异,两代人心境可见也。生于1953年2月21日,孕胎期娘未梦星入怀,生产时亦没有祥云罩屋。幼年外祖母从不讲甚神话,少年更不得家庭艺术熏陶。祖宗三代平民百姓,我辈哪能显贵发达?原籍陕西丹凤,实为深谷野洼;五谷都长而不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