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看做是散文中的中的小品,虽少却五脏俱全,也容易打动人,因为情趣也是散文意境的重要构成部分。所谓情趣,据笔者个人理解指的是那一份真,那一份对事、对人、对物的真,如柳宗元的名篇《永州八记》,当代散文家汪曾祺、丰子恺,其文章中吸引人的不是什么非凡的意境而是文中的那份真,那份情,也就是情趣味。
一 创境与写境
散文古已有之,因此本论从古代说起。《论语》无疑是最早的古代散文,只是大多只是支言片语,难以成就意境,而论语中最为称道的具有散文特色的还是那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待坐》。师徒五人席地而坐,弟子各言其志,公西华一旁鼓瑟自若,直至老师问及其志才琴声渐稀,而其回答也很有意境,可以说是画中之画。那时的景那时的情,让今人看来也感叹不已,感叹情的真挚,感叹景的迷人,一切皆如此的惬意如此的和谐,不刻意为之而天然自成,可以说是散文意境中难见的一高峰,亦如司空图在诗品中所言“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亦如李白所称赞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 ”。
意境构成的最基本的因素是意象,优美的散文都着意刻画、抒写一个主体形象,凭着主体形象,营构意境的轮廓,凭着主体形象倾注作者内心的激情,显露出抒情的微波洪涛。上例为自然之作,如范云诗中“昔去花如雪,今来雪如花”,天然之作,不着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