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计划
根据本工程规模、工期及质量要求,并考虑施工场地及结构特征,结合我公司的机械、机具、设备等情况,经研究并测算,制定本工程施工机械配备计划,详表附后。
2、机械设备管理
工程施工中,要认真执行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和施工现场电气安全管理规定,另外还应注意:
2.1、编制施工机械进退场计划。根据工程施工需要,按使用先后组织进场,按施工总平面图机械设备位臵,做好设备基础,就位安装,以满足开工需要。
2.2、重要的机械设备和大型设备,应根据工程的需要进行调度、购臵或租赁,其前提是必须满足工程的要求。
2.3、施工中的机械服务于高空与地面,因此,机械操作地点与服务作业面要视线清楚,指挥通讯设备良好,信号统一及时,并要定机、定人、定指挥。夜间有足够的照明,停机时要有可靠的防护措施。
2.4、施工机械必须利用专门设计布线,采用护套电缆线,要按规定分级配电,各级配电装臵的容量应与实际负载匹配,其布臵、固定、结构形式、盘面布臵、系统接线等都要按规范进行,不得乱拖拉电线。
2.5、施工中一切高空的金属架子、机械都要设臵防雷和接地装臵,接地电阴不得大于10欧姆。
2.6、施工前必须建立本工地的机械电气安全管理规定和各项检查制度,施工期间日夜都应设有机电值班人员,处理机电事故,非专职人员不得触动机电设备。
3、机械设备使用、保养制度 3.1、机械设备使用守则
(1)、建立机械管理责任制和机械操作责任制。
(2)、在施工生产中机械设备必须做到科学管理、合理使用,严
15
格遵守操作规程,充分发挥机械效率,不得超越机械设备能力蛮干。
(3)、应编制好机械设备使用计划,加强调度管理,使机械设备充分发挥效能,并避免造成机械设备的积压浪费。
(4)、做好机械设备正常运行的物资供应工作,合理配备专职操作人员的检修人员。
3.2、机械设备保养制度
(1)、机械设备必须建立预防为主的定期保养制度。各级定期保养周期、作业项目、技术规范等均应结合使用情况,参照出厂说明书要求制定。
(2)、正确及时地提供机械统计资料。认真填写机械台班记录和各级保养执行情况表。
(3)、处理好机械设备保养与施工生产之间的关系,要尽量利用非生产时间或少占用生产时间,以减少对施工生产的影响。
(4)、除每天的例行保养和按规定的周期进行分级保养外,还应进行停放保养(停用一个月以上)和换季保养等。
4、劳动力组织与投入计划
施工劳务层是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操作人员,是施工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的直接保证者。我公司在选择劳务层操作人员时的原则为: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意识,具有较高的技术等级,具有相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在公司范围内调配,并根据公司和肥城市有关劳务用工规定,签定劳务用工合同。
4.1、劳动力组织
按照开工日期和总工期要求,编制劳动力需要量计划,组织各相关工种进场,安排好进场职工生活,并做好入场职工的教育工作,通过教育增强质量、安全、防火、防盗和文明施工意识。
4.2、班组配备
(1)项目作业层以各工种班组为主体,选派操作技术精良,能吃苦耐劳的生产班组进场施工,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施工操
16
作规程,切实执行网络计划,熟悉并执行质量验收标准,为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奠定基础。
(2)主要班组选择:
木工班、泥工班、钢筋班由责任心强,技术精细,技术力量雄厚,施工经验丰富,能承担各类工程、吃苦耐劳、敢打敢拼,并创出许多优良工程,历年来被公司评为先进班组的队伍承担施工。
(3)人员到岗到位:所有施工管理人员在开工前一星期内到位,施工操作人员则根据现场施工进度需要分批进场。
4.3、劳动力投入计划 见附后劳动力计划表。 5、物资投入计划 5.1、材料供应计划
材料在采购进料时,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要求的规格型号和施工规范要求的质量,按照ISO9000标准所规定的程序,进行采购、检验、保管、使用和标识。所有材料在进货时除查验其产品合格证外,还必须按规范进行抽验,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复验。
各种主材通过合适的运输工具运至施工现场后,存放在事先建好的库房内或事先平整好的场地内,并分类堆放,明显标识,存放在场地内的材料需要覆盖的应立即覆盖。充分利用城市道路、施工便道直接运至工地。
5.2、材料保证措施
开工前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预算中的工料分析,编制工程所需的材料用量计划,做好备料、供料工作,并为确定仓库、堆场面积及组织运输的依据。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提前15 天向物资部门提供材料需用量计划,及时组织材料进场,并做好各类原材料的质量检验工作,严把质量关。
原材料进场计划主要控制程序是以工程月为单位的,每月25日由各主管施工员,根据总体施工进度计划表,编制各自下一月材料计
17
划报技术负责人审批,由材料部门统一采购。
施工班组零用材料则以工程周为单位,根据项目工程部下发的任务单详细计算自身材料用量,在每周日报主管技术员审核,然后上报工程部签发领料单,进行材料发放。
周转材料则根据本工程施工段的划分以及施工进度计划安排进行调配,主要原则是公司集中进行统一安排,不足部分则由项目部按计划提出分批采购,项目部根据施工段的划分进行调配,材料原则上实行施工段内自行周转,但遇有特殊情况,影响关键工序的,则由项目部进行重新调用,确保不因等周转材料而延误关键线路的工序,全力确保总工期目标的实现。
二、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一)、施工测量方案
本工程为框架结构,根据以上工程实际情况,本工程测量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测量人员和设备选用
为确保工程测量精度,保证平面位臵和垂直度的正确,本工程配备先进的测量仪器和经验丰富的专职测量人员,建立合理的控制网络,进行工程分阶段的检测。项目配一名测量工程师和两名测量工,共三人组成测量小组,受项目技术负责人领导,在测量方案的指导下,全面负责轴线定位、高程传递和沉降观测等施工测量工作。
工程测量仪器须经法定计量单位检定合格,并在检验准用期内使用。
2、工程定位、放线
根据施工总平面施工图和城市主控网络坐标进行工程定位,并在场内或附近建立本工程控制网络和网点,网点必须设臵在基坑挖土影响不到的地区,并加以保护,以便在施工各阶段进行复核。工程定位后,须经城市规划部门进行复核,经复核确认后才能进入下部工作。工程网点要经常进行复核校正,发现移位要及时恢复,以保证网点的
18
正确性。
3、基础工程施工测量:
3.1、基础施工前,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共同对原有定位轴线进行复测、闭合,并办理书面交接手续,以经过复测的定位轴线为基准线,利用直角交汇法,用全站仪测设在本工程的各轴线控制桩,并在建筑物四周设臵永久性控制点,测量闭合误差不超过3mm。控制轴线施测到现场后,应保护好控制轴线标志不被破坏。为了稳妥起见,每条控制轴线桩在现场远处与近处分别施测两点,近点便于投测,远点用于保护和校测,定期检查各轴线间的尺寸。
3.2、基坑开挖后,分别由各控制轴线控制点向基坑投测轴线,以控制基坑内各轴线的相对位臵,标高传递则采用水准仪和塔尺分段向基坑内传递,并做好控制点。
4地上结构施工测量: 4.1、轴线测量:
考虑以内控为主,外控为辅的测量方法,在建筑物底层控制点相应200×200钢板埋于地面,上刻十字标志作为垂直投递定位点的依据,用激光垂准仪沿控制点向上引测,各楼层相对应位臵留设200×200预留孔,作激光穿过孔,投影时,孔上放臵300×300毛玻璃,每一点按0°、90°、270°、360°作四个点,取其中点作为该点的投影点。
4.2、标高传递:
楼层标高总高控制由设在建筑物首层两对角柱上的+0.1米标志
处,用经过校准的50m钢尺向上逐层传递,并在同一垂线每层作▽标志,作为每为每次层标高测量的依据,各楼层间标高用S3光学水准仪传递,并闭合复核。为减少误差积累,各楼层的标高均以该在+1.0米和+50.0m米处的红“▽”为基点,以此用整尺向上传递,不得由相邻下层向上层传递。
5、竣工测量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