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板状保温层如需留设排汽道时,应在做砂浆找平层,分格缝排汽道处留设,不得遗漏。
5)粘贴的板状保温材料,应铺砌平整、严实,分层铺设的接缝应错开,胶粘剂视保温材料的材性选用热沥青、冷沥青、有机材料或水泥砂浆,板缝间或缺角处应用碎屑加胶料拌匀填补严实。
1.5、排气道施工
1)保温屋面必须设臵排气道,以避免因防水层下部水分气化造成防水层起鼓破坏,避免因保温层含水率过高造成保温性能降低。
2)排汽道应纵横贯通,不得堵塞,并同与大气连通的排气孔相连,排汽道间距宜为6m纵横设臵,屋面面积每36m2宜设臵一个排气孔。在保温层中预留槽作排气道时,其宽度一般为20~40mm;在保温层中埋臵打孔细管(塑料管或镀锌钢管)作排气道时,管径为25mm,排气道应与找平层分格缝相重合。
3)为避免排汽孔与基层接触处发生渗漏,应作防水处理。 4)防水层施工前,应检查排汽道是否被堵塞,并加以清扫,宜在排汽道口粘贴一层隔离纸或油毡,宽约200mm,对中排汽道贴好,完成后才可施工防水层。
2、卷材防水层 2.1、基层处理
应用水泥砂浆找平,并按设计要求找好坡度,做到平整、坚实、清洁、无凹凸形、尖锐颗粒,表面处理成细麻面。
2.2、复杂部位增强处理
对排水口、管子根、烟囱底部易发生渗漏的薄弱部位,先均匀涂刷一层氯丁胶粘剂,厚度1mm左右,随即粘贴一层聚酯纤维无纺布,再在其上涂刷1mm氯丁胶粘剂,使形成一层增强层。
2.3、涂刷基层处理剂
在干燥的基层上涂刷氯丁胶粘剂稀释液,其作用相当于传统的沥青冷底子油,。涂刷时要均匀一致,无露底,操作要迅速,一次涂好,
35
切勿反复涂刷,亦可用喷涂方法。
2.4、弹线
基层处理剂干燥(4~12h)后,按现场情况详出卷材铺贴位臵。 2.5、铺贴卷材
根据卷材性能可选用冷粘贴、自粘贴或热熔贴等方法。 ⑴冷粘贴
按铺贴程序在基层上涂刷一层氯丁胶粘剂,边刷边将卷材对准位臵摆好,将油毡缓慢打开铺贴在基层上,边用压辊均匀用力滚压或用干净的滚刷反复碾压,排出空气,使卷材与基层紧密粘贴,卷材搭接处用嵌缝膏或胶粘剂满涂封口,辊压粘结牢固,溢出的嵌缝膏或胶粘剂,随即刮平封口,接缝口应用密封材料封严,宽度不应小于10mm。粘贴形式有全粘贴、半粘贴及浮动式粘贴。
⑵自粘贴
待基层处理剂干燥后,将卷材背面的隔离纸剥掉直接粘贴于基层表面,排除卷材下面的空气,并辊压粘结牢固。搭接处用热风枪加热,加热后随即粘贴牢固,溢出的自粘膏随即刮平封口。接缝口亦用密封材料封严,宽度不应小于10mm。
⑶热熔贴
用喷灯烘烤卷材底面,使涂盖层熔化(100~180℃)后,立即将卷材滚动与基层粘贴,并用压辊滚压,排除卷材下面的空气,使之平展,不得皱折,并应辊压粘结牢固。搭接缝处要精心操作,喷烤后趁油毡尚未冷却,随即用抹子将边封好,最后再用喷灯在接缝处均匀细致地喷烤压实。
(五)、装饰工程施工方案 1、抹灰工程 1.1、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墙面浇水
吊垂直、找规矩、抹灰饼 36
抹水泥踢脚或墙裙
做护角抹水泥 窗台板 墙面冲筋
抹罩面灰 1.2、基层处理 先把基层表面的尘土、污垢、油渍等清除干净。 1.3、墙面浇水
砖墙应提前1天浇水,要求水要渗入墙面内10~20mm。 1.4、吊垂直、找规矩、抹灰饼
用托线板检查墙体墙面的平整和垂直情况,根据检查的结果兼顾抹灰总的平均厚度要求,决定墙面抹灰厚度,抹灰厚度不应小于7mm。抹灰饼厚度以确定的抹灰厚度为准,用1:3的水泥砂浆做成50mm×50mm见方灰饼。先做两端头的上灰饼,并以这两块灰饼为依据拉线,以此做准线,每隔1.2~1.5m做一块灰饼。当上灰饼做好后,用线坠做下灰饼,下灰饼应距地面200mm左右。
1.5、抹水泥踢脚或墙裙
踢脚板(或墙裙)抹灰之前,应按设计高度弹出水平线,然后用水泥素灰浆薄薄地刮一遍,要求超出水平线高度30~50mm,紧接着用1∶3水泥砂浆抹底层灰,后用木抹子搓成麻面或搓毛,待初凝后,用1∶2.5的水泥砂浆罩面,其厚度为5~7mm,待面层灰抹平压光收水后,按设计高度用钢抹子将上口切齐、捋光。
1.6、做护角抹水泥窗台板
室内墙面、柱面和门洞口的阳角应做护角线,当设计无特殊要求时,应采用1∶2水泥砂浆做暗护角,其高度自地面以上2m,每侧宽度不应小于50mm;抹水泥窗台板之前首先将窗台基层清理干净,松动的砖重新砌好,并把砖缝划深,用水湿润浇透,再用1∶2∶3豆石混凝土铺实,厚度宜大于25mm。次日刷一道素水泥浆,随后抹1:2.5水泥砂浆面层,待表面达到初凝后,浇水养护2~3d,窗台板下口抹
抹 底 灰 修补预留孔洞盒等 37
灰要平直,没有毛刺。
1.7、墙面冲筋
当灰饼砂浆达到七八成干时,即可用与抹灰层相同砂浆充筋,充筋根数应根据房间的高度和宽度确定,一般标筋宽度为50mm,两筋间距不大于1.5m。当墙面高度小于3.5m时宜做立筋,大于3.5m时宜做横筋,做横向冲筋时做灰饼的间距不宜大于2m。
1.8、抹底灰
抹底灰要分层进行,当标筋完成2h,达到一定强度就要进行底层砂浆抹灰。底层抹灰要薄,待砂浆牢固地嵌入砖缝内,每遍厚度控制在7~9mm范围之内,比标筋面略低,再用木抹子搓实。底层砂浆稍干后方可抹中层砂浆层,中层抹灰其厚度以垫平标筋为准,并使其略高于标筋,用木抹子搓磨使表面平整密实。
1.9、修补预留孔洞、盒等
当底灰抹平后,要随即由专人把预留孔洞、盒等周边50m宽的石灰砂浆刮掉,并清除干净,用大毛刷沾水沿周边刷水湿润,然后用1∶1∶4水泥混合砂浆把洞口、盒等周边压抹平整、光滑。
1.10、抹罩面灰
当底灰六七成干时,即可开始抹罩面灰(如底灰过干应浇水湿润)。罩面灰应二遍成活,厚度约2mm,最好两人同时操作,一人先薄薄刮一遍,另一人随即抹平。按先上后下顺序进行,再赶光压实,然后用铁抹子压一遍,最后用塑料抹子压光,随后用毛刷蘸水将罩面灰污染处清刷干净。
2、内墙、顶棚乳胶漆装饰 2.1、基层处理:基层应清理干净。 2.2、修补腻子
用确定好的腻子配料配好腻子,将基层上磕碰的坑凹,缝隙等处分遍找平,干燥后用1号砂纸将凸出处磨平,并将浮尘扫干净。
2.3、刮腻子
38
刮腻子的遍数可由基层或墙面的平整度来决定,一般情况为三遍,第一遍用胶皮刮板横向满刮,一刮板紧接着一刮板,接头不得留槎,每刮一刮板最后收头时,要注意收的干净利落。干燥后用1号砂纸磨,将浮腻子及斑迹磨干磨光,再清扫干净,第二遍用胶皮刮板竖向满刮,所用材料和方法同第一遍,干燥后用1号砂纸磨平并清扫干净,第三遍用胶皮刮板补腻子,用钢片刮板满刮腻子,将基层刮平刮光,干燥后用细砂纸磨平磨光,注意不要漏磨或将腻子磨穿。
2.4、施涂第一遍涂料
涂料使用前应搅拌均匀,防止头遍涂料施涂不开,干燥后复补腻子,待复补腻子干燥后用砂纸磨光,并清扫干净。
2.5、施涂第二遍涂料
操作要求同第一遍,涂料使用前要充分搅拌,干燥后用细砂纸将墙面小疙瘩磨掉,磨光滑后再清扫干净。
2.6、施涂第三遍涂料
操作要求同第一遍,涂刷时从一头开始,逐渐涂刷向另一头,要注意上下顺刷互相衔接,后一排笔紧接前一排笔,避免出现干燥后再处理接头。
3、外墙涂料
3.1、基层处理 将基层表面上的灰尘、污垢、溅沫或砂浆流痕等清除干净。墙面凹凸不平,缺棱掉角处用1:3水泥砂浆填实补平。麻面及缝隙应用腻子填平补齐。
3.2、涂料涂饰 外墙面涂装可以采用刷涂、喷涂、滚涂等涂装方法。一般由上而下,分段分步进行涂装,分段分片的部位应选择在门、窗、拐角、水落管等处。
(1)刷涂:其涂刷方向和行程长短应基本一致。应勤沾短刷,接槎最好在分格缝处。涂刷层次,一般不少于两度,在前一度涂层表干后才能进行后一度涂刷。前后两次涂刷的间隔时间视现场的温度、湿度而定,通常不少于2~4h。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