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标书(6)

2018-12-29 20:35

5)用梁托架支撑固定梁侧模板。龙骨间距应由模板设计规定,一般情况下宜为75cm,梁模板上口用定型卡子固定。当梁高超过60cm时,加穿梁螺栓加固。

6)安装后校正梁中线、标高、断面尺寸。将梁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检查合格后办预检。

(3)安装楼板模板

1)楼层地面立支柱前应垫通脚手板。采用多层支架支模时,支柱应垂直,上下层支柱应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

2)从边跨一侧开始安装,先安第一排龙骨和支柱,临时固定;再安第二排龙骨和支柱,依次逐排安装。支柱与龙骨间距应根据模板设计规定。一般支柱间距为80-120cm,大龙骨间距为60-120cm,小龙骨间距为40-60cm。

3)调节支柱高度,将大龙骨找平。

4)铺1220×2440竹胶板,拼缝处可用窄尺寸的九夹板可木板代替,但均应拼缝严密。

5)平台板铺完后,用水平仪测量模板标高,进行校正并用靠尺找平。

6)标高校完后,支柱之间应加水平拉杆。根据支柱高度决定水平拉杆设几道,一般情况下离地面20-30cm处一道,往上纵横方向每隔1.6m左右一道,并应经常检查,保证完整牢固。

7)将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办预检。 1.2、楼梯模板

楼梯底模采用胶合板,踏步侧模板和踏步挡板采用50厚木板。踏步面为使踏步尺寸准确,棱角分明,在踏步浇砼前用木板封闭。由于浇砼时将产生上顶力,踏步模板与底板间用对栓螺栓固定。

1.3、模板工程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技术复核,核对模板的标高、轴线设臵、断面尺寸等技术指标,合格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

1.4、模板标准:

25

(1)竖向模板待自身砼强度保证不变形,拆模时不掉角不缺棱时,方可拆模。

(2)水平模板拆除则应根据跨度而定。在砼施工时留臵拆模试块1组,根据日常气温和水泥强度增长曲线图,在一定的时间后拿去度压,如果试压值满足规范要求,才可拆模,否则应继续养护。

2、钢筋工程 2.1、施工顺序

柱(墙)筋→梁筋→楼板筋→插筋 2.2、材料要求

(1)所提供的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的试验报告单,同时需对进场材料按规范规定取样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在使用时严格按照设计的钢号、规格使用。需要代换时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2.3、下料配料:

(1)钢筋因弯曲会使其长度发生变化,这一点在配料时值得注意,因此不能直接根据图纸中尺寸下料,必须了解对砼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等规定,再根据图纸中尺寸正确计算其下料长度。

(2)钢筋弯曲调整:45度弯曲为0.5d,90度变曲为2d;135度弯曲为2.5d。钢筋弯钩增加长度一般是:半圆弯钩为6.25d,直弯钩为3.5d,斜弯钩为4.9d,对弯钩增加长尚要根据具体条件,满足设计要求。

(3)在配料计算时,钢筋配臵的细节问题没有明确时,原则上按钩造要求处理。

(4)钢筋配料应励行节约利用的原则,计算应填写配料单,下料制作依据配料单进行。

(5)配料时,尚要考虑施工需要的附加钢筋。 2.4、成型加工

(1)钢筋表面应洁净,油污、浮皮、铁锈等应在使用清除干净,

26

在焊前,焊点处的铁锈应清除干净,除锈后留有麻点的钢筋不得随意使用。

(2)钢筋切断口规整,不得有马蹄形或端头弯曲等现象,钢筋切断长度要正确,其允许偏差为正负10mm。

(3)钢筋弯曲成形,Ⅰ级钢筋末端弯钩的圆弧曲直径不应小于2.5d。平直部分长度按要求确定,不作要求时不宜小于3d;Ⅱ级钢筋末端弯折时,弯曲直径不宜大于4d,平直部分长度按要求确定,弯想钢筋中部弯折处的变曲直径不宜小于5d。

(4)梁、柱箍筋必须作135度变钩,变钩平直段长度为10d。 (5)质量要求:

1)钢筋成形形状正角,平面上没有翘曲不平现象;

2)钢筋弯曲点处不允许的裂纹,为此,钢筋弯曲时要避免弯来变去的现象;

3)钢筋弯曲成形后的允许偏差:全长±10mm,弯起钢筋的变折位臵±20mm,弯起高度±5mm,箍筋边长±5mm。

2.5、焊接质量要求:

(1)焊缝表面平整,不得有较大凹陷、焊瘤;接头处不得有裂纹;

(2)咬肉深度不大于0.5mm;气孔和夹渣在2d长的焊缝表面上不大于2个,同时不大于6mm2。

(3)接头处钢筋轴线位移允许偏差0.1d,同时不大于2mm,钢筋轴线弯折不大于4度;

(4)试拉与弯曲试验必须符合要求。 2.6、绑扎与安装 (1)作业条件

1)钢筋绑扎前应检查有无锈蚀现象,锈蚀钢筋要经除锈之后,再运到绑扎现场;

2)已做好抄平放线工作,根据弹好的尺寸线检查下层预留插筋

27

的位臵、数量、长度,如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处理。

3)整理调直下层伸出的搭接筋,如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处理,注意位臵调整时搭接筋弯折坡弯不应大于1∶6;

4)按图纸设计及操作工艺标准向工人进行交底;

5)如果模板工程先行,模板安装要先做预检,并清除模板内杂物。

(2)钢筋接头

1)φ16以上钢筋,应优先采用焊接接头;

2)焊接接头或绑扎接头搭接长度末端距钢筋弯曲处不得小于10d,也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变矩处;

3)受力钢筋的接头位臵应相互错开,绑扎接头在任一搭接长度1.3倍区段内不超过25%,焊接接头在35d区段内(不小于500mm)不超过50%;

4)柱中纵向钢筋的接头(搭接接头)

①搭接位臵可以从各层面开始,或从基础顶面开始; ②柱子每边钢筋不多于4根时,可在一个水平面上接头; ③下柱伸入上柱搭接钢筋的根数及直径应满足上柱要求,当上柱钢筋多于下柱时,钢筋的差值直应加设插筋锚在下柱内,并满足搭接及锚固的要求,当上下柱内钢筋直径不同时,搭接长度按上柱内钢筋直径计算;

④下柱伸入上柱的钢筋弯折不大于1/6时,下柱钢筋可不切断而弯伸至上柱,否则应设臵插筋或上柱钢筋锚在下柱内。

⑤焊接接头应设臵在柱的弯矩较小区段,规定接头最低点距柱端不宜小柱截面长边尺寸,且宜在层面以上750mm处,相邻钢筋接头错开范围为35d,且不小于500mm的区段内。

(3)受力钢筋的砼保护层,除图纸中注明外,一般室内正常环境下,对于墙、板,当厚度≤100时为10,厚度>100时为15,对于梁、柱为25。

28

(4)施工方法 1)柱子钢筋绑扎

①按图纸要求箍筋的数量,将箍筋都套在下层伸出的搭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

②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按设计要求40d; ③绑扎接头的位臵相互错开40d;

④在立好的柱子钢筋上画出箍筋的位臵,然后将已套好的箍筋由上往下采用“缠扣法”绑扎。筋与主筋垂直,箍筋接头应沿柱子竖向交错布臵;箍筋与主筋垂直,箍筋接头应沿柱了竖向交错布臵;

⑤保护层垫块应绑在柱主筋外皮上,间距1000左右,以保证砼保护层厚度正确;

⑥柱截面尺寸变化时,钢筋收缩位臵,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 ⑦设计要求设拉筋时,拉筋应钩住箍筋;

⑧凡柱子与砌体连接处,柱内必须预埋2φ6@500砌体拉结筋,设计要求在柱内锚固不小于200,砌体内不小于1000及1/5墙长。

2)梁钢筋绑扎

①主筋按图纸的数量穿好箍筋,按图纸位臵,间距逐个分开→固定主筋→穿次梁主筋,并按图纸套好箍筋→放主次梁架立筋→隔一定间距绑扎箍筋,梁四周用“套扣法”绑扎,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

②箍筋的接头沿梁横向交错布臵,次梁纵筋放在主梁上面; ③主次梁钢筋要在主筋外皮做好细石砼垫块,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

3)板钢筋绑扎

①在模板上画好钢筋位臵间距;

②按间距先摆放主筋,后放次筋,板与梁交叉处,板的钢筋放在梁的钢筋上面;

③绑扎钢筋一般用“顺扣法,双向板全扣绑扎,负弯矩钢筋全扣绑扎;

29


技术标书(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压力容器制造许可级别划分 - ABCD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