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校本教材《一日常规教育》(7)

2019-03-28 14:01

校 本 课 程 课 教 案

课 题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趣味实验,情境引入 1.神奇的小实验:出示实验道具听指挥的小玻璃瓶。 2. 指导学生观察道具的构成,进而观看实验表演并引导学生为其起名。 3.通过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挤压塑料瓶能使小小潜水艇下沉和上浮?”。(挤压塑料瓶与小小潜水艇的沉浮有什么关系?) 二、动手制作,实践体验 1.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制作小小潜水艇需要哪些材料。 2. 师生观看介绍实验物品,进一步研讨、归纳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等。 3. 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探究尝试制作小小潜水艇的方法,教师巡视观察。 4.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实验制作的过程,进而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归纳等方法,自己得出正确的制作方法 三、致观察,探究新知 1.鼓励和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改进不成功的实验制作方法,并通过玩儿“潜水艇”,引导他们注意观察在小小潜水艇下沉和上浮的过程中,能看到哪些现象和变化,想一想那是为什么? 2.进一步明确观察探究的问题:“小小潜水艇沉浮的过程中,小玻璃瓶内部有什么变化的现象?” 3.组织学生再次开展分组实验观察,探求小玻璃瓶内部的细微变化现象,教师巡视并指导。 课后 笔记

31、小小潜水艇 时间 月 日 编号 了解小小潜水艇能够上浮和下沉的原因, 明白真正的潜艇沉浮原理,懂得改变物体的轻重可以影响它的沉浮。

校 本 课 程 课 教 案

课 题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汇报交流,归纳概括 1.引领学生开展信息汇总交流,得出实验观察结果。 2.出示带有固定黄线圈的小小潜水艇装置,通过以其为参照物,指导学生对比验证小玻璃瓶内水位的变化过程。 3.师生共同研讨分析,归纳概括得出小小潜水艇能够沉浮的科学原理。 二、巩固应用,拓展思维 1.提出问题:“真正的潜水艇是如何在大海中实现沉浮的呢?”“是不是在大海的外面有一个巨大的塑料瓶,有人在挤压它,然后潜水艇就能沉浮了呢?” 2.组织学生开展民主交流研讨活动,积极畅谈发表各自的见解。 3.多媒体课件展示介绍,真正的潜水艇在大海中是如何实现沉浮的。 4.引导学生积极畅想真正的潜水艇,在科研、军事、旅游等各方面的广泛用途及发展前景。 三、总结互动,课后延伸 1、.组织引导学生谈实验探究活动的收获和感受。 2.学生研讨感受,情感互动交流。 3.出示趣味小实验装置“潜艇小兄弟”,演示实验并布置课后思考。提出挑战问题:“能否让小潜艇停留在水瓶的中间?如果做到了,思考为什么? 32、小小潜水艇 时间 月 日 编号 了解小小潜水艇能够上浮和下沉的原因 了解小小潜水艇能够上浮和下沉的原因,进而明白真正的潜艇沉浮原理,懂得改变物体的轻重可以影响它的沉浮。 课后 笔记


小学二年级校本教材《一日常规教育》(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17年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技术经济学科发展试卷及答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