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越秀区文化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十一五”期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个五年期,也是越秀东山二区合并后,文化建设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越秀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的动力和支持,同时也有赖于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推进。这一切,对“十一五”时期我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必须全面总结“十五”时期越秀区文化发展的成绩和问题,科学制定“十一五”时期越秀区文化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把握历史机遇,将文化发展与越秀区和谐社会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努力为越秀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一、越秀区文化发展进入新阶段
(一)“十五”时期越秀区文化发展取得可喜成绩 “十五”时期,是越秀文化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五年之中,在省、市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党政领导和文化工作部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纲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围绕建设“文化强区”的总目标和总任务,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促进越秀文化持续协调发展,提前实现“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
“十五”时期,越秀区文化工作硕果累累,出现了文化
设施日益完善、群众文化丰富多彩、文化精品不断涌现、文博事业取得新突破、文化市场繁荣有序、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的新格局。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建设已初具规模,文化馆建设面积共7640平方米(其中小云雀剧院2700平方米),先后被评为“省特级文化馆”和“国家一级文化馆”。图书馆建设面积共2260平方米,设有5个图书分馆和25个图书流通点,为国家二级图书馆。区博物馆成立于1998年,占地面积10890平方米。全区共有22个文化站,其中省特级文化站10个、一级文化站11个、二级文化站1个。社区文化广场共有60个,文化团队、协会321个,区级中心团队16个,社区辅导员399名。五年里,越秀区文艺工作者和广大文艺爱好者在国家、省、市文艺刊物发表或参加演出、展览的作品达1200件以上,有520多个作品分别获得国家、省、市奖励,其中有2部小品获得全国群星奖金奖。区内有全国、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87个(89处),广州市第四次文物普查新发现的文物线索93处。全区共有登记在册的文化经营项目(包括娱乐业、电子游戏、网吧、印刷、书刊、音像等)1373家。我区先后被省政府授予“广东省实施《南粤锦绣工程》文化先进区”、“广东省先进文化区”等荣誉称号。
“十五”时期取得的成绩,为越秀文化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要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
在提高中创新,在创新中跨越,坚定不移地把越秀区文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二)“十一五”时期面临的形势和环境
“十一五”时期,越秀文化事业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新越秀的成立,区域发展格局的变化也给文化发展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这一切都对文化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在创建全国文化强区的进程中还面临不少问题与困难:越秀区文化建设也存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总供给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文化需求;基层的文化事业发展不够平衡;人才队伍建设滞后;文化产业还未成规模,文化资源利用不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缓慢等问题,阻碍和制约着我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三)“十一五”是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
“十一五”时期是新越秀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区正处于新一轮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力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改革和发展,对于充分发挥我区文化资源优势,加快“三个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面
对越秀文化的未来发展,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紧紧抓住机遇,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应对各种挑战,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开创越秀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二、“十一五”期间越秀区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为中心,以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建设全国文化强区、构筑和谐越秀文化为主线,以繁荣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为两翼,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文化体制和机制创新为着力点,开启“文化引擎”,助推我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为促进我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和人文环境。
2、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人文关怀作为文化发展和改革的核心,切实尊重、保障人民的公共文化权益。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坚持协调发展原则。一是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既关注居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也要加强生态环境、城区景观、居住条件的改善与提高。二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既要遵循党的文艺方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也要遵循市场经济和文化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实现经济与政治的双赢局面。三是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相协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以文化建设的新成果,为越秀区经济建设注入活力,推动越秀区经济与文化同步、协调发展。
——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原则。谋求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共同发展,在以政府为主导推动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对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净化文化市场竞争环境,使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创新与传承相结合原则。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推动文化体制和机制创新。同时,在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点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开拓等方面,要做到合理规划和保护。
三、“十一五”期间越秀区文化发展的总体目标与基本战略
1、发展目标:
围绕我区到2010年建设成以“城市核心、文教名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