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越秀区文化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 图文(2)

2019-04-14 11:09

总部基地、千年商都、宜居城区”为特征的现代化中心城区这一总目标,努力提高社区文明程度,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形成规模,文化市场开放有序。传承越秀千年文明,丰富越秀文化内涵,提升越秀文化品位,增强越秀文化竞争力和辐射力,塑造“尚德务实,兼容和谐,诚信竞进”的越秀人文精神。构筑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完美交融的“古韵流芳新越秀”大文化发展格局。到2010年,将我区建设成为城区文明程度和市民综合素质高、文化生态环境良好、文化综合实力居全国省会城市中心城区前列的高品位文化强区。

——公民素质显著提高。初步建立起人与自然、社会各阶层和谐共处的文化体系,培育越秀诚信文化,越秀区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得到提升,形成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繁荣发展。在我区逐步完善与现代化中心城区相匹配,布局合理、设施先进、服务网络化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探索我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途径,培育、吸引一批具有一定优势和影响力的市场主体,以总部基地带动全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使越秀区的文化生产力和竞争力得到提高。

——城区的文化品位得到提升。打造一批最能代表越秀形象的文化品牌,创造一批文化艺术精品,建设一批高标准的文化设施,举办一些具有城区标志性的大型文化活动,搭

建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覆盖社区的多层次、多元化的文化网络。

——培育城区的文化特色。既要保持古城风貌,又要富有现代气息。处理好历史文化遗产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积极挖掘整合越秀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集成珠江文化、岭南文化和革命传统文化。利用文明古都、千年商都的优势,保护、繁荣和提升岭南特色文化。

——壮大城区竞争的“软实力”。使我区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打开新局面,形成大文化发展格局。

——文化体制进一步完善。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文化市场体系健全,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政治体系相协调、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的文化发展格局和文化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

2、基本战略

越秀区文化发展基本战略为:构建“一条主线、三大品牌、五项工程、六大文化功能区”的文化发展格局。

贯穿一条主线:建设全国文化强区,构筑和谐越秀文化。 打造三大品牌:历史民俗文化品牌、商贸旅游文化品牌、社会文化活动品牌。

实施五大工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筑工程、文化产业发展工程、文化法制建设工程、文化人才集聚培育工程、文化科技创新工程。

提升六大文化功能区:千年商都文化区(北京路、中山路、文德路等)、古代历史文化区(南越文王墓、秦代造船工场遗址等)、近现代革命文化区(先烈路、起义路、文明路等)、宗教民俗文化区(五仙观、石室、光孝寺、怀圣寺等)、时尚休闲文化区(长堤、环市东等)、大众生活文化区(英雄广场、海印广场、中央人民公园等)。

四、“十一五”期间越秀区文化发展的主要任务与重点项目

围绕“建设全国文化强区,构筑和谐越秀文化”这一主线,大力提升公民文化素质,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以大文化的理念建立覆盖全区、高效快捷和务实协调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利用越秀区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在全区范围内构筑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加快发展群众文化事业,力争在2007年步入全国文化先进区行列,并逐步向全国文化强区迈进。打造“文化越秀”品牌,形成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相辉映、社会经济科技进步与文化繁荣发展相协调的格局。重点抓好以下五项工程: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筑工程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覆盖全部现有和新建小区,在越秀区打造“20分钟文化圈”(即辖区居民在步行不到20分钟的范围内可以找到图书室、文化室、社区文化广场等公益性的文化活动场所),完善与全区大文化设施配套的区、街道、

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服务体系,使群众文化活动和专业指导服务在文化设施平台上实现良性互动,促进人与自然、文化与基层社会的和谐发展。

1、大力提高公民整体思想道德水平

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培育“四有”公民,以文化品位来塑造城区形象,以文化氛围来凝聚人心,努力培育越秀的文化自豪感,全力提升现代越秀人文精神。

(1)把弘扬民族精神和培育新时期越秀人文精神作为思想建设的重要任务。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多样形式,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图书、新闻媒体、广播影视、文化馆(站)等为主要阵地,大力宣传先进典型,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2)提升公民的现代文明素质。以创建文化强区为契机,针对区划调整的具体实际,加强我区居民的品德教育、信念教育、家园精神教育,来提高我区公民素质和文明程度。

(3)以人为本,构建现代公民道德体系。以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家庭文化、企业文化等建设为载体,广泛深入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塑造环境优秀、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越秀形象。

2、加快文化设施建设

把文化设施建设纳入整个城区建设总体规划,以政府投入为主,吸纳社会资本参与为辅,高起点规划,合理布局,充分满足居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全面提升越秀文化设施硬件水平,为争创全国文化强区夯实基础。

(1)打造历史民俗文化品牌

越秀是广州历史最悠久的中心城区,具有厚重辉煌的文明历史。因此要充分发掘整合我区的南越文化、中国近现代革命文化、民俗民间文化资源,最大可能地保护古城区传统历史格局、地方特色风格和历史文化遗产,延续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脉,扩大文化影响力,展示越秀文明古都、千年商都风貌,把越秀区打造成最精彩亮丽的历史文化名区。

——在我区构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我区重点文物数量占全省2/3,等级高、数量多、密度大。要积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工作方针,对城区文物合理规划保护,处理好历史文化遗产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促进城区可持续发展,形成越秀“处处是文物、遍地是宝藏”的岭南文化风景线。

——着力加强南粤先贤馆建设及配合市有关部门做好中共“三大”会址、万木草堂等我区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

——完成《越秀区历史文化资源汇编》、《越秀区文物普查》二书的编纂工作。加大辖区内文物保护单位的整修、妥善保护、消除险情及其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使灿烂辉煌的


广州市越秀区文化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 图文(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关于福建实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评价与改进建议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