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得大量的研究成果,共出版罪犯心理学专著和教材20多部,发表
论文348篇
(二)探索科学的研究方法。1994年初,经过6年时间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编制出《中国罪犯心理测试个性分测验》和与之相匹配的电脑软件。另上项研究是由中国监狱学会罪犯改造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对罪犯作大规模的抽样检查后的研究报告——《来自监狱的报告——中国盗窃犯心理研究》
(三)推动罪犯心理矫治的实践
我国罪犯心理学的研究,走的是一条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道路。1994年司法部党组织提出创建文明监狱以后,到2000年为止,全国已有93%的监狱成立了心理矫治机构罪犯心理矫治工作遍及时27个省、市、自治区。
(四)、介绍国外罪犯心理研究成果
在这方面司法部预防犯罪与罪犯改造研究所的吴宗宪研究员做了大量工作。他在1991和1996年分别撰写了《当代英美法律心理学概况》和《欧洲大陆法律心理学述评》《国外罪犯心理矫治概论》对罪犯心理矫治效果作为评价。
理论课
课程名称 罪犯心理 主讲教师 警衔 高瑞雪 专业 计划课时 三级警司 法律 班级 专业层次 2007级 大中专 编写时间 2008年 章节名称 第二章 罪犯心理学的心理基础 使用时间 2008年9 教学目的了解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与要求 心理学的犯罪矫治理论 重点与 难点 罪犯心理学的精神分析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犯罪矫治理论 教学内容 罪犯心理学的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更新情况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犯罪矫治理论 教学方法 课堂讲解和板书 教学手段 课堂讲解与典例示范 基本教材高等法律职业教育监狱专业统编教材<<罪犯心理学>> 与参考书 司法部监狱专业教材编辑部 编审 集体备课 个人汇报集体审阅 教研室审查意见
第二章 罪犯心理学的心理学基础
罪犯心理学作曲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历史极其短暂,因而在建立发展这一学科过程中,如何借鉴借鉴邻近学科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心理学科的研究成果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节 行为主义的犯罪观及其矫治理论
一、 行为主义的概述
行为主义指行为研究对象的西方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第一势力。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于1913年创立,并影响世界达阗个世纪之久。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略,书19页)
1913年至1930年的早期行为主义,也称古典行为主义,包括第一代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梅耶、魏斯、享特、拉施里。他们都主张心理学放弃意识,必以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抛弃内省法,以客观法作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930年至1960年的新行为主义,包括古斯里的联想主义、托尔曼的目的主义、赫尔的逻辑行为主义、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第二代的行米义心理开始注重对动机和认知机制的研究。
行为主义对心理学发展的主要贡献在于摒弃心灵主义与内省主义,使心理学走上客观的科学研究的道路,使动物心理学与儿童心理学,尤其是实验心理学取得重大成果,促进心理学广泛应用到社会生活。
二、行为主义关于犯罪问题的研究
行为主义认为,人类行为是通过学习而来,他是探讨日常生活中,人类行为是如何关系到的,最基本的假设是:人们根据外来的反应而改变行为。在行为主义理论中,属于新的新行为主义的社会学习理论与犯罪学的关系最为密切。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赫尔的学生,米乐和多拉德他们最早提出社会学习的观点,并提出了驱力——线索——反应——奖赏的概念。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班图拉等人发展了米乐和多拉德的观点,班图拉宣称,不论犯罪行为还是高尚行为,都通过同样的机制获得、发生、保持和调节,因此这一理论,可以看成是解释犯罪行为心理机制的理论。
班图拉认为,人们并非生而具有暴力行为的本能,暴力行为是通过生活经验学习而来。幼儿观察成年人未因暴力行为而受惩罚,则长大后容易以暴力攻击行为处理日常事务,而习得了暴力和行为。
攻击行为的发生的具体形式、发生频率、在何种情况下发生以及发生的对象均由社会学习决定。攻击行为主要行为模仿的途径有三:一是家庭成员所提供的行为模仿。二周围生活环境。三是大众传播媒体。班图拉认为攻击行为不公受直接观察到的外部结果的调节,而且受到自我诱因的调节。社会理论也认为,行为者还可以通过对自身犯罪行为或错误行为及其结果的直接体验来获得违法行为的方式。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具体的违法犯罪行为是由环境因素激起的,具体内容(略,书22页)
三、行为主义的治疗理论
称行为治疗为称行为矫正,它是当代三大流派之一。(精神分析、行为治疗、人本主义心理治疗)
作为治疗的方法,有如下共同特征。
2、 行为治疗的理论基础是条件反射,认为个体的一切行为都是经过条件
反射学得的习惯性反应。
2、基本以上的认识,行为治疗的目的在于消除个体的不良习惯,而消除不良习惯就叫行为治疗。
3、要消除主不良习惯,就得重新学习。
4、行为治疗的目的在于改变个体的现实行为表现上的不良习惯。
由于行为主义认为犯罪行为也是通过学习获得的,是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产生的,而不是与生俱来的。因此它们也可以通过与犯罪行为性质和方向相反学习过程,掌握亲社会的学习的行为模式,所经行为矫治在理论上能应用于改变罪犯的行为模式。金德罗在1993年将以和赤理论为基础的矫治计划分为三类:一是基本行为矫治。二是社会学习矫治计划。三是认知行为矫治计划。
行为治疗方法在罪犯矫正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是代币制疗法。我国监狱普遍推行百分考核,以分计奖,其基本精神与该方法的原理较为一致,它与累计处遇制结合起来,往往能收到较好的结果。
第二节 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犯罪观及其矫治理论
一、 精神分析心理学概述
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二势力。十九世纪末叶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费洛伊德所创立。古典精神分析学派的基本特点(略,书25页)
精神分析的主要贡献在于开辟了潜意识心理学研究的新纪元,开创了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的新领域,奠定了现代新的医学模式的基础。
二、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犯罪观
费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对犯罪问题的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认为,每个人均具有犯罪或从事偏差行为的本能。费洛伊德有三个我“本我”、“超我”、“自我”。
“本我”是人格最原始的部分,出生即时存在。它是人类最原始、野蛮和邪恶的冲动,一直以压抑的状态存在于个体之内。
“超我”是所谓的个人良心它遵循到善原则。是人格道德部分,评判行为了。 “自我”当婴儿在生活中渐渐学习到其基本欲望并不能即刻获得满足,自我开始发展。分三个阶段第一口腔期,第二肛门期、第三性器崇拜性。
犯罪行为的主要途径
a) 认为偏差行为是一种神经性行为。 b) 偏差行为是缺陷超我的结果
c) 偏差行为是寻找替代性满足的象征。
三、精神分析心理学的治疗理论 治疗理论是以其人格理论为基础的。精神医师对治疗对象实际进行治疗采用五个步骤。
1、自由联想 2、释梦 3、移情分析 4、抗拒分析 5、阐释。(具体内容书30页)
但费洛伊德本人没有将精神分析的方法运用到犯罪人的矫治上。最早运用是叛国精神病学家威廉希利和瑞士精神病学家艾奇宏。特别是艾奇宏“用爱的奖赏来从中促使少年犯罪人变成社会所接受的人”教育方法获得了很大成功。具体内容(略,书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