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为,业要人创。培育一大批有胆识、有作为的创业主体,是实施创业富民的关键。要坚持分类指导,积极整合现有人力资源,鼓励支持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发展主体投身创业实践,带动全民创业。
一是发动千家万户创家业。目前,我区的居民绝大部分由被征地农民演变而来,他们仍然具有农民很强的吃苦耐劳精神、顽强韧劲,但拆迁改变了劳动、生活方式,也积累了一定的财富。我们要引导广大被征地农民认清形势,克服安于现状、小富即安的保守思想,把工作重点放在发动、引导居民积极投身创业致富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创家业、兴家业、致富增收为目标,想方设法找事做,千方百计找钱赚,不拘形式、不拘类型、不拘规模。如群众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可以创办、领办经济实体;有一定技术的,可以发挥专长搞专业生产;有经商头脑的,可以发展购销、运输、服务等第三产业。
二是支持经济能人创企业。我区通过近几年的经济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民营企业家、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等经济能人。如鑫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束龙胜董事长,把一个乡办小企业办成了上市公司,并不断做强做大;如下岗职工沈德华,15年来,以创办小厂带动8个人就业,发展到200多人就业的大企业,创办了华益阀门制造有限公司;如安徽工程大学大三学生邵小浩,创办了蓝尚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前景看好等等。这些经济能人创业发展有载体、市场开拓有商路、生产管理有经验,是全民创业的有生力量。各街道各部门要鼓励、引导、
6
扶持各类经济能人发挥资金、人才和技术优势,积极兴办、创办、领办企业,使他们“创业有条件,投资有回报,做强有信心”。我们的经济能人要学习浙江人“走遍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不怕千难万险”的开拓精神,不断激发“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创大业”的创业热情,勇当地方经济发展的领头雁、排头兵。同时,积极引导在外创业的“能人”,吸引他们带资金、带技术、带管理、带人才回乡投资兴业。
三是鼓励企业家创大业。企业家是创业的主导力量,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陈书记多次说:“我们这个时代既不缺少资源、技术,更不缺少资金,关键是缺少把资金、资源、技术、人才有机整合起来的企业家。” 有了最优秀的企业家,就能整合人才、技术、资源、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实现创业富民,就要动员企业家做大做强现有企业,运用技术创新、品牌战略、资本运营、联合兼并、利用外资等手段,加速扩张规模,提高运行质量,在全区形成一批又一批“小巨人”。企业要大发展,就必须上大项目,抓大投入。经过多年的投资建设,我们发展了一批民营企业,涌现出了一批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优秀企业家。各街道各部门要千方百计支持和帮助他们做大做强,为他们提供一切方便,鼓励和引导他们努力建设一流的企业,进而带动全民创业,当好全民创业的火车头。企业家们也要树立当大老板、干大事业、闯大市场的创业精神,不断提升产业层次,争取把小业做成大业,拉动全区经济快速发展。
7
四是充分吸引外来创业。招商引资是集聚资本、扩大投资的重要途径,也是创业富民的重要突破口。突出重点产业、重点领域,树立蓝海战略意识,围绕先进制造业、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着力招大引强,尽快在引进国内100强企业和世界500强企业上实现突破,在引进投资10亿元以上的项目上实现突破。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便利条件,吸引更多客商到鸠江创业发展。重点扶持行业空间大、不受制于人的“没有天花板”的企业和行业,达到既保护环境,又带动区域发展的目的。
第二,要紧扣领域拓展创业空间。
创业空间、创业平台事关创业者的目标追求。各街道、各部门要把不断拓展创业空间作为创业富民的基础工程来抓,努力为创业者提供广阔的舞台。
一是紧扣工业产业集群发展拓展空间。坚定不移地抓好鸠江经济开发区扩区升级建设,按照“资源集约、项目集聚、产业集群”的要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向东开拓发展空间,打造良好的产业承接载体,建成区面积扩大到30平方公里,积极创造条件申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充分发挥已形成的产业基础和良好的载体效应,优化提升汽车及零部件、金属材料加工、电子电器、医药化工四大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发动机、底盘、电气控制等关键零部件以及汽车轮胎、汽车模具等汽车产品的研发与制造,加强与奇瑞等车企的合作与配套,形成全市重要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聚地。围绕铜材料深加工,重点发展
8
铜棒、铜管、铜线、内螺纹铜管、二氧化碳铜焊丝等产品,引导企业将产品向精细化、专业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加速铜材料产业的集聚。重点发展高低压输变电设备、电网智能化控制系统、高性能电线电缆和电器配套元器件等产品,扩大生产能力,打造全省最大的研发和制造基地。围绕小家电产业集聚区,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的电器生产企业和配套企业,发展产业集群。加快生物药业研发平台建设,充分利用生物药业科技园良好的发展载体,引进相关企业入园发展,做大生物制药产业。要以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产业作为我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突破口,加强自主创新,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较快增长。要通过发展优化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为创业者提供产业空间和产业支撑,让创业者在主导产业发展过程中找到创业机会、谋到创业位子、开拓创业空间。要结合市下达我区不少于5个创业基地(创业园)的要求,充分发挥创业资源整合功能,积极发展园中园、区中区,建设一批创业中心、创业社区,建设一批楼宇型、门面型、市场型的创业孵化基地,为缺乏创业经验和经营场地的创业者提供服务和帮助,降低创业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
二是紧扣第三产业发展拓展空间。当前,我区第三产业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也为我们实施创业富民大大拓展了空间。要坚持引资与引智相结合,通过全民创业,引进先进的资本运作和经营管理方式,加快城东新区建设,加快旧城改造步伐,加快文化创意、现代物流、专业市场、金融商贸、旅游休闲等产业发展,构建优势突出、结构合
9
理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发挥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增强商贸流通的辐射功能,聚集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积极鼓励创业者围绕衣食住行、城市建设、物业管理、家政服务、休闲娱乐,兴办社区服务实体;构建和完善以生产销售服务、科技服务和信息服务为主体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为民、便民、利民中,推动服务业的社会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第三,要出台政策强化创业支撑。
政策扶持是鼓励创业的“助推器”,实现创业富民,关键还要为创业者提供最大的支持和最可靠的保障。
一是降低创业门槛。为推动全民创业活动的开展,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创业富民的实施意见》、《创业富民专项扶持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具体扶持政策,降低了创业门槛。我们要认真吃透文件精神,按照“法无禁止即为许可”的原则,实行“放松管制、放开市场、放宽准入、放手发展”的方针,在工商注册、经营范围、资质认定等方面,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消除障碍,给创业主体以最大的自由度,把创业“门槛”真正降下来。
二是减少创业成本。要重点做好“减法”和“加法”两篇文章。“减法”方面,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创新创业的各项税费政策,加大创新创业领域税费政策清理力度,根据不同创业主体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税费优惠政策,充分发挥税费支持的调控作用。要进一步清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