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学科学生学习方法(8)

2020-04-16 10:40

学管理是无本万利。魏书生语文教学科学管理的经验值得学习。他的管理原 则是:一要定时、定事、定方法,加强计划管理,以法治学,实现语文学习 管理自动化。如每人每天必做六件事,包括每人每天做500 字语文作业,写 一篇日记等;每天按学号轮流做三件事,如办日报,抄名言等;每周做一次 的三件事,如周三写半节课钢笔字、学一首歌等;每学期做一次的九件事, 如确立座右铭、出一次试卷等;还有不定期的六件事和渗透语文教学中的七 件事,如读课外书、效游和写学习病历、写说明书等。二是制订监督、检查 制度。如自我检查、互相检查、干部检查、集体检查,教师检查等。三是建 立反馈系统。个别的、集体的、干部的、家长的不同渠道了解学情,随着时 空变化的条件,不断修改、补充、完善语文学习的管理制度。魏书生指导自 学实验的优异成绩证明科学管理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益的重要措施。最后要做 好学法指导总结。要重视材料的积累、保存;要按计划目标、内容的要求, 分类统计比较;然后写出总结报告,肯定成绩,分析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语文学法指导的原则

语文学法理论对语文学习的复杂现象难以作出圆满解释,为了弥补以上 问题的不足,有必要归纳若干语文学法指导的原则。 1.一体化原则

要求加强学法指导的计划性、系统性,实现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 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的一体化。 2.重点性原则

在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统一培养的前提下,突出能力 和习惯的养成。行为的发展是通过掌握学习内容来实现的。要正确处理知与 行的关系。不要因为突出重点而丢了全面。 3.转化论原则

要重视学习过程转化的研究,从扶到放,从仿到创,从局部到整体,从 口头到书面,变知识为能力,变行为为习惯。

4.合力性原则

语文教师要向学生、家长和学习领导者和各科教师讲明学法指导的计 划、意义,争取各方支援,汇成统一合力。千万不能因为指导学生自“学” 而放松对学生的“教”。 语文学法指导的方式和途径

学习方式方法的指导途径应多样化,有专题性指导,开学法指导课,专题 讲座、座谈会、调查访问,个别谈话,班组交流,印发学法规程和有关资料; 有经常性指导,主要结合语文学习内容,学情进行指导。 1.开设学法指导课

学法课主要是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以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过程和认 识规律为研究对象,揭示语文学习的本质、规律,探索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 加强语言修养,指导学生学习,培养语文能力。开设学法指导课,一般应考 虑如下问题:

①在哪个年级开设,讲多长时间为宜?通过实验表明,一般宜在起始年 级(特别是初一)开设。每周一课时(占用一节语文课)即可。当学生进入 二、三年级后,便用讲座或发讲义等形式使这种课程式学法指导得以延伸和 拓宽。

②讲些什么内容?从学生学习方式的特点来看,学法指导首先引导学生 采取和掌握与课堂教学相适应的学习步骤和学习方法。就知识与思维的相互 关系而言,学法指导应侧重于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思维方法的培养;就学 习过程的心理构成因素来说,学法指导必须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就课内 学习与课外学习的辩证关系而言,学法指导还应包括课外学习活动方法的指 导。

③学法指导课应怎样上?要认真编讲义、写教案。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如讲述、讨论、选读、经验评论、调查分析、总结归纳等。要精选学生中学 习的典型案例,结合正反例子讲,结合具体知识讲;既面向全体学生,又注

意因材施教;还要进行学法课反馈,及时了解学生及家长对学法课的意见, 了解学生对学法课教学的评价,不断改进学法指导课。 2.总结学习过程

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这是提高自学能力的有效的心理学方 法。进行学法指导,就要力争学生主动参与认知过程,而不是只给学生现成 的结论。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有很多作用。它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积极性;有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为教 师提供改进教法的反馈信息。

成功的学法指导应能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并着重总结从形象 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化活动过程,总结由已知到未知的转化过程,总结由认 识到实践的转化过程,总结由理解到记忆的转化过程,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 的学习能力。

学习过程是动态的过程,它的结构是由互相联系的阶段组成的,包括学 习意向阶段、感知阶段、思维阶段、系统阶段、巩固阶段、运用阶段和评价 与反馈阶段。考察这些阶段,则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3.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

要把学法指导有机地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就必须改革传统的以“教” 为核心的课堂结构,设计以“导学”为核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形成教与学的 同步推进。

采用这种教学结构渗透学法指导,要注意:①了解本班学生的学习实际 状况,有针对性地设计学法训练,提高学法指导的自觉性。②“自学”阶段 要指点方法,既要教会学生全册书自学法,一类文章自学法,单元自学法, 又要根据课文的具体特点揭示相应而具体的自学方法。③“导读”阶段要重 视引导学生自悟学法,并不失时机地帮助学生总结和归纳有效的学法。④“训 练”设计要有助于学生掌握运用学法,强化迁移学法。

4.指导学生拟定并执行学习常规

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要帮助学生拟定一些学习常规,如自 学(预习)常规、上课常规、阅读常规、作业常规、复习常规、课外学习常 规等等,让学生按常规进行学习,以便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按一 定规范形成的习惯,才是良好的习惯。

如某学校总结的“读查思写”四字诀,要求学生按“自读”(阅读感知 课文内容,动笔进行圈点批画),“自查”(查阅工具书和有关资料,参阅 课文下的注释和课文前后的“教学要求”、“学习重点”、“自读提示”、 “思考”、“练习”等等)。“自思”(思考自学目标提出的要求,思考课 后习题与课文内容的关系),“自写”(写出自学笔记,检索积累自学收获) 第四个步骤进行自学,第一步骤都有具体有序的操作规范。比如“自写”, 要求学生自学笔记有四个方面的内容:认读——包含生字新词的注音释义, 多音字形近字辨析,近义词同义词比较,名言警语典故佳例的收集摘录等; 释题——包含辨部分文体,审清题意,熟悉作者,了解背景等;理解——要 求学生围绕“写的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这三个方面, 写出对课文内容、手法、构思等自学的心得,(对不同年级的学生,不同体 裁的课文还要提出不同的具体要求)各项内容的深浅依学生各自的学习基础 而定,不强求一律、质疑——要求学生写出自己通过阅读思考,发现的难以 理解或不甚清楚的疑难问题;也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对教材大胆地发表 自己的见解,提出商榷性意见。

实施这种学法指导方式,一是要对学习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提出 明确具体的要求;二是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学生按规章去做。 5.进行学法信息交流

要充分重视学生在学学法、用学法、创学法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 造性。充分发挥学法信息交流的主体效应。

①组织学生交流成功的学习方法。如举办“学习方法座谈会”、“复习

方法大家谈”、“应考成功之我见”、“学习成功的秘诀”的演讲赛等等。 ②向学生推荐介绍在新近出版的报刊上寻觅到的谈学习方法的文章,不 断吸收新信息,利用新成果。

③在手抄小报、黑板报、校刊上开辟“学法论坛”专栏或出专版、专刊、 专辑、拓宽发表交流园地。

④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谈话、咨询诊断、观察考核等方式,检查学法指 导的效果。收集整理分析学生撰写的实验报告,加强个别指导。 ⑤请高年级或已毕业的优秀生交流学习的经验,现身说法,请对学习科 学有一定研究的学者或同行作学术报告。 语文各种课型的学法 1.预习课学法

①必须明确预习要求,才能增强预习的自觉性。应让学生掌握要求,展 开预习。②掌握预习步骤。预习的一般步骤,包括以下几个环节:读,包括 朗读、默读,先阅读全文,了解全貌再次阅读课文,思考问题。划,划出难 懂的字、词、句以及段落层次等。查,查字典及各种参考资料。思,思考各 种问题,有不明白之处需要研读。写,写出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议(或问), 有些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与同学或别人进行议论和交谈,或问老师。③ 设计合理的预习作业,进行预习检查。 2.听课学法

①听讲。教师在讲课前要简明扼要地向学生讲明该堂课所要完成的任务 或要解决的问题,从而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任务,增强学习自觉性,提高学 习效率。其次是指导学生对教师讲课时强调的重点给予特别的注意。②质疑。 首先是指导善于发现疑难点,并勇于提出不同的见解。其次应指导学生自己 多开动脑筋,尝试解决,或从课文求解。③笔记。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引导学 生记笔记,养成边听课边记笔记的习惯。学生在听课时应记下:A.本堂课的 目的、要求;B.讲课的重点部分;C.有争议的问题;D.黑板上的板书(富有


不同学科学生学习方法(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中国古代的运筹学案例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