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问题和对策(4)

2020-04-17 01:51

育多元支柱产业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笔者在此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我市招商引资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招商引资的长效机制不尽健全。近年来,我市采取了节会招商、团队招商、网络招商、以商招商、专题宣传推介会等多方式、多层面、多途径的招商引资举措。这些措施的灵活性、针对性较强,但稳定性、长效性差。政府搭台多、企业牵头少,临时动议多、经常往来少,被动参与多、主动出击少。未能搭建起与经济发达地区经常沟通和长期合作的平台。

(二)对招商引资项目的全程服务不尽到位。近年入驻我市的招商引资项目有很大部分是资源偏好型、产业偏好型、政策偏好型项目,做好对这些入驻企业的全程跟踪、主动上门服务,不仅关系到这些企业能否长期在白银安心发展的问题,更关系到我们能否吸引更多更强的企业来白银投资的问题,对维护我市形象和宣传我市投资环境至关重要。但是,一些部门和工作人员对此还没有足够的认识,“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和“政府企业两头热,部门服务中间冷”的现象依然存在,政府承诺的事项在有些部门不能办理,政府制定的优惠政策在有些单位大打折扣,导致企业向政府诉苦的事件时有发生,影响了政府在客商和公众中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三)招商引资项目的储备和论证不够充分,规划和布局不尽合理。我市近年来招商引资工作的实践表明,凡是成功落户的项目,储备、论证等前期工作都比较到位。而前期储备和论证不足的项目,要么无人问津,要么只能洽谈不能深入,甚至导致一些项目建成后因对原料供应、市场需

求等论证不足而无法正常生产经营。

另一方面,引进项目的规划和布局也不尽合理。一是规划缺失或不科学,哪里有空地就把项目摆在哪里,不分行业性质和产业类型。有的项目重复建设,建成后纷纷争原料抢市场,有的甚至恶意竞价自相残杀,生产经营发生困难。这种现象在农产品加工行业表现得尤为突出;二是项目布局不合理,往往不是按项目的行业类型和产业特点布设,而是按先来后到排队就座。如平川中区番茄酱、枣饮料、籽瓜提取液等农产品加工企业与陶瓷生产企业紧邻,产业园的制药、化工、制造加工等项目也未能严格按产业类型科学地划片布局,西区的制造加工类项目临近全市的行政中心和商住新区布设等,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商榷;三是产业整合乏力,如马铃薯淀粉、脱水蔬菜、电石、硅铁等产业在我市已形成较大规模,但企业各走各的路,各打各的牌,未能相互合作形成合力,难以产生规模效应。

(四)招商引资项目融资困难的问题亟待破解。融资困难是多年来困扰我市招商引资和企业发展的难题,不仅表现为企业“贷款难”,也表现为银行“难贷款”,陷于“两难”的怪圈。“两难”问题的产生固然有国家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等宏观和客观因素,但深层次、根本性的原因仍然在于主观。主要表现在:

1、企业还贷诚意失信。有些企业千方百计取得银行贷款后,不及时还本付息,展期、逾期、长期拖欠等现象屡见不鲜,有的甚至恶意逃废金融债务,导致银行不良贷款增加,对企业的诚信怀疑增大,“惜贷”、“惧贷”的现象自然发生。

2、银行信贷制度失活。囿于国家紧缩的信贷政策,更惧于受贷企业的还贷失信,一些银行片面强调贷款的风险控制,贷款审批权一再上收,基层行的金融服务功能严重削弱。有的银行甚至提出“零风险控制”的不切实际的控制目标,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不能正确理解和灵活应用,对企业的诚信度和项目的可行性缺乏科学全面的评价和考核,求稳不求活、求守不求进,致使企业贷款难的问题进一步加剧。

3、信用担保体系缺失。企业向银行申贷大都采用抵押、质押等传统的实物型担保方式,许多项目和企业因为无产可抵、无物可押而无法取得金融支持。发达地区广泛采用的信用担保方式因为在我市缺失中小企业信贷担保公司而不能开展。

4、信息不对称。一方面,需贷企业对银行的贷款投向、支持重点等信贷政策无从知晓;另方面,银行对招商引资企业和项目的主营业务、经营业绩、经济实力、社会信誉及项目的可行性等信息也不能全面及时了解和掌握,银企间的信息沟通缺乏顺畅的渠道。

(五)对招商引资的认识还不到位,观念依然陈旧。“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发展”,一些单位、部门和干部在招商引资上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有的认为招商引资并没有形成强势产业和支柱企业,对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没有做出太大贡献,对近年来招商引资的成效予以否认,产生“招商引资无用论”;有的认为这些年招商引资花费的成本过大,给与的优惠太多,实际效果很小,节会招商等方式劳民伤财,产生“招商引资低效论”;有的认为招商引资在我们经济落后、资源枯竭、地理偏僻、环境恶劣的地区难度太大,全国都在招商引资,比我们有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资源优势、地理优势的地方很多,我们根本无法与之竞争,产生“招商引资悲观论”。

二、对我市招商引资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一)要着力构建招商引资的合作平台,努力营造和维系招商引资的长期合作关系。构建这个平台可分三个层面。一是政府间平台,通过与经济发达地区建立友好市、友好县的方式,宣传市情,推介项目,加强交流,密切合作。这方面我市已经做了有益的尝试,但没能很好地坚持下去,与友好市县的交往太少甚至断了联系。我们认为,为了取得长期效果,最好的办法是把素质高、责任心强、思路灵活的干部派到友好市县去挂职,既可以直接捕捉商机又可以稳固长期合作关系;二是商会间平台,鼓励我市的商会、协会等民间组织和团体与外地商会、协会等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开展经常性信息交流和项目对接;三是企业间平台,支持本地企业与经济实力强、行业关联紧、互补性大的外地企业积极对接。通过合作平台的构建,努力把“政府主动、商会不动、企业被动”的招商引资局面转变为“企业为主、协会推动、政府扶助”的格局。

(二)要着力调整和完善园区规划,努力实现产业和项目的合理布局。一要科学定位“一园三区”的项目承载功能和产业结构,尽可能使项目按园区的功能规划归位;二要做好各县区的产业规划,在充分调动各县区招商引资争项目的积极性的同时,防止互不相顾、你争我抢、重复建设的现象发生,形成全市一盘棋;三要积极探索已形成较大规模但各自为政的企业进行整合的路子,引导他们通过构建集团公司等方式共同开拓市场、打

造品牌、抵御风险,把规模优势转化为效益优势和产业强势。

(三)要着力破解“贷款难”和“难贷款”的困扰,努力疏通融资渠道,构建良好的银企关系。要尽快成立中小企业信贷担保公司,完善信用担保体系,解决中小企业申贷的担保难题;要建立银企间信息沟通机制,采取定期召开银企协调会、融资项目对接会等多方式、面对面的举措,使银企之间能够及时沟通和相互了解。为此,建议市政府设立金融办公室或责成人行市支行和市银监局,制定加强银企间协调沟通的方案和制度,为银企间的合作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要整顿治理金融环境,采取有力措施打击恶意逃废金融债务的违法行为,提高企业的还贷意识,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

(四)要着力优化投资环境,努力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无庸讳言,我市的投资环境依然存在“硬环境不硬,软环境不软”的问题。解决硬环境不硬的问题,受制于经济、地理等多方面的客观因素,只能量力而行。目前至关重要的是要尽力加大对“一园三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提高其项目吸引力、承载力和配套服务水平,把园区做大做强;而解决软环境不软的问题,市上还要下更大的决心。要把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各项优惠政策不折不扣地执行到位,把各项服务制度落到实处。要加强项目督察,开展“客商评议行风”活动,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坚决查处敷衍、刁难客商的行为。努力营造“亲商、安商、护商、富商”的氛围,以优越的软环境弥补硬环境的不足,这才是我市招商引资活力永存的最大法宝。


招商引资问题和对策(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11淘金式巧攻英语专业四级 - 突击听力 - 50篇听写强化文本学习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