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市建设发展规划(11)
2010-06-17 20:41
加快改企改制步伐。切实加快市政公用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转换经营机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进行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革。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科学、合理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制度,构建一套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通过改革,实现政府主管部门与市政公用企业在人事管理、财务、经营决策等方面彻底脱钩。
为民营资本进入营造宽松环境。支持民营资本参与市政公用设施的管理权,通过签订经营业绩协议、管理合同、服务合同等各类承包合同,形成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共同承担服务的责任;支持参与所有权(股权),通过将现有企业股份化的形式,将部分或全部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给私营部门,或者私营部门通过特许经营、投资的方式参与新建项目;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城市总体规划和环保要求的非政府投资项目的立项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尽快实行备案制。对污水处理等重点项目应简化审批程序;做好项目规划、征地、设施配套等方面的协调服务,发挥市场监督职能,正确处理私营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与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目标之间的矛盾。
完善特许经营制度。培育和规范市政公用事业投资建设、运营、作业市场。打破垄断、放开市场,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形成多元化的投资结构,培育和规范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制定完善分行业特许经营协议示范文本,加大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市场行为,明确实施特许经营的范围,通过设立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准入和清出、特许经营权招投标、特许经营项目中期评估、特许经营权项目临时接管、违规披露、公众监督及备案等一系列制度,规范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准入、特许经营权的实施程序、特许经营协议的内容、特许经营双方的权利和责任、特许经营期限、特许经营权的变更和中止行为以及协议双方的法律责任。按照主辅分离的思路,进一步剥离市政公用设施工程设计、施工、监理、设备生产和供应等辅业,纳入建设市场统一管理。
理顺市政公用行业价格机制。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资源的合理配置,保障社会公共利益,根据行业平均成本兼顾企业合理利润确定市政公用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收费)标准。完善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管理机制,做到足额征收、足额使用。贯彻落实建设部等八部委《关于进一步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的意见》,做好集中供热收费制度改革,把“暗补”转为“明补”,完善供热价格形成机制,推进供热商品化和货币化。
2、提高建筑企业改革质量
建立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引导建筑企业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加快国有资本退出步伐。鼓励外资、港澳台资金和民营资本通过收购、兼并、入股等方式参与企业改制,支持民营资本扩张。以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为目标,鼓励经营者和管理层持大股,形成权责统一、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竞争力。
3、推进勘察设计行业市场化
巩固勘察设计改革成果,有选择的扶持一批设计和管理技术先进的大型勘察设计企业,努力发展成为拥有设计、采购、施工管理等工程建设全过程服务能力的综合型工程公司。培育一批根据投资主体多元化和业主采购“菜单化”需求,具有较强融资能力和运营能力的工程咨询公司。积极扶持壮大甲级建筑设计企业,面向大型公共建筑,强化方案设计和扩大初步设计能力,拓展建设项目前期咨询和后期管理能力。支持成立由国内知名注册建筑师或注册工程勘察设计师领衔执业的建筑设计事务所,繁荣建筑设计创作,促进我市建筑个性化发展,提升城市建设质量和建设品位。
4、深化工程建设标准体制改革
市城市建设发展规划(1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