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死刑的文化透视(1)(7)

2012-11-01 21:19


 
 
 
注释:
  [一]钱穆:《文化学大义》,(台)中正书局一九八一年第七版,第三页。
  [二]钱穆:《从中国历史来望中国民族性及其中国文化》,中文大学出版社一九七九年版,第一00页。
  [三]《国语·鲁语上》:“大刑用甲兵。”
  [四]《汉书·刑法志》:圣人“因天讨而作5刑”。
  [五]《尚书·吕刑》:苗民“惟作5虐之刑”。
  [六]《商君书·开塞》。
  [七]《春秋繁露·5刑解》。
  [八]见《太平御览》卷6百4105《刑法部·象刑》引伏胜《尚书大传》等。
  [九]见《太平御览》卷6百4105《刑法部·诛》引《慎子》等。
  [一0]见《尚书·舜典》孔安国传。
  [一一]见《汉书·刑法志》。
  [一二]《汉书·刑法志》
  [一三]《孝经·开宗明义》
  [一四]《清朝野史大观·清人逸事》,中华书局一九三六年版,上海书店一九八一年复印。
  [一五]《宋书·文帝纪》。
  [一六]《魏书·刑罚志》。
  [一七]《资治通鉴》卷1百7108。
  [一八]《贞观政要·刑法》。
  [一九] 上方宝剑为汉代天子所赐。上方原作“尚方”,是替天子制造御用器具的尚方监。具备尚方监生产的宝剑,就象征着代表了天子的势力巨子。
  [二0]《尚书·大禹谟》。
  [二一]《左传·襄公2106年》。
  [二二]《尚书·康诰》。
  [二三]《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一九七八年版,第二00页。
  [二四]《魏书·刑罚志》。
  [二五]《贞观政要·刑法》。
  [二六] 死刑案件只有经中心1级官员的集体审议后才能抉择。
  [二七] 由刑部尚书、御史中丞、大理寺卿临时组成尤为法庭,共同审理重大疑问案件。
  [二八] 刑事审判机构分为鞫司、谳司两部门,前者负责查明犯法事实,后者抉择应适用的法律,各自独立工作,不患上互相商讨。
  [二九] 犯人颠覆口供,其情节重大,或者原审法官受贿、推勘不平而称冤的案件,更换法官重审,称“重推”;改移另1司法机关审理,或者由相邻路1级或者隔路的监司派官再审,称“移司别勘”。
  [三0] 在暑暖季节到来前,由朝廷官员会审在押未决囚犯,从快或者减等发落的制度。
  [三一] 由朝廷高档官员会审被裁决秋后处决的死囚犯的制度。
  [三二] 由天子定期派出代表,与朝廷高档官员会审在押罪囚的制度。
  [三三]《睡虎地秦墓竹简》,第一五三页、二一八 页。
  [三四]《汉书·宣帝纪》。
  [三五]《汉书·刑法志》。
  [三六]《晋书·刑法志》。
  [三七]《晋书·刑法志》。
  [三八]《魏书·刑罚志》。
  [三九]《旧唐书·刑法志》。
  [四0]《商君书·靳令》。
  [四一]《论语·子路》。
  [四二]《汉书·宣帝纪》。
  [四三]《隋书·刑法志》。
  [四四]《礼记·曲礼上》。
  [四五]《孟子·离娄上》。
  [四六]《荀子·君子》。

中国古代死刑的文化透视(1)(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职务强占罪与偷盗罪若干疑困难目辨析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