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讲义(9)

2020-12-16 09:10

咏絮:谓女子咏雪。指女子工于吟咏,有非凡的才华。后来“咏絮”即指咏雪,“咏絮

才”即非凡才华。

南冠:指囚犯。典故出自《左传·成公九年》一楚人钟仪囚于晋,仍然戴南冠.弹奏南

国音乐,范文子称赞这是君子之行:后来一般文人以此指代自己怀有节操的囚徒生活。

8、地点:

古迹:怀旧明志 昔盛今衰 (国家) 衰败 萧条 (古迹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联)

乡村:思归 厌俗 田园风光 生活气息 纯扑美好 安逸宁静

草原:辽阔 人生境界 人的胸襟

城市 (市井):繁荣热闹 富贵奢华

仙境:飘逸 美妙洁净 忘尘厌俗

凭栏:思念故国、故乡、亲人。

南山 代表隐居的地方 桃源:代表着一个理想的乐土 武陵人代表隐居的人

柳营:指军营。后也代称纪律严明的军营。

天地尘世:鸿蒙、希夷、太清、太虚。

细柳营:汉代周亚夫屯军之地。王维《观猎》“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9、其他类

白衣苍狗: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出自杜甫诗《可叹》:“天上浮云似白衣,

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人事变化,犹如浮云,一会儿像白

云,一会儿像灰狗。

破晓:初现希望 深夜:愁思 怀旧

雪:琼玉、碎玉、冰花、六出; 信:鸿雁、尺牍、尺素

后庭花:亡国。 天地:人类的渺小 人生的短暂 心胸的广阔 情感的孤独

浮生:表示短暂虚幻的人生。

朝阳:希望 朝气 活力 夕阳:失落 消沉 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

正午:热烈 热情奔放 恶势力对社会、对人的摧残

酒:欢悦 得意 失意 愁苦

“青山”

1在诗歌中常带有故乡居所的象征意义: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他乡生白发,旧国

见青山。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旧国见青山”则是诗人对友人回到故乡的想像:友人虽然可以回到故乡,可是田园庐舍已

成一片废墟,所见也惟有青山如故,迎接游子的归来。青山白发的颜色对比极为净洁醒目,

含蓄地表达了重回故乡的喜悦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2青山的亘古不移为人们提供思想的参照物,启发人们超越俗世名利,也往往导致人们

迷失于历史的虚无。《三国演义》开篇一首《临江仙》词,即因浓缩了这种感慨而被誉为“千

古第一调”: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诗歌中的青

山意象始终交织着诗人们这种矛盾的心态与感受。不过,无论诗人是在青山的永恒中发现人

生短暂而为之恐惧,还是因之而超脱,他们的身心都渴望归依青山。“性本爱丘山”的陶渊

明在弃官之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把自己完全交托给自然。被排挤出

朝廷的李白说:“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山中问答》),他好像在故意卖关子,

其实已经透露了栖居碧山的理由——“心闲”;青山给他一片纯净的天地,他把青山当成知

已,与之“相看两不厌”(《独坐敬亭山》),甚至有死葬青山之志。

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 思乡 思亲

“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

月亮的别称:蟾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宫;“玉盘”、“玉轮”、“玉环”、“玉钩”、“玉

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蟾蜍”

月亮: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

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表现了李白的思乡之情。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

意象了。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

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讲义(9).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中国美学史大纲笔记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