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 病 态 窦 房 结 综 合 征 窦 速
病因
临床表现 头晕、晕厥,心 率慢<50 次/分
ECG
治疗
1.持续而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 1.无症状无需治疗 <50 次 2.严重的应用起搏器 2.窦性停搏与
窦房传导阻滞 3.窦房传导阻滞与房室传导阻 滞同时存在 4.心动过缓-过速综合征:窦 速和房性心律失常交替出现。 (心室率缓,心房率快) 1.窦性心律,P 波规律 2.心律>100 次/分 1.无症状无需治疗. 去除病因诱因 2.严重者可用β 阻滞剂, 应用禁忌 者可选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 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可见于健康人 吸烟、 饮茶或咖 啡、饮酒、体力 活动及情绪激 动时。
1.生理性的无症 状 2.病理和药理性 可有心悸,乏力 3.严重者可心绞 痛,心功不全 1.生理性无症状 2.病理性可有心 悸,乏力 3.严重可有心绞 痛,心功不全, 低血压,休克
窦 缓
1.窦性心律,P 波规律 2.心律<60 次/分 3.常伴窦性心律不齐
1.无症状无需治疗,去病因诱因 2.有症状可用阿托品,异丙肾,严 重的用起搏器
房 早
风心二尖瓣病 变,冠心病,高 血压,甲亢,低 血钾. 冠心病, 心瓣膜 病,高血压,心 肌病,甲亢,洋 地黄中毒和低 血钾 1.通常无器质性 心脏病表现, 发 生机制主要为 折返机制 2.常由房早诱发 3.突发突止、心 悸。 2.第一心音强度 恒定,心律绝对 规则
1.提前发生的 P 波,形态与窦 性 P 波略不同 2.P-R 间期>0.12 秒 3.QRS 波型态正常 1.提前出现的 QRS 波, 其前无 P 波 2.提前出现的 QRS 波宽大 畸型,时限超过 0.12 秒
1.偶发房早,继续观察,暂不处理 2.症状明显或伴室上速时可用β 阻滞剂.普罗帕酮 1.无器质性无需用药。 2.首选利多卡因。 3.心梗后频发室早或室速首选β 受体阻滞剂。 1.刺激迷走神经 (室上速特异性治 疗) 2.首选腺苷,其次维拉帕米,西地 兰,普罗帕酮 3.●室上速合并预激综合征用普 罗帕酮、利多卡因、胺碘酮。 4.有血流动力学障碍的用电复律 (任何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心脏病 都需用电复律) 5.射频消融 (由旁路引发的折返性 室上速首选) 1.血流动力学稳定的用利多卡因 (胺碘酮等) 。 2.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电复律。
室 早
阵 发 性 室 上 速
1.心率 150-250 次/分(考 题中经常出 180±次/分, 基本 可以诊断室上速) 2.QRS 波型态时限正常, 但发 生室内差异性传导或原来存 在束支传导阻滞时,QRS 可 宽大畸形。3.逆行 P 波 与 QRS 波关系恒定 4.起始突然,由一个房早触发
阵 发 性 室 速
常见于器质性 心脏病, 以冠心 病特别是急性 心梗后最常见
1.非持续性的 (<30 秒) 无明 显症状 2.持续性 的(>30 秒或 <30 秒,但出现
1.3 个或以上的室早连续出现 2.QRS 波宽大畸型 3.心室率 100-250 次/分 4.P 波和 QRS 波无固定关系,房 室分离 5.可见心室夺获与室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