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实用心理学考试要点总结
(1)不良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危害
◆不良情绪易于引发生理疾病
◆不良情绪易于导致心理障碍
(2)良好情绪对身心健康的促进
◆良好情绪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必要保证
◆良好的情绪是促进生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5.大学生情绪活动的特点:
丰 富性与狭窄性并存
强 烈粗犷与温和细腻共存
内 隐性与表现性并存
幼 稚与成熟的心理并存
男女生差异:女生的情绪状态具有热情开放,富有激情和幻想,敢想敢做等特点;但容易出现抑郁,焦虑,多愁善感等不稳定情绪。男生的情绪状态要比女生相对趋向稳定,主动和敢为性强,更有独立性和刚毅性;但当情绪冲动时,也容易出现情绪失控,行为过激。
年级差异:刚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往往对一切存有幻想,对各种知识领域都充满了疑问与兴趣,对自己的评价往往过于自负,对自己的自我认识和作用缺乏全面系统的分析,处于不定阶段。二年级是情绪波动较大的阶段,这突出反映在大学一年级的新鲜感已经荡然无存之后,暴露出大学生在大学生活,学业,人际交往等方面所面临的矛盾冲突及造成的情绪困
扰。从三年级开始,学生的情绪自控能力有所增强。他们对大学的生活环境已经基本适应,并具备了一定的情绪自控能力,情绪状态相对比较稳定。但到了四年级后,由于即将走上社会,人生将面临着重要的转折,此时的情绪状态再次呈现出矛盾性和复杂性。
生源差异:来自农村的学生朴实,好学,意志力强;但由于进入大城市生活环境,与都市文化形成一定的心理反差;不少农村学生是抱着上大学,跳龙门,在大城市找工作的想法来到高校;一些农村学生还面临着程度不同的经济负担;这些都会造成自卑,焦虑,忧郁,心理压力过大等情绪问题。城市学生绝大部分为独生子女,在情绪特点上,更加开朗,乐观,自我适应性较强,但同时呈现的问题是,由于在家庭中备受关注,造成一些学生责任意识淡薄,学习缺乏动力,心态浮躁。
二、大学生的情感世界
1.亲情
亲情是指一个人和家庭中与自己有血缘和抚养关系的人(主要是父母)的
感情。
大学生的亲情的变化:
*大学生的独立性发展影响着亲情关系
*大学生与家长在经济联系上的情绪体验更加强烈
*大学生的亲情中交织着尽忠还是尽孝的矛盾
2.友情
友 情是个体或群体之间在共同志趣、利益基础上的情感
依恋。
大 学生的友情特点:
*友情需求的迫切性
*友情的稳定性
*友情的亲密度
3.爱情
爱情是基于传宗接代的本能、一定的社会关系和共同的生活理想之上,男女双方在各自内心形成的对对方最真挚的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最强烈的感情。
大学生爱情与友情的异同
爱情对大学生的双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