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4)

2021-09-24 21:16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思维也开始萌芽。

(2)前运算阶段(2~7岁)

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有如下主要特征: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不具有可逆性等。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但这一阶段的儿童的思维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

(4)形式运算阶段(1l~15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能把握命题之间关系,进行假设一演绎推理、抽象逻辑思维,不仅具备了逆向性的可逆思维,而且具备了补偿性的可逆思维,思维具有灵活性。

2、试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1)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各门具体学科的教学都应研究如何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提出既不超出当时的认知结构的同化能力,又能促使他们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富有启迪作用的适当内容。

(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通过适当的教育训练来加快各个认知发展阶段转化的速度是可能的。

(3)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该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2、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基本观点:

自己整理的,供考教师编制的同学复习

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成功而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突将导致个体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有助于发展健全的人格;否则,个体就会形成消极的人格特征,导致人格向不健全的方向发展。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本态度,培养信任感。

(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

(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 该阶段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其他三个阶段分别为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

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l、在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中,学习水平最高的是( ) 。

A、信号学习 B、连锁学习 C、辨别学习 D、解决问题学习

2、下列不属于桑代克所提的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的是() 。A、效果律 B、巩固律 C、练习律 D、准备律

3、认为“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的心理学家是 ()。A、苛勒 B、布鲁纳 C、奥苏贝尔 D、巴甫洛夫

4、()学习理论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A、有意义接受 B、认知结构 C、建构主义 D、联结

二、填空题:

1、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产过程中,凭借 经验 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2、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种现象称为 刺激泛化。

3、斯金纳认为,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不随意的反射性反应 ;操作行为 则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做出的随意反应。

4、加涅提出的信息加工的学习模式包括信息流和 控制结构 。

5、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 发观学习 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6、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 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三、简答题:

1、简述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加涅将学习结果分成五种类型: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

2、简述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规律。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规律

(1)强化: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消惩罚)之分。

(2)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

(3)消退: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没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

(4)惩罚: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惩罚。

四、论述题:

1、试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谈谈其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

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1)学习观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

(2)教学观

布鲁纳强调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强调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包括: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自己整理的,供考教师编制的同学复习

根据结构主义教学观及其教学原则,为了促进中小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发展,教师首先必须全面深入地分析教材,明确学科本身所包含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引导学生加深对教材结构的理解。在引导学生理解教材结构的过程中,首先应注意教学本身应有新异性,同时跨度应适当,其难度不能过高或过低,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胜任感;其次,应根据中小学生的经验水平、年龄特点和材料性质,选取灵活的教学程序和结构方式来组织实际的教学活动过程;同时,应注意提供有助于学生矫正和提高的反馈信息,并教育学生进行自我反馈,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建设项目“三同时”监察工作程序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