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8)

2021-09-24 21:16

3、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哪四个阶段? 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1)发现问题 (2)理解问题(3)提出假设 (4)检验假设。

4、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包括哪些?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1)问题的特征(2)已有的知识经验(3)定势与功能固着

5、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哪些有效措施?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有效措施包括: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四、论述题

举例说明,在实际教学中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教学措施有:(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

自己整理的,供考教师编制的同学复习

括、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例略)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一、单项选择题:

1、皮亚杰认为在10岁以后,儿童的道德行为处于 ( ) 。

A、他律阶段 B、无道德规则阶段 C、自律阶段 D、独立阶段

2、道德判断处于相对功利取向阶段表明其道德认识的发展水平是( )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超习俗水平

3、道德判断处于寻求认可取向阶段表明其道德认识的发展水平是( )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超习俗水平

二、填空题:

l、态度结构包含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2、皮亚杰认为,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使他们认识到道德规范是在相互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的。

3、皮亚杰认为,在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

4、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两难故事法。

5、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阶段。

6、发现教学要经过四个阶段,分别是创设问题情境、提出解答的假设、检验自己的假设、得出结论。

三、简答题:

1、如何理解态度的实质?

态度的实质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理解:(1)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2)态度则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

2、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自我意识增强、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3、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基本条件有:

(1)外部条件:包括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2)内部条件:包括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 此外,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也对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4、如何选择和应用有效方法来促进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促进态度与品德的形成的常用而有效的方法主要有:

(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4)价值辨析(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四、论述题:

1、结合实例说明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基本条件。

(1)外部条件:包括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2)内部条件:包括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 此外,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也对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例略)

2、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应用有效方法来促进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4)价值辨析(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例略)

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

—、单项选择题:

1、一个学生不敢同老师说话,学习上遇到了疑难问题也没有勇气向老师求救,当他一旦敢于主动向老师请教,老师就给予表扬,并耐心解答问题,这个学生就能学会主动向老师请教的行为方式。在这里运用了行为改变中的()方法。

A、强化法 B、代币奖励法 C、行为塑造法 D、示范法

2、在不良行为出现后,撤消一个愉快刺激。这是 ()方法的运用。

A、代币奖励法 B、示范法 C、强化法 D、惩罚法

自己整理的,供考教师编制的同学复习

3、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这种行为属于 () 。

A、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 B、恐怖症 C、强迫症 D、焦虑症

二、填空题:

1、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与学校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可以把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学会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第二是寻求发展。

2、自我控制是让当事人自己运用学习原理,进行自我分析、自我监督、自我强化、自我惩罚,以改善自身行为。

3、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三、简答题:

1、简述心理健康的具体表现。

(1)具有生命的活力(2)积极的内心体验(3)良好的社会适应(4)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2、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六条:(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3)自我调控能力。(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6)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3、简述抑郁症的特征。

(1)情绪消极、悲伤、颓废,淡漠,失去满足感和生活的乐趣。

(2)消极的认识倾向,低自尊、无能感,从消极方面看事物,好责难自己,对未采不抱多大希望。

(3)动机缺失、被动,缺少热情。(4)躯体上疲劳,失眠、食欲不振等。

4、考试焦虑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1)学校的统考。(2)升学的持久的、过度的压力。(3)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建设项目“三同时”监察工作程序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