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5)

2021-09-24 21:16

2、试述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1)学习分类: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并认为学生的学习的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2)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奥苏伯尔认为意义学习的实质在于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知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相反,如果学习者并未理解符号所代表的知识,只是依据字面联系,记住某些符号的词句或组合,则是一种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的影响。

(3)接受学习的实质与技术:他认为接受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接受学习也是概念同化过程,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而影响接受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中适当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为此,他提出了“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4)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接受学习是学习者掌握人类文化遗产及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的主要途径。

第四章 学习动机

1、学校利用评“三好生”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主要是发挥() 的作用。

A、认知的内驱力 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C、附属的内驱力 D、期待的内驱力

2、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这是利用了()。

A、直接强化 B、自我强化 C、替代性强化 D负强化

3、关于学习动机,班杜拉提出了()理论。

A、自我效能感 B、成败归因 C、需要层次 D、成就动机

4、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为不辜负父母的期望,为争取自己在班集体中的地位和荣誉而努力学习,这些动机属于()。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B、近景的间接性动机

C、远景的直接性动机 D、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5、根据成败归因理论, ()是内在、稳定、不可控的因素。

A、能力 B、努力 巳任务难度 D、运气。

6、一般情况下,力求成功者最有可能选择成功概率为()的任务。

A、10% B、50% C、70% D、90%

二、填空题:

1、学习动机一般具有以下三种功能:一是激活功能,二是指向功能,三是 强化功能

2、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 学习需要 和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

3、学习期待就其作用来说就是学习的 诱因 。

4、阿特金森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

三、简答题:

1、简述耶克斯一多得森定律的主要观点。

一般情况下,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但是,动机水平也并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效果反而更差。耶克斯—多德森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同时,他们还发现,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这便是有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

2、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四、论述题:

1、试联系实际分析需要层次理论及其对学习动机培养和激发的启发作用

需要层次理论代表人物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商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

自己整理的,供考教师编制的同学复习

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观的需要.低一级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进入更高层次以至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

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从学习心理的角度看,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即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充分而完备的发挥、发展和实观。因此,可以说自我实现是一重要的学习动机。需要层次理论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由于某种低级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而正是这些因素会成为学生学习和自我实现的主要障碍。所以,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排除影响学习的一切干扰因素。

2、分析成败归因理论对学习动机培养和激发的启发作用。

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认为:人们做完一项工作之后,往往喜欢寻找自己或他人之所以取得成功或遭受失败的原因。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 。

成败归因理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二是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个体的心理特征;三是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行为。正因为如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归因理论来了解学习动机,对于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其学习效果,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

成败归因理论启发教师要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的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哪怕这时的归因并不真实。一般而言,无论对优生还是差生,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均是有利的。

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

一、单项选择题:

1、数学学习中形成的认真审题的态度及其审题的方法也将影响到化学、物理等学科中的审题活动,这是一种 ()。

A、负迁移 B、垂直迁移 C、一般迁移 D、具体迁移

2、认为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这是() 的观点。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理论 D、关系转换理论

3、下列关于学习迁移的理论中,属于现代迁移理论的是 () 。

A、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理论 D、关系转换理论

二、填空题: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建设项目“三同时”监察工作程序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