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昆高速铁路客运专线XX站站前广场综合体(一期)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2. 资金筹措
本项目工程投资大,分项工程多,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经费采用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筹资方式,主要考虑:
(1)申请银行贷款20000万元(约占建设投资的56.07%); (2)XX市政府融资15672.11万元(约占总估算的43.93%)。 目前,已成立项目法人单位,正在进行资金筹措和前期工作。 1.4.8. 财务评价结果
经测算,本项目固定资产投资35672.11万元,运营期内经营收入为228436.65万元,应缴纳营业税金及附加为12335.58万元,偿还银行贷款本息共计23972.9万元,20年运营期运行成本费用共计57075.58万元。
计算得本项目利润总额为107051.万元,6年内还清贷款本息,且盈利效益可观。从财务评价的角度,本项目可行。 1.4.9. 结论和建议
该项目建成后,提升和完善了城市交通功能,带动了周边区域的发展,改善了新区内的整体环境,塑造了XX市城市门户新形象。项目将作为片区开发建设的起点,高速推进这一区域的城镇化建设速度,同时提升新区土地使用价值和招商引资竞争力。
本次站前广场综合体作为XX站的配套工程,配合铁路线路的规划建设,将促使XX市客运体系发生巨大且积极的变动。项目对XX市整体的交通规划建设和新区拓展工作都起到示范性作用,带动市政建设的积
9 沪昆高速铁路客运专线XX站站前广场综合体(一期)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极性,远期对当地的可持续性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通过各个方面的综合分析论证,可知本项目具有投资额高、工作量大、实施期长和社会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其建设是必要的,技术是可行的,经济上也是合理的,建议尽快实施。
10 沪昆高速铁路客运专线XX站站前广场综合体(一期)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2. 建设背景和建设必要性
2.1. 区域概况
2.1.1. XX市
XX,位于XX省会XX西部,距XX仅39公里,素有“赣中明珠”美誉。全市国土面积2439.33平方公里,人口86万,1993年撤县设市,下辖20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1个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全国汽运大市、中国建筑陶瓷产业基地、中国书法之乡,境内华林山—上游湖风景区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
XX建县始于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最早取名建成。唐朝武德五年,为避太子李建成名讳,改建成为XX。据《太平寰宇记》载:“地形似高而安,故名”。曾先后改名“米州”、“筠州”、“瑞州”,是XX最早的18个建制县之一,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XX区位优越,东邻省会XX,是西入XX的“咽喉要地”,东北面是世界著名风景区庐山,距昌北机场仅50余公里。320国道横贯境内,赣粤高速公路擦肩而过,浙赣铁路接轨境内,沪昆高速铁路贯穿境内并在XX设站,XX轻轨接入辖区大城镇,滔滔锦江流经市区直下赣江,8小时经济圈基本可覆盖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湖南、湖北等沿海和中部地区,是承载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的理想之地和承东启西、承南启北的理想支点。XX地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集约发展地带,是鄱阳湖生态
11 沪昆高速铁路客运专线XX站站前广场综合体(一期)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经济区38个县市之一。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以建陶水泥、汽运物流、机械光电、生物医药、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化工矿业、服装纺织、文化创意等为主导产业。随着沪昆高铁和XX轻轨的建成,XX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XX与XX“同城化”效应日趋明显。XX正按照“建设新城区、优化老城区”的要求,举全市之力,实施42项城市大会战项目,重点推进规划面积16.5平方公里的XX新区建设,致力打造集行政办公、文化会展、宾馆商务、休闲娱乐、高尚居住等公共功能于一体的高品质宜商宜居山水新城,努力朝现代化中等城市迈进。同时,积极策应省委、省政府搬迁和XX西扩的重大历史机遇,按照打造“六城”(中国陶博城、中国食博城、XX体育运动休闲城、徽派建筑城、大学教育城、航空城)的建设理念,把XX的“东大门”大城镇打造成为省会XX的“后花园”。2011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36.38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15.5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1.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650元。全市三产比重为19.3:50.9:29.8,工业占据了“半壁江山”。全市乡镇财政收入均迈过千万元台阶,其中瑞州街道、八景镇财政收入超亿元。 2.1.2. XX市XX新区
按照最新的《XX市XX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XX新区位于中心城区中部,锦江北岸中段,高铁大道以南,龙工大道以西,文教南路以东区域,规划居住人口11.5万人。该区是XX规划近期建设的重点区域,现状多为新建居住区,规划继续向北、向东延伸,配合XX市中心城区行政中心和商贸中心的建设,建设高标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
12 沪昆高速铁路客运专线XX站站前广场综合体(一期)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化新型居住区,主要以商品房开发建设为主,改造和安置城中村、城郊村,适度安排保障性住房用地,整体提升居住质量和环境品质,精心打造城市窗口,住宅形式为多层及高层为主,属二类甲级居住用地。
在XX市总体规划的建设重点和建设总体方针中,明确指出“打造XX新区成为XX中心城区以行政办公功能为主的城市中心区,逐步搬迁现状汽运城至汽运产业组团,搬迁城中村,围绕XX中学打造XX市教育产业园。”规划建设行政办公中心,主要安排市政府及部分市级行政管理机构,用地规模34.48公顷;在XX新区行政中心东侧规划新建一座四星级宾馆、综合性医院等。
2.2. 社会经济现状及发展
2.2.1. 经济发展状况
“十二五”以来,面对进位争先、赶超发展的竞争态势,面对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各种突出矛盾和新问题,XX市委、市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与时俱进,奋发开拓,夺取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丰硕成果,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具体如下:
第一,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到“十一五”期末,全市生产总值由50.16亿元增加到112.45亿元,年均增长17.5%,为历次五年规划实施的最高增幅,财政总收入由3.68亿元提高到11.16亿元,其中地方收入由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