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昆高速铁路客运专线XX站站前广场综合体(一期)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2.44亿元提高到7亿元,剔除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等减免因素,实际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24.8%和23.5%,均实现五年翻一番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7.1亿元,年均增长36%。三大经济综合指标齐头并进,大幅攀升,标志着市域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第二,经济结构更趋优化。市域经济三次产业比例由26.3:40.3:33.4调整为21.4:49:29.6,形成了二、三、一的合理排序。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凸显,全市上下坚持以工业崛起带动XX崛起,采取优势资源转化、园区基地集聚、支柱产业带动、核心企业做强等一系列措施,探索出一条加速工业化的有效途径,为市域经济快速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农业基础地位继续巩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增强,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传统服务业不断壮大,新型服务业迅速兴起。所有制结构不断调整,创业环境更加宽松,民营经济成为市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城乡结构进一步改善,城镇化率由31.6%提高到43.97%。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齐头并进。
第三,改革开放稳步推进。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各项改革有序展开,有效增强了全市的发展动力。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完成,乡镇配套改革、林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企事业单位改革取得成效,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投资体制、财政税收、金融保险、文化教育等领域改革平稳推进。中小企业担保中心资本额成功做大,XX银行成功入驻。围绕实施大开放主战略,全市上下加快与沿海发达地区对接互动,着力打造开放平台,强化推进机制,大力招商引资,使开放型经济发展呈现出崭新局面,为支柱产业成长壮大和园区基地迅
14 沪昆高速铁路客运专线XX站站前广场综合体(一期)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速崛起发挥了重要作用。到“十一五”期末,全市实际利用境外资金5138万美元,年均增长20.8%, 外贸出口3200万美元,年均增长28.9%。
第四,发展环境明显改善。以交通、电力、水利、市政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展开,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完成了城区320国道北移、XX大道改造、八景火车站扩股、基地铁路专用线建设等重大交通项目, 全市所有的建制村实现了通水泥路或油路,11座渡改桥工程基本完工。输变电工程建设力度空前加大,农村电网改造继续推进,全市电力设施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供电条件和质量大为改善。大中型水库和重点小(一)、(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锦河圩堤加固整治工程、城市防洪工程、农村人畜饮水解困工程、锦北灌区节水灌溉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等一大批国家投资项目扎实推进,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杭南长铁路客运专线、西气、川气管线工程的建设,提升了XX的交通优势和能源保障水平。城市扩容提质有效推进,建成区面积拓展到21.7平方公里,城镇人口增加到36.16万人,比五年前分别增长35.6%和93.7 %。与此同时,以创业年、效能年活动为抓手,投资软环境和政务环境建设深入推进,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第五,社会事业长足进步。科技、教育、文化、广播电视、卫生、体育、计划生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再创佳绩。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五年内共实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80个,技术创新和推广转化工作步伐加快。“两基”教育成果进一步巩固扩大,高中阶段教育稳步发展,教育投入持续增加,农村中小学校危房得到大力改造,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广播
15 沪昆高速铁路客运专线XX站站前广场综合体(一期)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电视覆盖网进一步完善和扩展。市区主要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扩改投入大幅增加,医疗条件明显改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有序开展,人口保持较低速度增长。到“十一五”期末,全市人口82237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22‰。
第六,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全市城乡居民收入逐年增长,五年内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454元,比“十五”期末增长了83.6%,年均增长了12.9%。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住房、旅游、保健,信息产品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均比“十五”期末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医保、城市低保基本上达到了全覆盖,农村医保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保障性住房建设强力推进。
在取得可喜成果的同时,XX市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不大、人均水平偏低的基本市情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与实现赶超发展的目标尚有差距,赶超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二是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一产比例偏高,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育发展不充分,支柱产业的竞争力仍不强,知名企业、知名品牌仍不多,低碳型、环保型、科技型产业仍很薄弱。三是工业经济以高耗能产业为主,易受资源环境制约和行业景气周期影响,节能减排任务重、压力大。四是农业经济结构仍不够优化,现代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发展仍很滞后,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带动作用不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难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破解。五是城镇化发展速度不够快,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还不高,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根本改观,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仍
16 沪昆高速铁路客运专线XX站站前广场综合体(一期)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很艰巨。六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仍然不足。 2.2.2. 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推动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发挥比较优势,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更多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亦有利于XX省发挥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更多的吸纳沿海产业的转移,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
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国际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国内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决策正在实施。
“十二五”时期将整体处在后危机时代背景下,形势复杂多变,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同时显现,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互相影响,近期问题和长期问题互相纠结,发展既存在良好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必须认清形势,沉着应对,趋利避害,谋求市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从国际上看,国际政治形势总体保持稳定,全球经济正在走出金融危机,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世界经济市场化、全球化趋势没有改变。全球经济增长对发达经济体的过度依赖将面临重大调整。发达国家消费需求萎缩,经济增速放缓,新兴经济体市场化、工业
17 沪昆高速铁路客运专线XX站站前广场综合体(一期)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潜力将进一步释放。全球经济总体上将进入一个发展增速减缓和结构加速转型的时代,国际资本、技术转移依然看好发展中国家,为XX市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发展对外贸易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全球将进入科技创新密集时代和绿色发展时代,新能源技术、信息技术、低碳技术等重要领域正在酝酿新的突破,发展中国家和一些新兴国家把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作为抢占战略制高点的突破口,这同样有利于XX市加快实施科技创新和发展新兴产业。
从国内来看,我国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加速推进,宏观调控手段更加成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工业化和城镇化仍是我国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的发展主题,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加快升级,扩大内需战略将是我国长期发展战略,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都蕴含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有利于XX市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增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从XX省来看,“十二五”时期既是我省经济稳步回升的关键期,也是我省实现跨越赶超的机遇期,省委明确提出了“三个坚定不移”的指导方针。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十二五”时期全省上下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统领全省各方面工作的重大战略。XX地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集约发展地带,又是省会XX的西部城市,随着XX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战略效应逐步显现,海内外资本与产业加速向我省转移的态势日渐明晰,为XX市发挥比较优势,吸聚项目和资本,壮大优势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