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析研究方法 1、分析 定性 定量
空间模型 2、综合
第四章 城市规划调查与分析
第四节 自然环境分析与用地适用性评价 一、城市的自然环境分析
滑坡与崩塌
山区或丘陵城市在利用坡地或紧靠崖岩进行建设时,需要了解滑坡的分布及滑坡地带的界线、滑坡的稳定性状况。不稳定的滑坡体本身,以及处于滑坡体下滑方向的地段,均不宜作为城市建设用地
泥石流
是介于流水与滑坡之间的一种地质作用。
泥石流的防洪标准:
等级 重要程度 城市人口 防洪标准 1 特别重要城市 150万人以上 大于100年 2 重要城市 150—50万人 100—50年 3 中等城市 50—20万人 50—20年 4 一般城镇 小于等于20万人 20年
(4)地形地貌
①地表形态(地形) 适宜的坡度
②地貌营力过程和效应
风化、岩溶等
岩溶 地下可溶性岩石 在含有二氧化碳、硫酸盐、氯等化学成分的地下水的溶解与侵蚀之下,岩石内部形成空洞,这种现象称为岩溶,也称喀斯特现象。
(3)地质地貌与城市规划建设
城市用地要尽可能避开地质断裂带、溶洞、人工采空区等有缺陷的地质构造;
地形对城市布局、结构和走向布局等均产生影响。城市规划应因地制宜,深入分析。
2.气候与大气
(1)城市的气候条件
①城市下垫面性质发生了变化。 ②大气成分改变。
③人为热释放。
(2)太阳辐射
为建筑的遮阳设施与各项工程的采暖设施的设置,提供规划设计依据。日照标准、建筑朝向、日照间距等因素影响到城市建筑密度、用地指标与用地规模以及建筑群体的布置等。
(3)城市风环境 风向
风向频率:一定时期内某个方位上累积出现风向的次数占总体的百分比称为风向频率。 盛行风向 风速
平均风速
风玫瑰图(p73)是研究城市布局的重要依据。
风向与城市用地规划布局: 全年只有一个盛行风向
全年拥有两个方向的盛行风(P74) 城市规划布局与风向的关系
静风频率 自然通风
利用道路、绿化 小范围空气环流
城市风、山谷风、海陆风
城市通风(道路、用地)
(4)城市热环境 热岛效应 逆温层现象
(5)降水与湿度
降水量影响城市排水设施。 “干岛效应”
“城市湿岛”或 “凝露湿岛” 酸雨
3.水文与水资源
(1)水文条件
水文条件影响城市:水源,航运;洪灾。
城市建设也可能造成对原有水系的破坏:污染。
(2)水文地质条件
水文地质条件指地下水的存在形式、含水层的厚度、矿化度、硬度、水温及水的流动状态等。
影响城市用地选择,也受城市建设的影响。 (3)城市规划与水文环境
①保持江河湖泊的自然地貌特征,维护其原始水文特征; ②确定适当的防洪标淮;
③提高城市下垫面的透水性和土壤的蓄水能力,减少地面径流的比例; ④合理利用自然水体;
⑤有计划地开采、利用地下水源。
(4)水资源 合理利用
污水利用、雨水利用
4、动植物环境 城市绿化的效应 ①光能效应。 ②降温增湿效应。 ③碳氧平衡效应。 ④环境净化效应。
各类用地基本要求
评定方法 —— 叠加法
三、城市用地条件综合评价及用地选择 1、城市用地条件综合评价
2、城市用地选择 城市用地选择的原则
①符合国家土地利用的方针政策与规划。 ②选择有利的自然条件。
③保护自然及人文历史资源。
④有利于城市合理布局的形成和发展。 ⑤有利于社会的安定闭结。
一类用地:适于修建的用地
这类用地一般具有地形平坦、规整、坡度适宜,一般在10%以下,高程在20-30米,地质条件良好,没有被洪水淹没危险,自然环境较为优越等的特点,能适应城市各项设施的建设要求。
二类用地:基本上可以修建的用地
受坡度、工程地质等条件的影响,高程在10-20米或30-40米,地形坡度较大,除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外,还需动用较大土石方工程措施改善条件后,才适于修建,对城市设施或工程项目的布置有一定的限制。 三类用地:基本农田用地
农业生产价值很高的丰产农田,在未批准调整为其它用地之前,为不可建设用地。 四类用地:改造后方可建设用地
用地条件极差,高程在10米以下或40米以上,地形坡度超过20%以上,布置建筑物很困难,或属给水水源卫生防护地段等,该类用地不适合用于建设。
第五章 城市发展分析与预测
第一节 城市性质designated function of city 第二节 城市规模city size
第三节 城市发展方向direction for urban developmen 二、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和方法 (一)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 1、历史依据
从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历史中的基本、主导因素入手分析 2、区域依据
从城市在区域经济和空间发展中的地位入手分析,主要是在区域城镇体系中的地位分析。 1)区位商法
原理:认为全国行业的部门结构是满足全国人口需要的结构,用此结构来衡量各个城市的基本和非基本。(各个城市必须有类似的结构才能满足当地的需要) (二)确定城市性质的方法 评价:
有一个客观的标准,简单易行(简化了区分基本和非基本的复杂过程)。 前提条件有局限性:外贸比重很小;
假设有相同的生产率和消费结构; 全国平均比重的局限性。
2、分析城市的宏观影响范围
与城市宏观区位相联系的影响范围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一般应把宏观区位的作用列为城市性质的内涵。
3、适当考虑城市的其他主要职能 如历史文化属性,风景旅游属性等
曲阜城市性质
1、城市职能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济宁市政治、文化、教育中心
·以历史文化为主要特色的旅游城市
曲阜历史文化内涵丰富,是山东省“一山一水一圣人”旅游热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闻名的旅游城市。 ·区域性的交通枢纽
京福、日东两条高速公路,104、327两条国道、日菏铁路以及规划中的京沪高速铁路均在此交汇,形成区域性交通的重要节点。 ·未来鲁南地区的中心城市
2、城市性质
综合以上城市职能,确定曲阜市的城市性质为: 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海口城市性质
五家方案所作的表述: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热带滨海旅游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海南省省会。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绿色加工业与现代制造业城市,热带滨海旅游城市,海南省省会。
·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海南省省会,中国热带滨海旅游城市,以生命产业为主导的国家新型产业基地,中国与东南亚的文化交流中心。
·雅克设计机构:海南特区首府,华南地区南翼中心城市,健康休闲置业之都与理想第二居住地。
·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海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我国热带滨海旅游城市,南海海洋资源和热带资源研发中心,华南经济圈与东南亚经济圈交融带上的重要节点。
元月海口城市性质的表述还是“华南地区的花园城市、海内外理想的第二居住地和我国南方的热带风光滨海特色的旅游城市”;
3月份召开的市第十次党代会上,忽然改成了“环北部湾的重要经济城市、华南地区的花园城市、国内外居民理想的第二居住地、世界上著名的热带风光滨海特色的绿色国际性城市”。 在8月1日世纪大桥开通仪式上,居然又升格为“国际化大都市”。
一、城市人口的界定
城市人口是指从事非农生产的、与城市活动有密切关系的人口。
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以及暂住期在一年以上的暂住人口的总和视作城市人口。
4、劳动构成 (1)基本人口
对城市规模起决定性作用 (2)服务人口
随城市规模而变动 (3)被抚养人口
随职工人数而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