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工业区的组织方式 (1)生产联合化 (2)生产协作
(3)共同建设和利用市政工程和生活服务设施 (4)环境污染和危害程度相似 (5)综合性工业区 6、工业区用地布局 (1)功能分区 (2)布置原则
(3)实例
总结:工业用地布置原则(p112) ①符合工业自身要求
②处理好与居住区的关系
③不妨碍其他城市功能用地、节约用地 ④注意企业间的协作关系
第七章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对外交通规划 第三节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1、城市综合交通
第二节 城市对外交通规划
—妥善处理线路与城市道路的矛盾
—将通过市中心的铁路建于地下
客站反映城市大门的面貌
综合布置车站、站前广场、周围公共建筑,体现城市独特风格。
3、铁路枢纽与城市的关系
处理铁路枢纽与城市布局的关系其关键是:
尽量不要让铁路分割或包围城市,最好将城市置于一个象限内。
编组站
编组站是从事铁路货物列车编组和解体作业的车站。是铁路网上集中办理大量货物列车到达、解体、编组出发、直通和其它列车作业,并为此设有比较完善的调车作业的车站。 占地大(由到达场、出发场、编制场机务段通过场等) 线路多,分割严重
昼夜作业,有较大污染和干扰
二、港口在城市中的布置
三、公路在城市中的布置
高速公路小常识
一般来讲高速公路应符合下列4个条件:
(1)只供汽车高速行驶;禁止行人和非机动车在路上行走 (2)设有多车道、中央分隔带(4个以上车道),将往返交通完全隔开; (3)设有平面、立体交叉口;
(4)全线封闭,出入口控制,只准汽车在规定的一些立体交叉口进出公路。
中心区外围设环路 城市外围设环路
四、航空港在城市中的布置
航空港规划的任务:
航空港对城市的干扰问题
航空港与城市之间地面交通联系问题
航空港的位置选择
航空港与城市的交通联系
(一)、航空港的位置选择 1、净空限制要求
机场附近一定空间范围内必须保证没有障碍物。
机场的选址应使跑道轴线方向尽量避免穿过城市市区,最好在城市侧面相切的位置。 飞机起飞轮廓线 2、噪声干扰影响
噪声级与飞机距离关系
感觉噪声级等强度分布线
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民用运输机的噪声暴露预测图
某市机场噪音分布
机场的位置适宜在城市的沿主导风向两侧。机场跑道轴线方向宜与城市市区平行或与城市边缘相切,而不宜穿过城市市区。
3、通讯、导航要求
4、用地条件
面积3—10平方公里
平坦,但也要易于排水。5—10 有良好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少占良田 必须有发展备用地。
5、气象条件
气象条件影响到两个方面:一是飞行安全的问题,另外是涉及能否全天候服务,以满足航空运输的需要的问题。
风向、风速、气温、气压;烟、气、雾、阴霾、雷雨等。 跑道方向与主导风向平行
6、生态学影响
主要是避免鸟祸。
要避开大量鸟类群生栖息集中的生态环境,如容易吸引鸟类植被、食物和掩蔽物地区,就不宜选作机场基地。
7、在地区的位置关系
大城市,往往设有几座航空港,它们各有分工以满足不同类型交通的需要。 航空交通较小的城市,不足以单独设置航空港时,则航空港的选址要考虑到与相邻城市共同使用的问题。
8、公用设施条件
水、电、燃料供应以及排水排污的条件
为保证电力的供应,多数大型航空港必须有自备的发电装置,以备应急使用。在不靠近城市污水管道的机场还要设置污水处理场。 要考虑运送燃抖的交通条件 有铁路的城市应铺设机场的专用线
(二)、航空港与城市的交通联系
1、航空港-城市交通的意义
地、空交通时间的比例差距不断扩大,即空中交通时间不断缩短,而地面交通时间不断增加,其所占全程时间的比重在不断增加,大大削弱了航空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优势。
2、航空港与城市的距离 10公里以下 占25% 11-20公里 占38% 21—30公里 占21% 31—40公里 占5% 41—50公里 占6% 50公里以上 占5%
3、航空港与城市的交通联系 航空港-城市的交通流量估计
航空港-城市联系的交通组织
航空港-城市联系的交通组织与采用的交通方式、城市客运的结构、城市的规模与用地布局、航空客运量地面交通流量、港城之间距离等因素有关。 城市航空站的设置 航空站在城市的位置
航空港-城市的运输方式选择
航空港-城市的交通联系方式选择,主要取决于港-城之间的交通流量、距离和服务质量要求等因素。
小汽车、铁路运输、高速列车、地下铁道、单轨悬挂式电车、直升飞机等,有些国家还进行过“空中休息室”或气垫车 。
对于港—城的联系道路应做到:
线路直捷;提高港城道路的技术标准,保证车速。
城市规划原理
第七章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对外交通规划
第三节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第三节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一、城市道路系统概念
城市道路系统?(?urban?road?system):城市范围内由不同功能、等级、区位的道路,以及不同形式的交叉口和停车场设施,以一定方式组成的有机整体。 城市道路系统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