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窗3 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笔算验算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景,进一步感知除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列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并能进行验算。 3、 结合具体计算过程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列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并能进行验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计算的正确性,并能进行正确的验算。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引导观察。
教师: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上告诉我们哪些已知条件? 学生:观察后小组交流,然后班上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板书。 二、 根据情景,提出问题。
教师:根据以上已知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问题。 教师板书:
1、 你平均每小时裁多少只风筝面呢? 2、 你平均每小时裁19只风筝面对吗? 3、 平均每天要裁多少只风筝面呢? 学生:独立列式 三、 共同探究算法;
教师:76÷4你想怎样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
教师:除了再算一遍这种方法以外,你还可以想出怎样的方法? 学生:19×4=76
教师:想一想为什么用乘法可以验算除法做的对不对? 学生:小组内讨论。
教师小结: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可以验算除法。 教师:平均每天要裁多少只风筝面呢? 学生:列式499÷4
教师:你能使这计算一下吗? 学生:列式计算
教师:找一名学生板演。做完后问:他做的对吗?怎样检验? 学生说出自己的检验方法。
教师:总结学生的算法。验算由于数的除法应该注意:商和乘数相乘后要加上余数。
四、1 巩固练习 自主练习1、2题
2自主练习第三题
学生独立读题,练习时,先让学生练习生活,说一说迎面接力比赛时应该怎样分配人数才合理,然后独立进行计算,并进行验算。验算使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独立验算。 3.自主练习第四题
算一算96÷4 632÷4 65÷3 569÷3 24×4 158×4 21×3+2 189×3+2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 4.自主练习第五题 学生:独立看图。
教师:多媒体出示议长进货单。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是单价,什么是数量,什么是总价。
指导学生说一说三者之间的关系 。 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教师:订正讲解错误的问题。 5.自主练习第六题
教师:多媒体出示新华书店购物清单。指导学生说一说清单的意思。 学生:小组讨论后自己解答 6.自主练习第七题
教师:多媒体出示情景图
学生:分小组研究、汇报交流、弄清要解决还能装多少果汁的问题,必须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7. 布置作业:聪明屋。
课后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学习了本节,即强化了知识,又帮助了学生灵活的去理解知识,
寻求方法,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信息窗4 包装风筝 教学 目标
1. 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2. 通过图中大量信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
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学习情境,引出所要解决的问题。
出示风筝厂对加工好的风筝进行包装的情景。图中几个工人正在装盒,所呈现的信息有“240只燕子风筝,每盒装6只 ;229只鹰风筝,每盒装2只;92只仙鹤风筝,每盒装4只;158只孔雀风筝,每盒装8只。”该信息窗主要是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独自研究解决问题的法方法。 预设:学生可能提出:“每盒装几只?”“能装几箱”学生还可以发挥想象,提出不同问题,也许有的学生会提出:“这些装好的风筝分四次运完,每次运几盒?”? 应对措施:
1.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联系前三幅情景图来看这幅情景图。风筝已经做好了,在交货之前还要进行包装。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
(三) 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 第1题乘除法的口算。看看学生是否能在一分钟之内完成。 2. 进行小组赛,看看那个小组先到达终点。
3. 第3题以小资料的形式呈现了鸵鸟和蜂鸟的有关信息。练习时,先让学生读一读,了解一下有关鸵鸟的、蜂鸟的知识,然后让学生根据所求问题从中找出相关的信息进行解答。
4. 第5题是一道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练习时要注意让学生观察发现包装袋上隐含的数学信息,选择相应的信息解决问题。
5. 第6题先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可以获得那些信息,能提出哪些问题,然后让学生独立解答。
6.第7题用竖式计算,并且演算。让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7. 第8 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练习时,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可以用乘、除法估算,也可以用乘、除法计算,只要符合题意,教师都应以肯定。
8. 第9题:图中给出三组信息。教学时,可以抛开图中给出的问题,让学生根据三组信息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9.第10题:设计出合理的编班方案,学生在小组交流、讨论时如果先求出新生的总人数,然后分别除以8、7??把每次除得的结果与35比较,只要不超过35都是合理的,当然,学生也可以用其他方法解决,只要设计合理,教师都要予以肯定。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备课设计
(一)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周长的意义,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教材分析:图形的周长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内容之一。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时,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切实组织好动手操作和实际观察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
知识。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周长的意义,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在对长方形、正方形和不规则图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在应用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初步有条理的思考。
3.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同一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解答方法,感受数学与生活得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实践活动设想:联系实际生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难点是理解周长的意义。 (五)课时安排:7课时 课时教案设计5-1-1 课题 课时
教学实践活动内
周长的意义
容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周长的意义,指出并能测量具体
教学三维目标
图形的周长。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周长的意义,指出并能测量具体信息窗一:爱护花草 备课教师 1
备课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