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示正方形花坛图: 正方形的边
你从图中了解到了什么?
学生活动预设:学生可能会说:这些花坛真好看;花坛周围没有护栏,有人进去踩了花怎么办? 应该给花坛围上护栏。
教师应对预案:怎样才能给这个正方形的花坛围上护栏? 学生活动预设:先求出它的周长。
教师应对预案:独立求出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并要说明理由。
学生活动预设: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做法 7+7+7+7=28米 (7+7)×2=28米 7×4=28米
教师应对预案:同学们认为哪一种做法最简便? 学生活动预设:第三种。
教师应对预案:很好,以后我们就用第三种方法计算正方形的周长。 4.正方形花坛护栏需要9元/米的乙种护栏,需要多少钱?(学生独立解决) 三、巩固练习
1.求出下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
正方形的边长是 20cm
学生读题,获取信息,列出算式,说明理由。 2.量一量,在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3.给出2个长4cm,宽2cm的长方形,拼一个正方形,并计算出它的周长。
4.要给一个边长是15分米的正方形桌布缝上一周花边,70分米长的花边够吗? 四、教学小结
在今天当小小采购员的过程中,我们还学习到了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板书) 四、 教学反思
在学习长方形周长的基础上再来学习正方形的周长就比较简单了。学生掌握不错,能够灵活加以运用。在解题的过程中,公式的使用也不错。
课时教案设计5-2-3 课题 课时 教学实践活动内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 容 1、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教学三维目标 长。 2.在对长方形、正方形和不规则图形周长计算方法信息窗二、小小采购员 备课教师 3 备课时间 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在应用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初步有条理的思考。 3.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同一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解答方法,感受数学与生活得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对长方形、正方形和不规则图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教学重点 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在应用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初步有条理的思考。 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同一问题可能有教学难点 不同的解答方法,感受数学与生活得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准备 一、 复习导入 1.估一估、算一算
39×5= 201×3= 73×4= 198×2= 91×3= 88×6= 48×9= 212×8= 2.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如何计算?
学生活动预设:可能还会有的同学不是很熟练。 教师应对预案:教师可以再强调以下。
3.要想求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什么? 学生活动预设:长方形要知道长和宽,正方形要知道边长。 教师应对预案:很好,给这位同学一些掌声。
教学挂图、课件 二、 巩固练习 .填上合适的单位。
(1)黑板面的周长约是9( ) (2)课桌高约60( )
(3)数学课本封面的周长约是90( ) (4)一块手帕的周长约是80( )
2.出示自主练习第6题的情景图:长方形的篮球场,长是28米,宽是15米。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米?
学生观察画面,分析题意,独立解决,指名板演
3.用12根同样长的火柴棍,能围成几种长方形(或正方形)? 学生动手实践,然后填写表格 4.出示第8题:行车路线图
学生观察图画,计算后回答问题:哪路车行的路线长?(单位:千米) 5.出示第9题:张大爷的养殖场平面图。中间是用石块砌成的水塘。要把每个饲养区都围上木栅栏,一共需要多长的栅栏? (先独立思考,在小组交流,计算结果,全班交流) 三、 教学反思
主练习第九题的题意表述不清楚,池塘已用石块砌好,是否还需要加木栅栏?因此学生在这儿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课时教案设计5-2-4 课题 课时 我学会了吗? 4 备课教师 备课时间 教学实践活动内我学会了吗? 容 通过运用本单元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教学三维目标 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并可以检测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学习情况。 通过运用本单元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教学重点 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并可以检测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学习情况。 通过运用本单元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教学难点 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并可以检测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学习情况。 教具准备 一、 谈话导入
同学们,大家一起回忆一下,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学生活动预设:学生:我们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计算方法。 教师应对预案:能不能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呢?通过几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将有进一步的了解。 二、 复习 1.出示情景图:
观察这幅图,你从图中了解到了什么?
学生活动预设:学生:这幅图可能是一位同学家里的房间平面图。 教师应对预案:学生独立分析思考,然后进行解答,全班交流
教学挂图、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