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植保研究生培养方案 - 图文(4)

2019-03-16 14:07

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业务素质在系统的科学研究或技能训练中得到全面提高。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

1.规范性要求

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结合导师的研究方向,以生产实践中的具体需求为依据,确定研究课题,开展应用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选题要有科学依据,要针对具体的理论或技术及方法问题,避免选题过大、过宽、过泛。论文选题应在阅读和分析一定量文献的基础上确定,其中学术期刊的文献阅读量应在100篇以上,以近五年内公开发表的为主,且要有一定数量的外文文献。完成大量的文献阅读后,撰写论文开题报告,字数在5000字以上,开题报告经学科组论证委员会同意后,即进入论文研究和实施阶段。开题报告和中期考核不通过者,可于1个月后3个月内再次申请,如果仍不通过者将终止培养。论文的研究工作必须坚持实验性原则,论文内容应以研究生本人从事的实验、观测和调查的材料为主。硕士学位论文应当严格遵守学术规范,论文的文献综述和观点评价要准确、典型、客观,数据来源真实可靠,结论科学。论文撰写应符合《中国农业大学学位论文格式、写作规范》,保证语句通顺、图表清晰、前后一致、言之有理、数据合理、结论可靠。本学科硕士学位论文在主体框架及其主要内容、结果表达与数据分析、行文格式等方面必须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论文主体框架及其主要内容。硕士学位论文的主体内容一般包括文献综述(或引言)、试验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讨论与结论、参考文献、致谢等。结果与分析部分是论文的核心内容,必须反映硕士研究生的主要研究结果;讨论与结论部分撰写应该针对整篇学位论文的核心问题,得出结论,同时展开适当的讨论,解释和分析所得结论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不确定性。

(2)结果表达与数据分析。论述的内容应具有科学性,表述观点须符合客观规律和科学原理。论据取材要可靠,对试验数据或现象观察须进行客观性分析或描述,数据统计分析要透彻、科学、合理;图表等要求规范清楚,自明性强。分析过程中,使用国际通用的数学公式、模型和数据分析方法,采用学科认可的统计分析软件和统计结果表达方式。

(3)行文格式。论文撰写应符合《中国农业大学学位论文格式、写作规范》,写作格式要规范,学术术语、缩写、符号与计量单位的使用等应符合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前后统一。另外,论文引用文献要正确,格式规范。凡是文中涉及到他人的理论、观点、方法、结论、推理等均应列出文献出处,并一一对应。

2.质量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内容应以硕士研究生本人从事的试验、观测和调查的数据和相关结论为主。在掌握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进行论文撰写,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对所研究课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法。硕士学位论文应反映作者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程度,广泛并有针对性地吸收国内相关研究成果,体现一定的学术价值或重要的应用价值。本学科合格的硕士学位论文,在质量上应该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论文主体应该是自己的主要研究结果。硕士学位论文要有具体的内容和核心观点及相关的研究结果,不能仅仅是问题描述、情况说明、知识综述、工作总结等没有研究论证成分的报告类文字。

(2)研究内容要有一定的理论或较重要的实用价值。硕士学位论文应该针对一个具体的理论、技术或方法问题,展开相应的、独立的科学研究,获得一定的数据,得出一定的结论。研究内容应该在科学上有理论基础,或在技术上有标准依据。研究结论应该对学科某一方向的理论、技术或方法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或借鉴意义。

(3)论文格式应该符合本学科的基本要求。硕士学位论文在满足科学论著的基本格式要求基础上,还应符合本学科学位论文的基本格式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的完成时间一般不得少于1年。论文送审评阅前一个月完成论文审核。二级学科组织相关人员针对提交的硕士学位研究生论文研究的工作态度、论文工作量、撰写规范性、创新性、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全方位的审核,通过审核的学位论文方可送审评阅。经学科审阅合格后的硕士学位论文,送交2-3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以上的专家评阅,其中至少一名为校外专家,所有评阅专家全部同意进行答辩后,方可组织学位论文答辩。评阅未通过的学位论文三个月后可以再次送审评阅,但送审评阅专家名单不得进行变更。答辩之前半个月必须完成论文的评阅,收回评阅意见。论文的送审评阅由导师自行组织完成,但学校抽查的学位论文除外。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根据审阅意见对论文进行认真修改、补充、完善,达到要求后,才能组织答辩委员会进行答辩。答辩委员会由3名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答辩委员会成员三分之二及以上同意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方可授予学位。答辩未通过的学位论文六个月后可以再次组织答辩,但答辩委员会成员不得变更。答辩通过后,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应进一步对论文进行修改完善以确保论文质量,最后递交院学位委员会审阅并存档。

培养方案 (植物保护)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院 一级学科名称 覆盖二级学科、专业学位领域及代码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植物保护 培养类别 学科代码 硕士、博士 0904 植物病理学(090401);农业昆虫及害虫防治(090402);植物检疫与农业生态健康(0904Z1);植物保护领域(095104) 硕士生:基本学习年限为2年,最长学习年限为3年。 基本学习年限 博士生:普博生的基本学习年限为4年,最长学习年限为6年;硕博连读生(含直博生)的基本学习年限为5年,最长学习年限为7年。 培养方式 全日制 硕士生:总学分不少于28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少于22学分;培养环节6学分。 学分 博士生:普博生总学分要求不低于25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低于15学分,培养环节10学分;直博生和硕博连读生总学分要求不低于45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低于35学分,培养环节10学分。 1)植物病原物致病机理;2)植物抗病机理;3)病害生物学;4)植物病害防控原理及其应用;5)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组学;6)昆虫分类与进化;7)昆虫生理与毒理学;8)昆虫遗传发育与基因组学;9)昆虫生态与害虫综合治理;10)昆虫行为与害虫生物防治; 11)植物检疫与入侵生物学;12)杂草和鼠害综合防治;13)农产品安全生产。 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 编号 71120001 91120001 71130001 公共学位课 71130002 91130001 71010001 公共选修课 72800002 课程中文名称 学 开课 硕分 学期 士 3 3 2 1 2 1 1.0 春、秋 秋 秋 秋 秋 秋 秋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普博 直博 硕博 备注 研究方向 第一外国语(硕士) 第一外国语(博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自然辩证法概论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 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 必 直博、硕博生二选一 修 必 必 修 必修 修 必修 72800003 73010401 73010402 73010403 电子资源检索与利用 植物保护学科前沿 植物病理研究方法 分子植物病理学 2.0 3 3 3 春、秋 秋 秋 秋 必 必 必 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修 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选修 选修 植物病理学专业 植物病理学专业 农业昆虫及害虫防治学专业 植物检疫与农业生态健康专业 植物病理学专业 农业昆虫及害虫防治专业 植物检疫与农业生态健康专业 植物病理学专业 农业昆虫及害虫防治学专业 植物检疫与农业生态健康专业 植物保护领域 植物保护领域 植物保护领域 植物保护领域 植物保护领域 73010404 昆虫学实验技术 3 秋 73010405 有害生物治理原理与方法 植病专业英语与科技写作 昆虫学专业英语与科技写作 植检专业英语与科技写作 植物病理学Seminar 昆虫学Seminar 3 秋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选修 选修 73010406 专业学位课 硕士生?7学分 普博生?6学分 直博生?12学分 硕博生?12学分 93010402 93010401 73010408 73010407 1 秋 1 秋 1 秋 2 秋 2 秋 93010403 植物检疫和农业生态健康seminar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案例分析 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 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 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理论与实践 真菌致病性及其分子机制 分子植物病毒学 2 秋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选修 73010409 63120001 63120002 63120003 73010122 74010401 74010402 2 1 1 1 2 1 2 秋 秋 秋 秋 秋 春 秋 专业及跨学科选修课 选修 74010403 74010404 74010405 74010406 74010407 74010408 74010409 74010410 74010411 74010412 74010413 74010414 74010415 74010416 74010417 74010418 74010419 74010420 细菌致病性及其分子机制 植物线虫及致病机理 农药靶标与分子设计 植物抗病性遗传 植物抗病分子生物学 植物抗病基因工程与分子育种 植物抗病性与环境胁迫 真菌生物学 种子病理学原理与应用 植物病害流行学 植物病毒学研究方法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机制 植物微生态学 杀菌剂原理及应用 病原物抗药性及其分子机制 植物抗菌化合物 植物病害分子流行学 植物病理学英文论文写作 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的代谢生物学与代谢组学 植物与病原物互2 2 2 2 2 1 2 2 2 2 2 2 2 2 2 2 秋 秋 秋 秋 秋 秋 秋 春 秋 春 春 秋 春 秋 秋 春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2 1. 秋 春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74010421 2 秋 74010422 作的功能基因组学 1 春 74010423 植物与微生物互作的RNA组学 1 春


中国农业大学植保研究生培养方案 - 图文(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关于2011年国庆节放假的通知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