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庆县下里小学电子备课教案
余庆县下里小学电子备课教案
年 级 六年级 学 科 教学时间 2、26 第一周 教学内容 上期测试测试。 教学目标 2、做好测试要求; 收心教育 试卷测试 讲授法、演示法 小黑板 教 学 过 程 批注或调整 1、学生收心教育; 一、强调纪律,不得违反学校纪律,不打架,不骂人,做文明学生; 二、认真听讲,专心学习,虚心请教,不懂就问; 三、尊敬老师,团结同学; 四、认真完成测试。 1、发放测试试卷: 2、教师巡视; 3、收卷。 五、测试时间90分钟。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数学 备课人 张玮 星期二 总第1课时 1、做好学生收心教育,强调测试教育; 教学反思或教后感: 1
余庆县下里小学电子备课教案
余庆县下里小学电子备课教案
年 级 六年级 学 科 数学 备课人 张玮 教学时间 2、27 第一周 星期三 总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收心教育、复习上期测试试卷。 1、做好学生收心教育,强调纪律教育; 教学目标 2、做好作业格式要求; 3、讲评上期期末测试试卷。 收心教育 试卷讲评 讲授法、演示法 小黑板 教 学 过 程 批注或调整 1、学生收心教育; 一、强调纪律,不得违反学校纪律,不打架,不骂人,做文明学生; 二、认真听讲,专心学习,虚心请教,不懂就问; 三、尊敬老师,团结同学; 四、认真完成作业,不抄袭他人作业。 2、试卷讲评: 一、填空题; 二、判断题; 三、选择题; 四、计算题;(重点) 五、操作题; 六、应用题。(重点) 3、作业布置: 一、计算题的2小题; 二、应用题的1、2、4小题 教学反思或教后感: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2
余庆县下里小学电子备课教案
余庆县下里小学电子备课教案
年 级 六年级 学 科 数学 备课人 张玮 教学时间 2012\\3\\4 第二周 星期一 总第3课时 教学内容 负数的意义,负数的读写法等 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负数产生的过程、意义,对负数有初步的认识。 2.使学生能正确地读写负数。 3.能对生活中有关负数的事物产生兴趣。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负数的意义 负数的读法、写法 讲授法、演示法 实物投影设备、温度计等 教 学 过 程 批注或调整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说一说对温度的认识。 (1)以电视台天气预报为例,说一说某些一年中出现的最高气温是多少,最低气温是多少等等。 (2)说一说“零下××度”是什么意思,怎样表示? 2.揭示课题 师生共同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新朋友—负数。(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实物投影呈现课文情境图。 (2)说一说:从图上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还想知道什么? (3)让学生根据了解到的信息进行交流、讨论。 ①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的认识和想法,与同学分享你的知识,解答你的疑问。 ②汇报交流情况、认知结果。 ③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进行简要的说明。 3
余庆县下里小学电子备课教案
2.教学例2 (1)出示银行存折,观察存折中的数据。 (2)说一说:这些数各表示什么? (3)以“500”和“-500”为例,说明什么是相反意义的量。 3.认识负数 (1)联系“16°C”和“-16°C” 以及“500”和“-500”,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 (2)什么是负数 (3)讲解负数的读法。 (4)什么是正数。 (5)让学生通过观察正数和负数,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异同。 (6)关于0。 ①教师可明确告诉学生: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②你能写出几个负数吗? 4.做一做 指导学生完成第1、第2题。 5.课堂小结 说一说你对负数有了哪些认识。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练习一的1~3题 四、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或教后感: 本课时的教学,通过创设情境,以生活来引入“负数”这一概念,让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以讨论、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为主,让学生自己捕捉学习信息,自己解决问题。
4
余庆县下里小学电子备课教案
余庆县下里小学电子备课教案
年 级 六年级 学 科 数学 备课人 张玮 教学时间 2012、3、5 第二周 星期二 总第4课时 教学内容 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 1、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乊间的大小。 教学目标 2、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3、使学生能运用负数表示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 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 讲授法、演示法 实物投影设备、直尺等 教 学 过 程 批注或调整 一、复习: 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48-8 5.6 +0.9 - + 0 -82 711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二、新授: (一)教学例3: 1、怎样在数轴上表示数?(1、2、3、4、5、6、7) 2、出示例3: (1)提问你能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吗? (2)让学生确定好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学生画完后交流。 (3)教师在黑板上画好直线,在相应的点上用小图片代表大树和学生,在问怎样用数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让学生把直线上的点和正负数对应起来。 (4)学生回答,教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再让学生说说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5)总结: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数轴。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