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电子备课 - 图文(7)

2019-06-17 18:41

余庆县下里小学电子备课教案

余庆县下里小学电子备课教案

年 级 六年级 学 科 教学时间 第 周 教学内容 比例的意义 数学 备课人 张玮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理解比例的意义 理解比例的意义 讲授法、演示法 小黑板 教 学 过 程 批注或调整 一、旧知铺垫 1、什么是比? (1)一辆汽车5小时行驶300千米,写出路程与时间的比,并化简。 (2)小明身高1.2米,小张身高1.4米,写出小明与小张身高的比。 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12:16 : 4.5:2.7 10:6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实物投影呈现课文情境图。(不出现国旗长、宽数据) ①说一说各幅图的情景。 ②图中有什么相同之处? (2)你知道这些国旗的长和宽是多少吗? ① 出现各图中国旗的长、宽数据。 ② 测量教室里国旗的长、宽各是多少厘米。 (3)(指教室里的国旗)这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是多少?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60:40= (4)操场上的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是多少?与这面国旗有 31

余庆县下里小学电子备课教案

什么关系? ① 学生回答长、宽比值。 2.4:1.6= 3 2② 两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相等。 2.460板书:2.4:1.6=60:40 也可以写成 = 401.6(5)什么是比例? 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可以明确告诉学生比例的意义,并板书: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6)找比例。 师:在这四面国旗的尺寸中,你还能找出哪些比可以组成比例? 过程要求:① 学生猜想另外两面国旗长、宽的比值。 ② 求出国旗长、宽的比值,并组成比例。③ 汇报。 2、完成课文“做一做”。 第1题。 (1)什么样的比可以组成比例?(2)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3)说一说你是怎么找的。(4)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检验各自所写的比例。 第2题。 (1)学生独立写比例,看谁写得多。 (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写的,一共可以写多少个不同的比例。 3.课堂小结。 (1)什么叫做比例?(2)一个比例式可以改写成几个不同的比例式?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文练习六第1~3题。 四、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或教后感: 本节课的教学,通过创设情境,运用学生身边比较熟悉的国旗的不同数据,让学生通过计算、讨论、交流,引入新课,从而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一节课,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32

余庆县下里小学电子备课教案

余庆县下里小学电子备课教案

年 级 六年级 学 科 教学时间 第 周 教学内容 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数学 备课人 张玮 总第 课时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称。 2、经历探索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理解比例的意义 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讲授法、演示法 小黑板 教 学 过 程 批注或调整 一、旧知铺垫 1.什么叫做比例? 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 110.5:0.25和0.2:0.4 : 和5:2 5235534: 和 : 0.2: 和1:4 48845二、探索新知 1.比例各部分名称。 (1)教师说明组成比例的四个数的名称。 板书: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例如:2.4 : 1.6 = 60:40 内项 外项 (2)学生认一认,说一说比例中的外项和内项。 1111如: : = : 3648﹕ ﹕ ﹕ ﹕ 外 内 内 外 项 项 项 项

33

余庆县下里小学电子备课教案

2.比例的基本性质。 你能发现比例的外项和内项有什么关系吗? (1)学生独立探索其中的规律。(2)与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3) 汇报你的发现,全班交流。 板书:两个外项的积是2.4×40=96 两个内项的积是1.6×60=96 外项的积等于内项的积。 (4)举例说明,检验发现。 如果把比例改成分数形式呢?(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所得的积相等。) (5)归纳。在比例里,两外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填一填。 41.6(1) = (2)0.8:1.2=4:6 0.50.2( )×( )=( )×( ) ( )×( )=( )×( ) (3)4×5=2×10 ( 4 ):( )=( ):( ) 4、做一做。 完成课文中的“做一做”。 5、课堂小结:(1)说一说比例的基本性质。 (2)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文练习六第4~6题。 ??=2 ????教学反思或教后感: 本节课,是一节充分体现以下是为主的课,教学中,我顺从学生的思维规律,鼓励他们大胆猜想,通过计算,最后确切得出“比例的基本性质”。这一过程,我尽量让学地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课堂,步步深入,而教师只在关键处起点拨作用。

34

余庆县下里小学电子备课教案

余庆县下里小学电子备课教案

年 级 六年级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解比例 解比例。 2、能综合运用比例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 科 第 周 数学 备课人 张玮 总第 课时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讲授法、演示法 小黑板 教 学 过 程 批注或调整 一、旧知铺垫 1.什么叫做比例?2.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你用什么方法检验? 9:10和3.6:4 1000:0.2和10:0.002 111147: 和 : 和 34685304.填一填. 1.610(1) = 1.6×( )=( )×( ) 2.41510(2) 5: =2.4:1.6 5×( )=( )×( ) 3 二、探索新知 1.什么叫解比例? (1)比例中共有几个项?有什么关系? (2)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能不能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3)说明什么叫做解比例。 板书: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2.教学例2。

35


六年级数学下册电子备课 - 图文(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AD0809转换及用数码管的显示 - 图文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